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工作计划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优质7篇

逻辑性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教案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增进师生互动的重要保障,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语言绘本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优质7篇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阅读、理解国王生病到国王病愈的故事内容。

2、初步理解故事的主题,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3、萌发对运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初步理解故事的主题,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活动难点:阅读、理解国王生病到国王病愈的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教学大书、dvd《国王生病了》、音乐《健康歌》以及播放设备

2、幼儿材料:14 名 4 岁幼儿、幼儿用书《国王生病了》14 本。

3、场地规划:14 名幼儿围成半圆形坐,便于观察大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生病时爸爸妈妈会带你们去哪里?做什么呢?

二、阅读图画书封面、封底和扉页,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大书,观察封面和封底,推测故事内容主题。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本大书,书里面有一个人也生病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吧!教师出示大书,观察封面(他是谁?)(指着国王问)

师:观察封底(他们在干什么?)

师:国王生病的原因会是什么呢?(充分讨论国王生病的原因,猜测故事内容,带这问题进入阅读。)

2、阅读扉页

师:这是什么页?国王在什么地方呀?

三、师幼共同阅读读大书 p2-11,观察读本内容。

1、教师讲述大书第 2~5 页故事内容,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画面。

师:阅读第 2 页,国王生病的原因是什么?(了解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师:阅读第 3 页,医生给国王安排了一张什么表师:阅读第 4~5 页,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呢?

2、阅读观察画面 p6~11

师:星期一,谁带着国王去运动? 师:星期二,谁带着国王去运动?

师:星期三,又是谁带着去国王运动,做哪些运动呢?

四、自主阅读小书,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知道运动对于健康的 重要性。

1、幼儿自主阅读 p12~17,教师巡回指导,注意提醒幼儿阅读习惯和方法,了解阅读情况。

师:国王还做了哪些运动呢?接下来,你们自己阅读小书,在小书里面找一找吧!

师:小朋友,刚刚你们已经阅读完了小书,国王还做了哪些运动呀?教师依次请幼儿上来向同伴讲述自己找到的答案。

师:做完运动后,国王的病好了吗?为什么国王的病没好?王宫里其他

人为什么都病倒了呢?

2、小朋友,你们觉得国王最后怎么样啦?师:如果你是国王,你觉得要怎么做病才会好起来呢?(预测故事情节发展)

五、欣赏 dvd,完整了解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最后,国王的病好了吗?是怎样好起来的?

2、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萌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

师:你喜欢运动吗?喜欢哪些运动?根据幼儿的谈话内容,加深幼儿对运动的认识,知道运动对人体有好处。

3、 教师小结:

小朋友,原来运动对我们的身体这么的重要,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每天都要坚持运动哦!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长得更加的健康、强壮!

六、结束部分,教师请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做运动。

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和国王一起来做运动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按照运动计划表的内容模仿做运动。

师:小朋友,运动做完了,你们的身体变得怎么样啦?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

小朋友,原来做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这么多的好处,能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健康、强壮,那以后我们就要多多做运动哦!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故事类图画书《国王生病了》 的第一课时。在活动开始前,我把活动材料都准备充分了,还熟悉了本节活动的流程。活动中,孩子们能安静的倾听故事,在观察图画书画面的环节中,孩子们能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起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师的引导语言比较正确, 且能关注到所有的幼儿,师幼互动关系和谐、融洽。在观察小书的环节,老师能先提出阅读的要求,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幼儿在书中寻找答案,这一点做得很好。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这是本节活动的亮点。当然, 本次的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就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老师的语气语调可以更加的夸张一些,那就更好啦!另外,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做完运动后,如果做小结的时候能小结得更加的全面、完善一点,让幼儿进一步知道运动的重要性,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

本次的教学观摩活动,总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 我会继续加油!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的有趣,得到更多孩子的喜爱。让幼儿真正的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跑跑镇》这个绘本情节有趣,居民喜欢快跑,这样的经验和孩子的日常行为不谋而合。而我们会常常提醒孩子慢点,跑跑镇这个绘本满足了孩子的跑的愿望。幼儿的兴趣也很浓,通过ppt让孩子更能动态的看到两个看似不相关的物体,在跑动碰撞以后出现了奇妙的'“合体”现象,扩展了幼儿的思维,满足幼儿奇妙的想法。

二、活动目标:

1.根据事物的特征,大胆想象、猜测。

2.感知绘本生动、幽默的特点,感受碰撞的神奇。

三、活动准备:

手偶、故事ppt、背景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ppt第1页、第3页)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是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叫做“跑跑镇”,为什么这个小镇的名字这么奇怪呢?因为这个小镇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在跑。

2.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跑吗”?

