对于调研报告,写作者一定要根据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只有认真对待调研报告的书写,我们才可以记录自己调查后的结果,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旅游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1
__省__市以旅游立市、以旅游兴市,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地区。总体来说,近些年来,__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税收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其他城市相比,__市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__市在税收方面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地方税源结构不合理问题十分突出。长期以来,__市经济过于依赖旅游产业,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于旅游,地方税源结构呈现单一性和脆弱性,受国际国内经济和社会形势影响较为明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的工业,是该市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的失衡状态决定了该市税源结构的不尽合理。20__年__市实现地税各项收入5.73亿元,其中营业税和所得税占76.8%,其他各税占23.2%,形成了以营业税、所得税为主,其他税种参差不齐的格局。此外,__市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税收的增长一直处于“大旅游小税收”的状态。以20__年为例,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49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3亿元,分别是1994年的15.3倍、73.9倍、6.2倍,年均增长21.5%、35.98%、13.9%。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长大大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根据测算,每100元旅游收入应提供7元~10元的地方税收,而__市每100元旅游收入实际只提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供3元~4元的地方税收。20__年该市旅游业实现的地方税收仅占财政收入的2.8%,旅游税收的贡献率偏低。
地方宏观税负偏低。20__年__市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3.11%,相比以往有所提高,但与较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__省长沙市20__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4.62%;与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安徽省黄山市20__年地方税收宏观税负为7.9%。
政策扶持力度不大。例如,区域、产业优惠政策不多。现行税制没有体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税收优惠政策没有更好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欠发达地区倾斜政策。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不力。生态环境是__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目前,就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税种而言,对促进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发挥作用的税种主要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车船税。由于这些都是“小税种”,各级税务部门容易产生“抓大放小”的观念,忽视对它们的管理。目前税制中,还没有一个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专门税种,限制了税收的调控力度。
税费比例不协调。20__年__市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73.4%,低于__省平均比例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比例15个百分点。这说明__市非税收入比例偏大,税费比例不协调。
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优化地方税源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化是__市从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在快速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该市抗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地方税收才能可持续增长。为此,应建立面向旅游市场的、富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新型工业体系;积极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力促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生产形成产业集群。同时,优化地方税源结构。要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和商务会展旅游转变,通过增加政府投资、鼓励民间投资和积极引进国外投资等途径,壮大地方税源。加强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能源、通信、酒店、餐饮、市政和城市基础产业建设,为旅游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稳定房产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基础性税源。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生产和使用节能降耗产品等。建立资源环境保护的主体税种,大力筹措资源环境保护的专项资金;主要通过税目、税率的调整和弥补亏损等配套措施,加大环境资源保护的力度,积极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专项资金。
加快费改税进程。巩固和维护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开征新税种和税费归并等方式,实现收费改革与完善税制同步推进。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2
我们对水果店、蔬菜店、米面粮油店、水产店、调味品店市场做了小范围的调查研究工作,收集了部分产品的零售价、进货价、销售量、进货周期,了解了商家跟消费者消费意向的有关信息。
本次调查面向代县、繁峙县、原平3地,调查侧重于商家对农产品的消费意向,同时涉及现行市场的发展状况。在进行调查时,我们介绍了本公司运营模式及功能、服务等,部分商家表示看价格而定,而只有少数的商家表示不会去尝试,
大部分商家会去试是因为对于自己有利润的人们总是会有兴趣,或是想要去验证一下其好坏与否。作为营销人员,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心理打好第一仗,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都要给商家留下最好的印象,从而稳固地抓住商家。
