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个体差异的教案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环节,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蝉幼儿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蝉幼儿教案篇1
语言活动:菜地里的歌
活动目标:
1、区别不同蔬菜的特点,了解它们生长在不同的地方。
2、学习用对歌的方式学念儿歌。
活动准备:
ppt《菜地里的歌》
活动过程:
一、交流谈论。
1、观察图片,说说各种蔬菜的名称。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蔬菜,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提问:图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黄瓜、南瓜、茄子,绿绿的、圆圆的、长长的)
小结:豆角是青色的,又细又长;萝卜白白胖胖的;黄瓜绿绿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红红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个长着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黄。
2、猜测:这些蔬菜生长在什么地方?
小结: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请幼儿仔细观察,说出每种蔬菜的生长地点。
小结:豆角、黄瓜都挂在藤蔓上;南瓜虽然也有腾蔓,但都在地面上;萝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叶子。
二、猜猜说说学儿歌
1、联系画面猜一猜,儿歌里分别说的是哪些蔬菜。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开动你们的小脑筋,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2、播放ppt图片,请幼儿欣赏并找出答案。
过渡:你们都猜对了,那请你们记住答案哦,我们现在来一起念一念。
3、师幼问答。
教师:什么青青细又长?幼:豆角青青细又长。
4、完整欣赏儿歌,请幼儿一起完整地念儿歌。
三、大家来对歌
1、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分男女两队,一队问一队答,用对歌的形式念儿歌。
教师:你们都很厉害,这么快就学会了这首儿歌。现在我们来换个方式,用对歌的方法来念儿歌。就像刚刚那样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这就是对歌了。我请女生来问,男生来回答,看看哪个组更厉害。
女:什么青青细又长?男:豆角青青细又长。
2、两队互换问答。
3、分成太阳组和月亮组,采取两句一问两句一答的方式进行对歌。完成一次后互换问答。太阳队: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队:豆角青青细又长,萝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个人)什么青青细又长,(众)嘿~细又长?”的方式念儿歌。
教师:现在我们每念一句儿歌,就在后面重复最后三个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说“什么青青细又长”。你们说“嘿,细又长”。
数学活动:比一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痛体积的液体在不同粗细容器中的高度变化。
2、初步理解体积的守恒,知道物体的体积不随容器的形状、大小的变化而改变。
3、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粗细不同的矿泉水瓶各一个(装有等量的水,一瓶红色,一瓶绿色);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变化
1、观察桌上的两瓶水,请幼儿目测比较红色水多还是绿色水多,说说是怎样知道的?
2、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入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瓶中,提问:红色水和绿色水的高度有什么变化?谁多谁少?
3、幼儿讨论:为什么水变成一样多了?是怎样比较的?
4、引导幼儿观察刚才盛水的两个瓶子,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请幼儿把红色水和绿色水分别倒回原来的瓶中,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并说说哪个瓶子的液面高?哪个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样多吗?
6、引导幼儿发现并总结:装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细瓶子液面高。
二、幼儿操作,比较橡皮泥的多少
1、幼儿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种各种形状的物体,相互比一比:谁做的大?是怎样比较的?
2、幼儿讨论:谁用的橡皮泥多?谁用的少?怎样比较的?
3、请幼儿演示比较、并表述比较的过程与结果。
4、再次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请幼儿观察:橡皮泥的总量有没有改变?变的`是什么?幼儿感知思考:物体体积的大小不随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三、游戏:
我会变规则:教师说长高了,幼儿就站直;说变矮了,就蹲下;说变圆了,幼儿抱成球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积的守恒。
蝉幼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简单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防火知识,懂得火不能玩,有基本的安全知识。
难点: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消防标志,火灾逃生视频,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消防标记,介绍11。9是消防日。
1。认识火警电话119
创设情景表演(新年到了,思思和东东好高兴,两个人在一堆稻草旁放鞭炮,玩着玩着,突然草堆冒起浓烟了,他大叫起来:“不好啦,着火了!”)
(1)讨论“你怎么知道着火了?”