3.师:“因为呀,他们跑着跑着就会撞到一起,然后就会发生一件很神奇很好玩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边看图片边讲述故事

1. 小黑熊跑过来了,唱:我是黑熊、我是黑熊,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白熊,唱:我是白熊、我是白熊,啦啦啦、啦啦啦。黑熊和白熊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黑熊和白熊撞在一起居然变成熊猫。

2. 小公主跑过来啦,唱:我是公主、我是公主,啦啦啦、啦啦啦。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只小海豚,唱:我是海豚、我是海豚,啦啦啦、啦啦啦。小公主和小海豚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小公主和小海豚撞在一起变成了美人鱼

3. 仙人球跑过来啦,唱:我是仙人球、我是仙人球,啦啦啦、啦啦啦。 在路的另一边跑来了一条小鱼,唱:我是小鱼、我是小鱼,啦啦啦、啦啦啦。仙人球和小鱼都跑的很快,在转角的地方,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变成了河豚

(三)边看图片边进行猜想

1.黑熊和白熊、小公主和小海豚、仙人球和小鱼,它们碰在一起以后,就会变成一个新朋友,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呢?

2.红宝石哒哒哒、苹果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3.喷火龙扑啦啦、大山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4.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吗?它们是怎么变成的呀?(它们结为一体、组合起来了)

5.楼房哒哒哒、轮子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火车来啦,房子变成了火车的车箱、轮子变成了火车的轮子,房子和轮子碰碰碰,撞在了一起,就变成了火车。

6.馒头哒哒哒、肉丸哒哒哒,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它们碰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呢?咣!变成了肉包。

(四)律动游戏

1.师:让我们跟随着音乐,再去跑跑镇瞧一瞧吧。

儿歌:车子车子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梯子梯子追追追,速度快到像在飞,

车子跑,梯子追,碰碰碰,变成谁?

2.会变成什么呢?咣!消防车

3.儿歌:小猫小猫跑跑跑,速度快得不得了,

小鹰小鹰飞飞飞,快到飞机都没法追,

小猫跑,小鹰飞,碰碰碰,变成谁?

4.师:小朋友们,小猫和小鹰碰在一起,到底会变成什么呢?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跑跑镇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跟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去阅读吧。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感受故事中小鸟与老奶奶、老爷爷之间互相关爱的深厚情感。

活动准备

绘本《鸟窝》ppt或电子书,人手一本绘本,背景音乐《童年》。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瞧,封面上有什么?

(幼儿观察图片与文字,自由表达)

师:这本书的名字叫《鸟窝》,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集体阅读

理解小鸟与白头发老奶奶互相关爱的情感。

1.观察绘本第2页,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住着谁?

师: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2.观察绘本第3、5页,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小鸟与老奶奶共同生活的情景。

观察第3页,师:是谁来到了独自居住的白头发老奶奶家呢?(小鸟)他们在干什么?(白头发奶奶在织毛衣,小鸟在唱歌)老奶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发现的?

观察第5页,师:小鸟给白头发老奶奶带来了欢乐,那么她又是怎么照顾小鸟的?

师:小鸟和老奶奶成了一对好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可是,有一天……

3.教师配乐朗读绘本第6~11页,了解故事的第一个转折。

师:老奶奶收到了谁的来信,信里写了什么?她把房子卖给了谁?又对老爷爷说了什么?

4.观察绘本第12、13页,体验老奶奶与小鸟的依依惜别情。

师:老奶奶走了,她和小鸟依依不舍地告别,她会对小鸟说什么呢?小鸟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三、自主阅读

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老爷爷住进来后的情景。

1.幼儿自主阅读剩余部分,猜测画面内容(播放轻音乐)。

师:后来老爷爷搬进来了,他会和白头发老奶奶一样,与小鸟快乐地生活吗?请你从第14页开始一页一页往后看,一直看到书的最后,答案就藏在里面。

2.集体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师:老爷爷住进来后是怎样做的?他和小鸟成了好朋友吗?(重点页引导)

第14、15页,师:老爷爷和小鸟是怎样生活的?和当时老奶奶在的时候一样吗?