关于农产品的价格问题,现在各个地区市场上的价格不统一,进货地区也不一样。在销售渠道构建方面,70%的商家愿意在比现进货方式价格低的情况下由本公司配货。另外,对于专门的售油、米面门市或者高档粮油油店,有专门厂家批发商给配送。对于金道物流的知名度,我们在调查重点外的商家也发了本公司的名片,介绍了本公司的服务。我们集取了商家的建议,商家表示应该加大广告宣传力度。虽然现在社会广告泛滥,但是其作用还是不可小视的。播放频繁的广告让商家认知和接受,由此可见,传统的电视广告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其信息量大、速度快等特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为应该依靠以上的三大媒体,尤其要发挥的优势,发布广告,提高本公司知名度。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3
为推进我市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3月,主任会议通过调研方案;4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陈爱平等率调研组对中心城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研;5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新华带队,赴宜昌远安县、夷陵区学习考察全域旅游发展的经验和作法; 9月中下旬,调研组深入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荆州区和洪湖市的20个现场调研考察,与当地人大常委会、政府及相关部门座谈交流,听取情况,提出意见建议,就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进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做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自2015年国家旅游局作出全面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部署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全域旅游条件优越。我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底蕴深厚的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厚重独特的水文化、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千古传诵的名人文化等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同时我市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如长江岸线、洪湖、洈水、桃花山、天鹅洲、卸甲坪等等;此外马山民歌、荆河戏、说鼓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的传承表演,也极大丰富了我市全域旅游的内涵。以此为依托,我市不断加大旅游业发展,现有a级旅游景区16个,其中4a级5个、3a级11个(荆州古城正在创建国家5a级景区);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15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7家;全市现有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洪湖市)、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2个,湖北省旅游名镇2个、旅游名村9个、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10个,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2家;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4个。旅游接待能力较高,现有星级旅游饭店18家,其中五星级1家(晶崴国际大酒店)、四星级2家、三星级15家,共有客房2755间、床位4811张;旅游客运公司6家,旅行社50家,其中出境旅游社4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7.5万余人,其中导游634人。2016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次达3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0.1亿元,增长21%。
(二)高起点谋划,促进全域旅游发展。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的重大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荆州市旅游奖励办法》。2017年2月27日,全市美丽乡村工作会议在松滋召开,吹响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号角。二是县市区积极行动,全域旅游初现雏形。荆州区作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全域旅游,规划编制、项目建设、环境改善、活动组织等有序推进。松滋市以洈水风景区和卸甲坪曲尺河温泉度假邨为龙头,旅游发展取得了很大突破。松滋洈水汽车露营地被授牌为全国首个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三是乡村旅游来势较好。市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住建部门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小镇。荆州区马山镇、公安县毛家港镇、石首桃花山生态园等乡村旅游点精心推出各类农事体验、民俗文化观赏等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三)加大投入力度,项目景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加快荆州古城5a创建。按照5a景区创建规划,完成环古城景区公交站点、景区安防系统、仲宣桥、游客中心等建设工作,重新设计安装部分标识标牌、垃圾桶和轻质结构商亭,景区面貌和可通达性明显改观。二是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在建旅游重大项目28个,总投资380亿元。纪南文旅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完成投资38亿元。总投资120亿元的华强方特文化园项目施工进展顺利、总投资28亿元的荆州海洋世界项目一期“水世界”6月28日开业运营,接待游客25万人。关公义园开园,文创产业新城项目筹备工作稳步推进,荆州文博园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卸甲坪曲尺河温泉度假邨开门半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荆州区八岭山镇七彩花都高峰时期一天接待游客达8000人,石首桃花山生态科技园、松滋洈水风景区运行良好。三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监利白螺镇农旅产业园、洪湖珂里村等乡村旅游建设持续发展;公安县与鄂旅投达成投资意向,计划5年投资10亿打造黄山头镇湘鄂边界康养生态小镇,引进恒大集团投资200亿元打造埠河葡萄生态小镇,埠河镇成功入选湖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镇。荆州旅游项目建设得到省旅游委认可,在今年召开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上,荆州市以“加快旅游项目建设,争当旅游强省排头兵”为题作了典型发言,并成功承办全省旅游景区工作会暨培训班。