(2)着火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重点教育幼儿,尽最大能力离开火源,找大人寻求帮忙。同时出示119图片,介绍11。9是消防日,同时告诉幼儿119是火警电话。因为小朋友年龄还小,当有火灾时,要赶快离开火源,告诉大人请他们帮忙。
二、大火烧起来浓烟滚滚,火势冲天,会把所有的东西都烧光,甚至会把人烧死,是多么危险呀,那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呢?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附属图片,加深认识)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不玩插座、插头和电线。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4。提醒爸爸不乱扔烟头。
5。认识“严禁烟火”,安全出口,灭火器等标记。
三、学习火灾逃生
1、观看视频。
2、讨论逃生的初步方法方法。
首先要有秩序,要用湿毛巾捂住嘴巴预防烟呛。
3、幼儿练习逃生的方法。
四、播放消防知识儿歌结束。
教学反思
安全是幼儿园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幼儿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安全教育也应把握时机。两个小朋友春节高兴放鞭炮引起火灾,老师抓住这一生活例子并对幼儿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让幼儿在真实情感中感受,更加容易接受。
活动中,就幼儿生活经验的几个片断,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日常生活中不能随便说的易引发火灾的物品,并让幼儿自主地说出不能玩的原因。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安全防火知识,从小培养安全意识。最后,儿歌结束,让幼儿在歌声中熟记防火知识。
要提高幼儿的安全质量单靠幼儿园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社会的全体支持。以后我我更加积极的争取到的家长配合,使家长真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幼儿园的好合作伙伴,为孩子们的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到最大的作用。
蝉幼儿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尤其是户外的活动,从而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而足球是幼儿园孩子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足球运动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而脚内侧运球又是足球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此本次活动着重学习脚内侧运球,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探索脚内侧运球方法,并在过程中提高脚内侧运球能力。
2.乐意参加足球活动,体验玩球的乐趣。
3.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助。
4.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活动重点: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脚内侧运球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够用脚内侧运球的方式过障碍。
活动准备:
人手一只足球、音乐、标志锥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用球做热身活动。
师:今天我们要去学习一些与足球有关的本领,在活动开始前,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身体。
带球做基本的四肢舒展活动,带球跳,绕球跑等,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师:刚刚我们已经带球热身完了,现在请你试一试用脚的各个部位来运球。
幼儿自由探索运球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运球的?你是用脚的哪一个部位运球的?怎么才能让我们的球跑的很稳?
教师示范脚内侧运球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脚内侧运球,在用脚内侧运球时要控制好我们自己的力度,这样才能让球跑的更稳。
2.运球练习师:现在请你用脚内侧运球的方法再去试一试吧。
幼儿尝试脚内侧运球。
3.运球过障碍教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增加障碍物,请幼儿用脚内侧运球的方法运球过障碍。
4.游戏:"你追我赶"师:刚刚小朋友用脚内侧运球过障碍物可表现的`真棒,老师相信你们很好的掌握了脚内侧运球的方法,现在我们要来玩一个"你追我赶"的游戏。
规则:音乐开始时小朋友出发,在绕过两个标志锥时,下一个小朋友马上出发去追前一个人。追上的小朋友淘汰,同时,必须绕过每一个障碍,没有绕过的会受到黄牌警告,两次黄牌警告后也淘汰出局。
音乐停止后没有被追上的小朋友将获得一枚足球勋章。
幼儿听音乐做游戏。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活动后放松运动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脚内侧运球的方法,还知道在运球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力度,这样足球才能跑的又稳又快。现在让我们跟随我们的音乐放松我们的身体。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蝉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学会仿编和解答4的加减应用题。
2.使幼儿能根据实物自编4的加减应用题。
活动准备:
1.球4个(2个大,2个小),玩具汽车4架。
2.编图卡片若干。
教学流程:
1.教师出示球,让幼儿编应用题。
(1)编3的.加法应用题。教师出示1个大球,2个小球,请个别幼儿编题。强调加法提问要用“一共”。
(2)再出示2个大气球,2个小气球编加法应用题。提醒幼儿最后一句是提一个问题问别人。
(3)请幼儿用球编减法应用题。如果不对,请全班幼儿纠正。
2.出示汽车,让幼儿编题,并学习解答。
(1) 引导幼儿根据汽车的种类、颜色等编加法或减法应用题。
(2) 幼儿互相编应用题,并请对方解答。指导幼儿正确运用加法或减法说出答案,教师纠正。
(3)请两位幼儿示范编题和解答。
3.幼儿看图编题。
(1) 指导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仿编一道应用题,提醒幼儿最后一句话要提出一个问题。
(2) 启发幼儿用一定的情景,完整、清楚地编题。
(3) 幼儿互相提问,解答,教师巡视纠正。
(4) 指导个别幼儿根据实物编题。
活动结束:
请幼儿回家后,出应用题考考爸爸妈妈,或请家长出题,幼儿解答。
蝉幼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1、听故事引题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著名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
2、结束语: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
附《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活动反思】
本次期中开课是开展古诗教学,我选择的是《游子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我首先对古诗的理解上做到胸有成竹,深透了解古诗内涵,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活动中对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还值得深入去挖掘,对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古诗也是有待改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