第18页,师:老爷爷又给小鸟做了什么样的窝?山坡上有什么变化?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看了一本好看的图画书,许多小朋友都会一页一页地翻,用好听的话介绍给大家听,还能告诉大家是第几页,下次我们再来仔细地找一找《鸟窝》的秘密。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理解绘本内容,了解生活在地底下的动植物。

2、能根据情节对阅读内容进行大胆猜想,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实物:红薯、萝卜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根据故事的名称猜故事内容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故事名字是《啪啦啪啦—砰》。

师:《啪啦啪啦—砰》,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请你们先来猜一猜。

小结:根据故事的名字就能想出这么多好听的故事,你们真了不起。故事的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事情,我们来听一听。

(二)图文共读

1、小鼹鼠搬家的原因

提问:(1)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和大树都穿上了嫩绿的衣裳。在地洞里,有个可爱的小动物在和我们玩捉迷藏呢,会是谁呢?(让我们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大家好,我是小鼹鼠,我生活在泥土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们和小鼹鼠打个招呼吧!)

(2)有一天,天空中下起了大雨,路面积满了水,小鼹鼠的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3)小鼹鼠的家被水淹了,不能再住下去了,谁来帮它想想办法?(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过渡语:我们帮助小鼹鼠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小鼹鼠也想出了一个办法,它决定去找一个新家。

2、小鼹鼠找新家

提问:(1)小鼹鼠在啪啦啪啦地挖洞找新家,让我们和小鼹鼠一起挖洞吧,啪啦啪啦,啪啦啪啦,突然“砰”,发生了什么事情?

(2)这是什么东西呀,撞的我好疼啊,谁知道撞到我的是什么呀?

小结:小鼹鼠撞到的是香喷喷的`红薯呀,尝一口吧,喀嚓,真甜哪。

3、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

提问:(1)小鼹鼠又继续找家,它挖土的时候又发出了什么声音?

(2)哎呀,好疼啊,小鼹鼠又撞到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

(3)你平常是怎么吃萝卜的?那你生吃过萝卜吗?味道怎么样?

(4)小鼹鼠觉得味道怎么样呢?那萝卜生长在什么地方?

(5)原来红薯和萝卜都生长在地底下,还有什么植物也生长在地底下呢?

小结:原来地底下长着这么多好吃的,这可把小鼹鼠高兴坏了,于是,小鼹鼠决定继续挖洞,啪啦啪啦,啪啦啪啦。

4、继续挖洞,遇到动物大蛇

提问:(1)咦,小鼹鼠听到了奇怪的声音,嘶嘶,嘶嘶……会是谁呢?

(2)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蛇?你觉得小鼹鼠看到大蛇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三)完整讲述故事

1、出示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幼儿讲述故事

教师: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你能看着图完整讲一讲吗?如果你愿意,你可以讲给你旁边的小朋友听。(幼儿看图片讲述)

(四)你猜,我猜,大家猜

教师:小鼹鼠赶快逃走了,咦,接下来小鼹鼠又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儿讲述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说出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一定还会有许多有趣的事情,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画下来吧。老师会把它们装订成册,做成一本新书,请你讲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现在请小朋友回到班里,完成你们的作品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比较好,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还设计了自主阅读环节,更是让孩子能够自己亲自翻阅书本,体验一页一页翻书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孩子阅读的经验而且让孩子有了动手的机会,并不是一味的坐在听故事,看图片。但是由于我的经验还不够丰富,上课时不够机智灵活,不能很好地和幼儿灵活互动,活动中我对孩子们的回答所给出的回应不够到位,对现场教学不够灵活,照搬教案等。所以我还需要继续改进,多预设一些孩子的想法,不断提高,争取更大的进步。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5

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改衣服的寻常小事,折射出看似平淡的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的画面细腻,会使孩子在一遍遍的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更会使孩子们在一次次惊奇的发现中体会家的温暖。刚刚步入中班的孩子使用剪刀的机会比较少,这次的活动就以故事为主线,借助剪纸这条副线,为孩子创设剪纸的机会,在为爷爷做礼物的情景中体验自己的成长,感受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结合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这样定位的:

一、目标设置:

1、积极关注故事线索的发展,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及家人的关爱。(活动重点)

2、初步尝试使用剪刀,大胆想象并运用废旧纸张剪出各种物品。(活动难点)

二、活动设计:

活动的第一环节主要是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故事中一共有五次“变”,第一、第二次引导孩子大胆想象可以变成什么;第三次变时引导孩子重复爷爷的话“还够做”,从中体会爷爷的节约;第四次时增加难度,将爷爷的话和妈妈的话进行对比;最后一次用问题“已经这么小一块手帕了,爷爷有没有把它扔掉?”来引导孩子思考,从而更进一步显出爷爷的聪明与节约。

孩子理解了故事以后,自然进入第二环节:师生共同参与,按照故事线索将故事中出现的物品一一变出来。这是活动的`难点。考虑到第一步“把毯子变成外套” 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由老师来示范完成。示范指导的同时把一件剪成的衣服和一张方形纸进行对比,让孩子充分地观察、比较,主动习得剪纸的方法。接下来每一步的操作难度相对比较小,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进来,进一步探索、感知剪纸的方法。

最后,引导孩子大胆想象为爷爷做什么礼物。我会出示不同形状的碎纸料,让孩子判断思考怎样按需取材或按材做合适的礼物,对孩子渗透按需选材和按形创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孩子,我将采用“帮一帮(局部帮着剪)、放一放(教师或同伴演示)、推一推(鼓励独立完成)”的指导方法,尽量使每一个孩子都找到自信、体验成功。

三、活动特点: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从学前阶段到小学低年级,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因此让幼儿慢慢适应故事文体特征以及其中包含的一些基本成分,都会有助于儿童建立起基本的阅读策略。”“在与幼儿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可以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假设不同的事件发展情景。”在这个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和孩子们一起进行阅读,用剪纸的方法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故事的内涵,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策略,而且孩子在主动的动口、动脑、动手中很自然地理解故事、提高剪纸水平和技巧。相信孩子在快乐阅读、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收获许多。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约定"的含义,感受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小朋友有关于约定的经验。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1、知道什么是约定吗?(约定就是和别人说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既然有了约定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对,要遵守约定说到做到。)我要和你们做个约定:学本领的时候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竖起来,小脑筋动起来,说话前先举手。行么?

2、那如果没有遵守约定的话会有什么麻烦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约定的故事。

二、观察理解故事——了解约定的含义

(一)和狮子爷爷的约定

森林里可热闹啦,小动物们听说狮子爷爷做了一辆公共汽车,都好奇极了。老远老远就听见了车轮咕噜咕噜的声音。(播放ppt+音乐)

1、狮子爷爷开着自己做的公共汽车遇到了谁?它们之间说了什么?(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为什么狮子爷爷要和小兔做这样的约定呢?

小结:狮子爷爷知道兔子喜欢蹦蹦跳跳,在车上蹦蹦跳跳的话会有危险,所以狮子爷爷和兔子之间做了这样的约定。

2、狮子爷爷接着又遇到了谁?小刺猬也想搭车,狮子爷爷同意了吗?它们之间会有什么约定?(我要和你做个约定,你上车后不能刺伤乘客们。)小结:小刺猬答应了和狮子爷爷的约定高高兴兴的上车了。

长颈鹿和小松鼠们也想来搭车,你们觉得他们能搭车吗?为什么?(和你边上的好朋友讨论讨论)指导语:狮子爷爷和你们一样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善良的狮子爷爷最后还是同意它们搭车了,狮子爷爷说:我要和你做个约定,它们之间会约定了什么?

3、总结: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做了约定,和小兔子约定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和小刺猬约定不能刺伤其他小的动物,和长颈鹿约定不能把头伸出窗外,和小松鼠们约定要排好队上车,小动物们都答应了狮子爷爷要遵守这些约定说到做到,可是它们能做到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约定后发生的事

1、仔细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你看他们做到了吗?(长颈鹿把头伸出了窗外,那其它小动物呢?你们还记不记得上车前狮子爷爷和它们做的约定?他们遵守了吗?

所有的动物都忘记了自己和狮子爷爷的约定,整个车厢乱成了一团,最后小结:小动物们没有和狮子爷爷之间的约定,违反了乘车的秩序,所以撞车了,看来约定的事情一定要遵守,要说到做到,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谈谈生活中和谁有过约定?

——知道约定的重要性在动物世界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约定的故事,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约定,你们平时和谁有过约定?你遵守约定说到做到了吗?

小结:还记得我们上课前约定了什么?原来遵守约定会让人感到快乐,我们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人。

1、和朋友约定的事情做到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和家人约定的事情做到了你是最棒的!

3、遵守和妈妈的约定,妈妈会更爱你!