(四)加大营销力度,全力推介荆州旅游。一方面,加强国内主要城市主流媒体以及客源密集区宣传,在武汉市场通过led屏、公交车身、高铁杂志等重点宣传荆州古城品牌。2017年选择成都至武汉、上海至宜昌、北京至宜昌三条线路的动车高铁开展“荆州号”整车冠名活动,重点宣传荆州重点景区,项目预算400万元。6月6日,“荆州古城号”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武汉站成功举行。另一方面,加大国际国内旅游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专业展会和推广活动。6月9日至11日,第九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暨第二届长江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以“楚国故都,三国名城”为主题的荆州展区亮点纷呈,共吸引5万多人次现场参观。通过开展洈水萤火露营音乐节、公安智者故里桃花节、黄山头帐篷节、洪湖首届生态荷花节、清水大闸蟹节等旅游推介活动,承办2017湖北省垂钓俱乐部挑战赛等赛事,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通过打造荆当旅游公路、纪南城至八岭山旅游公路、长湖环线旅游道路建设,不断加快中心城区旅游景区公路互联互通。投资3.7亿元修建了洪湖悦兮半岛温泉景区至“洪湖岸边”旅游大道,引入国家项目资金疏浚了近10公里大湖航道。推进城市公交服务网络与城郊主要景点和乡村旅游点的有效连接,最大限度满足游客需求。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新建荆州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标示标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3座,累计投资4255万元。
(六)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市场监管。一是多措并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组织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节日旅游安全、消防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办等活动。2017年上半年,先后对50多家旅游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4大类19小项,及时进行督导整改。二是部门联动,加大监管执法检查力度。坚持着眼“大旅游”谋发展、立足“小旅游”抓监管,文旅、安监、公安、工商、运管等有关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初步实现常态化。三是加强安全预警,防范事故发生。除节假日集中开展安全教育、人流引导提示外,针对恶劣天气,市文旅部门多次利用网络、微信等形式向旅游企业发出安全提示。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围绕“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主题,积极开展旅游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宣讲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关注旅游安全、平安出行。
二、我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面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域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游客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氛围不浓。各地各部门对发展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构建产业发展模式,主动融入,协调配合的机制尚待建立。旅游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职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制约发展。我市文物旅游专项经费虽年均保持在1000万元,但与周边市州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由于投入不足,导致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缓慢。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尚未实现全市全覆盖,景区之间通达条件较差,缺乏专线车辆,有时需要多次转车才能达到目的地,给游客造成不便。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足,餐饮、食宿、购物、娱乐等设施布局不合理,规模较小;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交通标识、公共厕所、垃圾处理等建设滞后,存在重大节日出行难、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同时旅游市场秩序、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旅游项目核心品牌少。全省目前有5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131家、3a级景区173家;相邻的宜昌市有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16家、3a级景区19家。而我市目前仅有4a级景区5家、3a级景区11家,尚无5a级景区,a级景区数量在全省的位次比较落后,与周边城市相比也较少。旅游项目设计上普遍存在体验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核心景区和主打“拳头”产品不多,旅游核心品牌少,缺乏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大景区,旅游吸引力弱。在建项目内容重复、同质化倾向明显,缺乏错位竞争和优势互补。一些项目、景区运营管理不善,效益不佳。由于在服务设施、环境卫生、旅游厕所、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今年10月10日,省旅游委公布2017年湖北a级旅游景区“红黑榜”,我市洪湖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被摘牌。
(四)旅游人才匮乏、经营理念落后。从全市来看,缺乏精通旅游管理和擅长旅游策划营销的高层次人才,从业导游绝大多数是初级导游,中、高级导游不多,能为境外游客提供服务的小语种导游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景区景点没有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全方位打造,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增强景区吸引力,仍以收取门票为主要营业收入,还没有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
三、加快我市全域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着力强化思想认识。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思维、新理念来引领全域旅游工作。全市上下要从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升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政府要把全域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建立旅游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旅游由部门行为向政府统筹转变。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产业深度融合,营造共抓共建共享全域旅游的氛围。逐步充实旅游部门的工作力量,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使之更加适应全域旅游的发展要求。
(二)着力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公路、水运、港航、城市公交等交通设施建设,畅通城乡交通网络,打通景区旅游通道,完善城市旅游接待、集散功能。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交通、公安、住建、城管、国土、经信、旅游等涉旅数据信息共享。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规范旅游执法行为,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强化对旅游者和广大市民的教育引导,努力营造文明旅游、和谐旅游、安全旅游的良好氛围。
(三)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一是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实力较强有旅游开发经验的重点企业,确保引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二是紧紧依靠鄂旅投等国企,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吸引更多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推动旅游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建成受益。三是树立精品意识,集中财力物力,重点建设精品景区、精品景点,打造核心旅游品牌,提高我市旅游吸引力、美誉度。四是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培育旅游新业态。以“白云边”“福娃”品牌为依托,探索工业旅游业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庄园、美丽乡村示范区,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综合载体。
(四)着力加强市场营销。一是加强策划力度。做好品牌包装策划,组织专业机构,策划荆州旅游形象广告语和logo,用一句话叫响荆州。研究制作一批旅游宣传图书画册、旅游歌曲、微电影等高质量的旅游宣传品,挖掘整理、演绎创作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赋予旅游项目更多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神秘感。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在国内外主要城市主流媒体以及客源密集区的宣传,以高铁冠名旅游宣传项目为引擎,重点在高铁沿线和周边城市等地宣传荆州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三是加大推介力度。加强国际国内旅游交流,积极参加各类境内外专业展会和推广活动。继续推进荆州旅游大篷车、洪湖美食节、公安葡萄节、洈水露营大会等推介活动,以节为媒推动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加大创新力度。综合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定等媒介加强宣传,实现旅游营销网络的全覆盖。
(五)着力加强人才培养引进。进一步加大旅游人才培养、选拔和引进力度,制定支持旅游人才特殊优惠政策,建立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大力引进旅游管理、策划、营销高端专业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
(六)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要将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发展目标,明确任务分工和要求,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设置评价指标,探索建立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景区景点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建立全域旅游科学评价机制,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由单一的门票收入向综合性的产业经济转变。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4
每年的暑假对于广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诱惑,长长的两个月时间我们通常会做精心的计划,包括学习、旅游、访亲等。而对于我们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旅游更是重点中的重点,不仅仅是出于喜爱,更是原于其与自身专业息息相关。社会上的众多相关单位对于暑假这一档期所推出的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在面对众多诱惑的同时,我们也不禁多了份冷静与思考,究竟什么样形式的旅游是我们所热衷的?而它的内容又包含了哪些?届此,我们对学院四个系的大一,大二乃至大三的近100位学生作了抽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100份,实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30份,大三8份(由于毕业实习原因不能填写),教师5份。
经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假期旅游充满期待。有90%以上的人都有假期出游的打算,近70%的同学会选择与自己的同窗好友或昔日老友一起外出。特别是部分从城镇上来的同学,很多好友都在高中升大学时选择弃学从业,故导致两好友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暑期正好弥补了这一遗憾,而且同学之间因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沟通与交流,若与父母出游则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压制。
近80%的同学会选择自己组织游玩,这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心理上,老师们也如此。如今更多的旅行社推出优惠政策、黄金套餐,但仍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当代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组织能力在进一步加强。尽管今年是红色旅游年,但同学们普遍选择了采摘游。这种接近大自然、最纯朴、最直接的旅游仍是大众所爱。有近50%的同学选择了三日游,20.8%的同学说若在金钱条件允许下会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29.2%的同学出于考虑家庭等多方面因素会出游12天,以短线居多,主要围绕附近省市。一般价位在500元左右,不包括自己的零花钱在内,基本上升幅度控制在1000元以内。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其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龄阶段,很多同学看到父母劳累工作后很难开口向其要钱。于是有近30%的同学是利用平常的周末等时间外出兼职,赚钱后用于平常乃至暑期的消费。有将近50.6%的同学选择了山水,看来中国的风景如画仍是大家欣赏的一个重点。其余近30%选择了海滨,甚至包括众多出生在海边的同学,这种安逸休闲、身心放松的度假方式在暑期将得到最好的体现。19.4%的人选择了人文类,红色之旅一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今年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代,众多同学的选择还是让大家看到了红色所带来的震撼力。对于看小说式旅游同学们表示概念有点模糊,但很大一批表示不赞同。游玩在于一种心境,只有全身心投入了,才能真正体会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厚赐。
在对5位老师所作的抽样调研中,令我们深感为人父母的不易。一部分老师在孩子刚经历黑色高考后,均希望能陪同孩子去各大高校参观,为填报志愿做个参考,目的能获取相关方面的信息;另一部分则会选择让孩子与同学出游,更多的体现了家长那份包容之心,有极强的指向性思想。希望孩子在一个更宽松的环境下生长,接受更多的挑战,独自承担生命的重量,从小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不难发现,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在大学生身上还是看到了那种质朴的、接近大自然的、纯然一色的希望。旅游不仅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让我们在学习之余,多了一个与自然接触,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充分享受千年文化所带给我们的震撼!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5