活动评析:

活动的选材非常的有趣生动,孩子们非常喜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幼儿的社会意识正在逐步的加强,因此通过这个绘本故事培养了幼儿初步的责任意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活动的目标清晰,各环节能紧扣活动目标层层递进,提问和回应也能围绕"约定"和"遵守约定"展开,及时捕捉孩子的信息,适时的回应,有效的达成了活动的目标。如:小朋友说到:"兔子不能再车上蹦蹦跳跳"时,老师便追问:"为什么兔子不能在车上蹦蹦跳跳?"小朋友纷纷说了自己的理由之后老师总结:"是呀,在车上蹦蹦跳跳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老师的回应归纳了孩子们的回答。又如:狮子爷爷和小动物们分别做了约定以后,老师用ppt的形式归纳总结了这些"约定",进一步加强了孩子们对"约定"含义的理解。为后面遵守"约定"的环节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使幼儿在后面的活动环节中更能感受到小动物们违反了"约定"最后倒置的严重后果,知道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老师在"仔细观察图片"环节上还需加大一些,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仔细观察,促使孩子更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活动,发现石头的魔力,想读故事。

2、能仔细阅读画面,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阅读的温馨和快乐,感受故事中爱的情感。

4、激发学生阅读绘本的兴趣。

活动重点:

通过阅读,体验阅读的快乐。

活动难点:

激发学生对阅读绘本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设悬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可爱的朋友,他是谁呢?

2、课件出示:驴小弟的图片,并介绍:他叫“驴小弟”,他和他的爸爸妈妈住在燕麦谷的松果路。你们看:

出示图片:

驴小弟一家其乐融融的图片。

问:你从图片上都看到了什么?

(花儿开得多好看啊!)

3、可是,有一天,驴小弟的家跟以前不一样了。你们看:出示驴爸爸和驴妈妈伤心难过的图片。

问:这时候驴小弟的家是什么样子?(连花儿都枯萎了!)

4、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改变呢?故事还要从这儿说起:

二、看动画,回答问题:

1、播放驴小弟捡到带有魔法的石子的过程。并回答:

2、驴小弟捡到了什么?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子?

3、如果你现在就有这样带有魔法的小石子,你会用它干什么?

三、听故事,回答问题:

师讲述:

当他一边穿过草莓山,一边在想着许多许多他的愿望时,他突然看见一头又狡诈又饥饿的狮子正在草丛里瞪着他。这只狮子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吃饭了,它正在找今天的晚餐,正好遇到了驴小弟,狮子心想:“今天我总算能饱餐一顿了!”

1、你说,驴小弟看到这样的狮子,害怕吗?那你说驴小弟现在怎么对付这只狮子?(快用这颗神奇的小石子)师继续讲述:

(可是)他害怕极了。根本没有好好想一想。“我希望我是一块石头。”他的话一说完,他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狮子跳过来,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不停地用鼻子闻来闻去,彻底糊涂了。“我明明看见一头小驴子的,也许是我饿疯了。”他喃喃地说。变成岩石的驴小弟,就这样呆在草莓山上,那颗神奇的小石子还在他 身边,但是他没办法去拿。“噢,我好希望再变成我自己。”他想,可是没有用。他必须碰到那颗小石子才能产生法力,但是他根本没办法做到。就这样,夜,来了。

四、看图片,想一想:

1、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你们知道驴爸爸和驴妈妈为什么这么难过着急了吗?

(驴小弟不见了)是啊!不管他们想了多少办法,找过了多少地方,他们都没有找到驴小弟。你们看,他们是多么伤心、多么无奈啊!就这样,驴小弟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渡过了漫长的秋天、一起渡过了寒冷的冬天,你们看,春天来了,草莓山上的小草都醒过来了,花儿也露出了它们美丽的脸庞,可是,驴小弟还是一块大石头,一动不动地呆在山上。

2、那你们说,驴小弟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3、老师告诉大家,驴小弟在最后终于变回来了,并且回到了他温馨的家中,你们看,他们家的那瓶花儿又开放了!

4、有小朋友会问,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请小朋友自己在书本里寻找答案吧!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驴小弟变石头”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春天来啦中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拔萝卜教案中班语言教案8篇

中班语言教案8篇

中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中班语言喜欢你教案5篇

中班语言教案推荐8篇

中班语言树真好教案5篇

中班语言造房子教案8篇

中班语言教案最新8篇

中班语言游戏教案通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024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