多年来,我们依托天柱山,紧扣撤县建市目标,始终坚持把县城作为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县城已不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集中展现出_风景区、开发区、度假区“三区并举”和工业、旅游“两翼齐飞”的跨越发展新形象,而且正向着皖西南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和_次中心城市加速迈进。在当前工业化、城市化提速推进的大趋势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中,在全县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之际,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_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这是牵动_县和_市乃至更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课题。为此,我们带着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_年全县城镇化率达38%,城市规模逐渐扩张、功能日益完善,对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聚集能力也在稳步提升。
(一)城市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我县县城总体规划始编于 982年, 994- 995年进行了第一轮修编,_-_年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天柱山风景名胜区与县城的总体规划进行了统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日趋完善,城市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所在地”,是“工商贸协调发展的皖西南风景旅游城市”,这是充分考虑我县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现状而作出的定位,切合_依托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第二轮规划修编,充分体现了“山城一体、山城相融”的发展理念,将天柱山风景区 _年来,通过多渠道融资扩大投入,x_x_间,县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达8 72万元,城市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
一是城市规模逐步扩张,城区道路总长度达57km,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市主干道路网络,城市主体框架逐步拉开。_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6km2,城市人口 6万。
二是城市功能得到完善,扩建5万吨水厂、新建35km燃气管网、新引进营运公交大巴,电力、电信等设施随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目前全县星级宾馆饭店达 家,其中4星级 家、3星级5家,风景旅游城市的接待功能日趋强化。
三是城市品位稳步提升,先后完成舒州大道中段、南岳路中段、天柱山大道景观综合整治,建成火车站、老城区、东门大桥、山门等城市广场2.7万m2,清淤城区河道 6km,完成引水入城工程,整治小街小巷道路,全力阳光城、滨河御花园、幸福佳苑、水岸江南等一批住宅小区成为体现城市整体改造的新亮点。四是城市商业网络逐步形成,建成了姚冲建材、金源菜市、旺业、财富购物等一批大市场和天柱第一城旅游购物大市场,城市商业网络日趋完善。
(三)城市管理水平正在提高。近年来城市管理的领域在拓宽,力度在加大,成效也非常明显。
一是严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加大了城乡规划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加大对违法建设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城区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有效规范了全县房地产市场。
二是加大了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力度。
成立了县投资公司,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更宽,方式更加灵活;改革县环卫体制,实现了环卫作业“管”、“办”分离;城区河道由县建设部门统一管理,避免了多头管理的弊端;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积极组建城市执法局,规范了城市执法,强化了管理力度;城区综合交通整治常态化运作,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培养了城市居民的文明习惯,推动了文明创建。
同时,我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乃至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规划仍然比较滞后,突出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随着开发区( .9km2)、度假区( 6km2)的开发建设,一城三区总面积将迅速达到40km2的规模,当前的城市规划(_年规划)提出到_年建成“双二十”城市的目标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同时也还存在规划管理相对滞后、规划执法力度不够问题。
二是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亟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开发区、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度假区均有(或将有)自身的建设管理机构,在山城一体的城市框架下,缺乏统一的城市建设协调机制,不利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协调发展。
三是建设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商贸区整体开发仍然不够,风景旅游城市特色没有得到有效而统一的彰显。四是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均衡,供水、供电、道路仍是部分城区发展的瓶颈制约,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整体发挥。五是城市道路与 05、3 8国道功能上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心商贸区交通拥挤现象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二、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原则,我们结合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推进宜商、宜业、宜居、宜游的风景旅游城市建设,当前要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拓展城市规模。一个城市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能成其为城市。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加速集聚,拓展城市规模是必然的要求,这也符合国家发展中心小城市的政策。我们目前的城市建成区规模距现有规划中“双二十”的规模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距眼下需要达到的40km2规模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们必须也完全能够扩张城市规模,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今年起,我们要结合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完善并放大主城区、开发区、度假区、风景区“一城四区”的空间布局,推进城市东扩、西进、南延、北展。一是东扩,在按现有 9km2规划,加速建成东部开发区的基础上,推进开发区的扩模增容,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承载力。二是西进,一方面,按照新批准设立的度假区规划,拉开西部度假区 6km2框架,加速“山城一体、山城相融”进程;另一方面,着眼长远,结合 05、3 8两国道改线和贯通沪蓉、东香两高速的出口,逐步构筑城市大外环线,推进城市跨潜河发展,努力建设滨河新区,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南延,主要是结合开发区的扩模,推进城市向南边毗邻的沪蓉高速延伸,形成沪蓉高速沿线新的发展亮点。四是北展,科学利用城市北部山丘地,推进城市综合开发。
(二)着力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欠账仍然很多,城市的保障服务功能亟待提高。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老城区道路改造和新城区主干道建设,加强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防洪以及停车场、广场、公厕等公用设施建设,改善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购物休闲等条件,不断配套完善城市功能。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重点考虑,在今年的“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中,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抓好“十大建设工程”,其中,城市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城市路网及公共交通场站建设、开发区和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工程的大力实施,无疑会对完善城市功能起到重大作用。同时,这些工程对于拉动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重大,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我们要千方百计狠抓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使其顺利建成并早日发挥效益。
(三)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城市品位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档次和形象,这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城市景观建设。
一要大力实施城市“增绿”、“添亮”、“活水”工程,继续推进城市主干道和河道景观整治,全面实现城区道路包括背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好潜河、梅河、皖河等重点景观带。
二要大力建设城市精品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注重适度开发高层建筑,兴建高档小区,积极推进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的创新,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
三要大力开展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加速推进财富广场、嘉宜广场、秀狮商业步行街等一批城市综合开发项目,稳步实施原种场、农科所和桃园南路、公安局等地块的综合开发与改造,努力使城市面貌有大的改善,形象有大的提升。
(四)着力彰显城市特色。特色是城市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作为风景旅游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在彰显特色、提高吸引力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一要建好“3座公园”,即皖园、雪湖公园和二乔公园。皖园主要是围绕“皖”做文章,建成以古皖文化展示为主体的旅游休闲区。雪湖公园主要是围绕“三湖一寨”,恢复历史文化遗址,供市民休闲娱乐。二乔公园主要是以三国大乔、小乔为主题,建成以胭脂井为重点的民俗游览区。
二要完善城市旅游配套设施。加快城区旅游景点的开发,加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宾馆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确保城市能够满足游客多方面的消费需求,进而留住游客。
三要强化城市品牌创建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和旅游软硬件建设,努力使城市的每一幢建筑、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空间都能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和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积极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五)着力加强城市管理。城市发展要坚持建管并重。随着城市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一要加强规划管理。切实吸取以往规划管理中的教训,在全面强调规划的完整性、超前性、科学性的基础上,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大对违反规划建筑和建设行为的规划执法力度,真正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二要加强综合交通管理。巩固城市公共交通整治成果,加快建立以公交、出租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车已经投入运营,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大公交运营网络体系。三要加强环卫管理。建立健全环卫管理、清扫保洁分离制度,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四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快成立行政执法局,将市容市貌、综合交通、环境卫生、违法建设等纳入统一管理,全面提升文明县城创建水平。五要加强建筑市场和行业管理。严格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规范物业管理,促进城市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六)着力发展城市产业。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我们要把城市发展与产业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与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的互促互动。
一要结合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工业,做大做强机械机电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农产品及旅游工艺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快工业强县进程。
二要结合度假区的建设,高标准建成国家网球训练基地、皖镇等旅游服务大项目,跟踪推进皖园、温泉度假村和乡村坡地运动中心等项目,放大旅游产业效益。
三要结合主城区的改造提升,引进、建设大型商贸设施和专业市场,实现城市商业的大繁荣。四要结合城市综合开发,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推进城市成片开发,促进房地产业大发展。五要结合挖掘“古皖之源、禅宗之地、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等文化底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休闲娱乐业,进一步打响休闲、养生、健身等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三、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须突破的瓶颈制约
调研中,我们也感到,当前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亟需突破以下五大瓶颈制约。
一是土地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用地指标日益紧张,以致项目的落地和实施面临困难。当务之急一要抓紧修编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用地调整;二要大力开展“双挂钩”、“双置换”工作,积极对上申报争取用地指标;三要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用地,搞好闲置用地清理。
二是资金瓶颈制约。目前我县城市建设负债达_多万元,资金缺口制约十分严重,同时城市建设靠政府投入的“单打一”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多元化投资的格局尚未形成。对此,我们必须强化经营城市、经营项目的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为城市建设提供保障。要有计划地对老城区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进行布局调整,实施搬迁,带动新区开发。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县投资公司等融资平台作用,通过经营城市土地、城市资产和适度举债等多种形式筹措建设资金。
三是拆迁安置瓶颈制约。拆迁安置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难点问题,随着开发区和度假区建设的提速,迫切要求在拆迁安置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要切实做好拆迁安置的宣传动员工作,使群众真正理解和支持拆迁安置,对极少数无理取闹者,必须依法强制执行。要切实加强拆迁政策实施的统一管理,维护拆迁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做到公平拆迁、阳光操作。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有效推进拆迁工作。
四是体制瓶颈制约。突出表现在“一城四区”之间在规划、建设、管理上存在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现象,协调配合不够,致使工作出现漏洞,在环卫、路灯等管理上也由于职责不明形成了盲区。下一步我们将成立县规划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县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理顺环卫、路灯等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对城市建设土地供给、资金筹措和规划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协调。
五是人才瓶颈制约。目前我县城市建设明显紧缺规划人才和经营城市人才,必须加大专门人才的外引内培力度,注重配强专门人才队伍,为推进高标准风景旅游城市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调研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工作。我们将以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解决突出问题,更好更快地推进风景旅游城市建设,促进_科学发展、加速崛起。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6
类型丰富、层出不穷的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北京人旅游的主体,传统意义上“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乡村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品牌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北京乡村旅游已形成了新产品体系,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截至2008年年底,北京市共有13个区县的344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接待工作,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167个,占现有民俗村的49%;民俗旅游户已发展到2万余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的人员约6万余人。拥有各类观光农业示范园354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以采摘、垂钓、养殖为主。有的民俗旅游村依托大型旅游景区,形成了“观在景区,吃住在民俗村”的发展模式;也有的民俗村依靠内在的旅游要素,让游客与当地人或表演者共同游戏、生活或劳作,诸如歌舞看戏、种花养鱼、采摘果实、种植蔬菜、学做菜肴及其他家庭工艺等,让游客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了解各种实用科技知识;有的还利用历史事件遗迹发展“红色旅游”,组织游客观览具有地方特色的旧民居与古建筑等。
在北京的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和延庆等山区及西北六环外侧的平原区和浅山区分布着一批度假村,它们充分发挥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绿地广阔、交通方便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品。有的采用前村后园,以园养村,以村促园的经营模式;有的以温泉为依托,建成温泉疗养地、戏水池、游泳池等,使度假者通过温泉浴达到医疗、保健效果;也有的以景点为依托,游客白天观景,晚上在度假村休息、娱乐;还有的以高尔夫球场、滑雪场、足球场、羽网球馆等体育设施及森林为依托,吸引市民前往度假观光。
乡村游出现8种新业态
北京市旅游局根据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总结推出了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8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北京市旅游局安金明副局长指出:“这8种产品的推出,必将改变京郊乡村旅游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的状况,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换代。”为规范这8种新业态的发展,北京市旅游局还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具有休闲、娱乐、求知、教育功能的乡村酒店,是将农业、生态、田园等景观与住宿、餐饮设施结合,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体验。昌平区乡村酒店分为温泉康复疗养型、特色餐饮型、体验农事型、餐饮会议型、采摘休闲型、田园风格型、拓展登山型、特殊风格建筑型等。朝阳区重点打造的国际驿站,以家庭(户)为基本旅游接待单位,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它所接待的群体以国际游客为主,外国游客居住国际驿站,可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过程,参与中国传统或当地传统节日及其它特色活动,参与人们日常休闲及娱乐活动,也能观赏独具中国或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据介绍,大兴区新型的采摘篱园、密云天然的生态渔村都值得一游。此外,北京发展较好的休闲农庄有通州区禾阳休闲农庄、通州区天地和庄园、昌平区中科捷奥休闲农庄、延庆县怡情园休闲农庄等。而房山区重点打造的养生山吧,依托山地资源,以绿色健康、修身养生为经营理念,将绿色、养生理念融入乡村旅游之中,也引起了许多市民的兴趣。
建立有效机制推动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任何市场永恒的主题。旅游者的需求是不断更新的,北京市旅游局因此倡导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机制。积极收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信息和旅游市场变化动态,主动地革新现有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的内容、档次、类型,并且积极推动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这也是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一直在全国保持先进水平的成功秘诀。
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不断推动产品创新;市旅游局还以科学的规划引导旅游产品创新的方向;市农委、市发改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等政府部门则以投资为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提供基础设施配套;国际投资、市民投资与居民互助合作社为产品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北京市旅游局与标准局不断对新产品业态建立标准,也保障了创新产品的健康成长。
2023旅游调研报告篇7
####草原,是一块传统特色突出、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状况良好的具有代表性的草原,人民以传统畜牧业生产为主。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畅,这里的环境保留了原生态的质朴,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也表现出观念上的保守,使得这块美丽的草原未能向世人展示其独有的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为牧民提供了展示其生产生活和当地文化的新途径。为这里的人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增加致富渠道提供了可能。
7月11日至13日,在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和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主办的`第六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上,由前旗旅游局组织的####苏木的两户牧民自己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服饰参加了展示。牧民的孩子也以模特身份登上了赛场。比赛结果,一户牧民获得现代服装组第七名,另外一户获得传统服装组第八名。首次参赛的牧民之子白音获得模特表演三等奖。
参赛的服装承袭了传统风格,加入一定的现代元素,完全由####苏木基层牧民自已设计、自已缝制,在场内外赢得了一致好评。两位牧民还接受了内蒙古电视台等媒体的现场采访。
这次参赛增强了牧民们通过民族服装服饰的生产参与旅游的信心,提高了利用当地资源和技艺发展旅游业,展示新牧民、新形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我旗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群众基础。通过这次参赛,我们也看到了我旗草原旅游的发展方向,受到了重要启示。
一,牧民是草原的主人,是发展草原旅游业的主体力量。
草原是蒙古民族自古以来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北方民族文化繁衍的摇篮。世代生活在####草原的牧民是这片草原的主人,草原因牧民而鲜活生动。在日益崇尚生态文明的今天,草原是###旗展示自身形象的名片,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召力,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草原是###旗发展旅游业的依托,是众多旅游产品产生、发展的背景,是美丽的###旗最重要的底色。因此,调动广大牧民投身草原旅游业的发展,是我旗旅游业发展的前提。
二,草原旅游业要以传统的民俗风情为主,立足当地文化,打造本土特色。
科尔沁草原的蒙古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至今仍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挖掘科尔沁草原民间文化并发扬光大,是宏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的需要。在这方面,####草原具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里,牧民的生活仍然保持了浓郁的传统风格。
如:缝制马肚带、衲靴底、缝制民族服装服饰、编马绊子、组装套马竿等,是地地道道的牧民生活原貌再现。牧民群众利用自家奶食、自家肉食和自家天然草牧场的秀丽风光,使游客流连忘返。因此,我们要因势力导,一定要立足牧区生产生活实际,依托草原传统习俗,打造当地特色旅游品牌。
三,加快观念转变,加强素质提升,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产业转型。
####草原处在大兴安岭向科尔沁草原过渡带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林草丰茂,植物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同时,####草原位于乌兰浩特这个游客集散城市和阿尔山这个核心景区之间,是兴安盟最重要的旅游交通线上的关键节点。这里山川纵横、河流众多、草原丰美,且有上百种乔灌木杂处其间,地形起伏多变,景观层次感强,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天然高尔夫球场。
####草原旅游应该科学规划,政策引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及时引导当地牧民转换观念,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本地资源优势,用科学发展的观点谋求可持续发展,自觉地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使牧民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方式,实现牧民由一产向三产转移,减轻盲目追求种养数量所带来的生态压力,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效益,追求绿色产业迅速扩张,取得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四,打造高品位草原旅游品牌,让千家万户在旅游业中受益。
自20xx年开始,我们依据这里的资源禀赋,在####草原规划了度假牧场、心灵牧场、####自驾游营地、科尔沁草原驿站等围绕“科尔沁草原”核心品牌,设计出“一线串珠式”的系列景区景点。经科学规划,意欲使景区最终成为生态观光、民俗体验、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区。逐步打造连接乌兰浩特这个集散地和阿尔山核心景区之间的aaaa以上草原民俗旅游区,成为充分展示科尔沁民俗、文化特征的特色景区。在品牌支撑下,动员千家万户参与旅游业,让千家万户在旅游业中受益,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绿色兴安快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这次参赛,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草原上广大牧民积极投身旅游业的巨大热情和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科学规划指导下的、全民参与的####草原旅游业大发展的局面已经为时不远。同时,旅游业开发要坚持政府主导,民间主体,市场运作原则,切忌不顾规划的一哄而上。在征地、环保等方面,政府及时进入,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避免出现一些违规的、非法的盲目建设,出现先天不足的景点,给今后管理留下隐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