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工作计划

中班运动教案8篇

教案的精心编写能够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教案的周密设计能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中班运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中班运动教案8篇

中班运动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运动能使身体健康发育;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为大脑提供高质量的营养,使头脑更灵活,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天生好动,而现在的孩子却往往缺乏运动,为调动孩子们的运动兴趣,让孩子们知道运动的作用,因此生成了本节课《我爱做运动》。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做运动的兴趣。

2、 学会几种运动方式。

3、 了解运动时的安全事项,提高自我保护力。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几种运动方式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播放轻快的音乐,与幼儿一起做舒展筋骨的动作,请幼儿说说感受。

二、 观看课件,学习几种运动方式。

提问:

1、小朋友在做什么运动?(赛跑、跳障碍、爬攀登、走平衡木)

2、你做过这些运动吗?

3、你最喜欢做什么运动?

4、这项运动是怎么玩的?

5、做运动有什么好处?

教师小结:运动有许多种,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少生病,少打针。

三、请幼儿模仿一项运动的动作,让其他幼儿猜是什么运动。

四、放音乐,教师随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不同的运动,边做边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五、讨论:做运动时要注意哪些安全?

六、结束活动

中班运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体会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文章自问自答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昆虫吗?喜欢哪一种昆虫?

蝈蝈,蜻蜓,蝉,刀螂, 蜜蜂,蝴蝶,蚂蚁,蟋蟀……

展示图片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了解具体谈谈对这些昆虫的认识。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夏天的昆虫》,看看他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三、预习检查

⒈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呱呱叫【 guā 】 竹篦【 bì 】

栖息【 qī 】 嫩绿【 nèn 】

碧绿【 bì 】 清脆【 qīng 】

厉害【 lì 】 缚住【 fù 】

蝈蝈【 guō 】 侉【 kuǎ 】

蛐【 qū 】 暗赭【 zhě 】

撅【 juē 】 瞅【 chǒu 】

粘住【 zhān 】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呱呱:形容极好。

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缚住:捆住;束缚;捕获。

四、朗读感知课文

1. 提问:通读全文,请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向读者介绍了蝈蝈、蝉、蜻蜓、刀螂的品种、习性和孩童捕捉昆虫的情形。在写法上,有的主要描写虫的叫声、饲养;有的主要写虫的形状、捕捉方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2. 提问: 课文说了哪些关于侉叫蛐子习性的内容,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①就会呱呱地叫;②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的更爱叫;③咬人。

提问:课文说了哪些蝉的品种,它们各有什么特色?

明确:①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生命力很强。②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③叽溜:最小,暗赭色,因其叫声而得名。

共同点:喜欢栖息在柳树上。

提问:作者是抓住“螳螂”的哪些特征来进行介绍的?请你写一个于“螳螂”有关的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

明确:头、翅膀、颜色和脉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它的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喻指人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只顾追求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身后的祸患。

5. 提问:阅读全文,想一想:夏天的昆虫很多,作者为什么选择蝈蝈、蝉、蜻蜓、刀螂这四种来介绍?介绍每种昆虫各说了些什么?

明确: 这四种昆虫是作者童年在家乡的时候常常见到的昆虫,甚至在作者童年的时候跟这些昆虫一起嬉戏过,仔细观察过,有些还捕捉过,这对作者来说是童年珍贵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①介绍蝈蝈的时候说了蝈蝈的种类、习性和蝈蝈的饲养方法。

②介绍蝉的时候主要是介绍了蝉的种类和捉蝉的方法。

③介绍蜻蜓的时候主要是介绍蜻蜓的种类。

④介绍刀螂的时候就主要写了刀螂的外形。

6. 提问:最后一自然段是课文的结束语,交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以前读过的文章,有没有类似的写法?记住这段话,注意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

明确: 这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写法。作者通过自己问问题自己解答,道出了自己写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就是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多多的去亲近大自然,仔细观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第二课时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在介绍“蝈蝈”“蝉”“蜻蜓”时,都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介绍“蝈蝈”“蝉”“蜻蜓”时,都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条理清晰,层次清晰,一目了然,能更为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 有人认为文中的“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巴的穗子飞了 ”与“蜻蜓”本身没有关联,应当删去。对此,你持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这样写可以表现出儿童玩蜻蜓的快乐,表现儿童的童趣和对蜻蜓的喜爱之情。

3、体会划线词语的用法

北京的孩子捉蝉用粘竿,――竹竿头上涂了粘胶。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运用动作描写,准确地描写了捕蝉的动作,写出了“我们”捕蝉动作的熟练,表现出儿童捕蝉的乐趣。

五、仿写练笔

学习课文写法,观察一种昆虫,从昆虫的外形、习性、种类、饲养方法、捕捉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写一个片段。

布置作业

短短的文章,作者就将四种昆虫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无疑都来源于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你们自己仔细观察一种动物,从外形、生活习性、饲养等方面给你们所观察的动物写一个小片段。

中班运动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户外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瞧!好玩的滑滑梯,具有挑战性的攀爬墙、平衡索道、走轮胎,这些游乐设施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然而就是在这些孩子们爱去爱玩的地方,危险无处不在。《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指南中也强调,教师应该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使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了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排除运动中的不安全隐患,于是我设计了这节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增强孩子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意识,保证运动课程得以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我就本次活动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学习,让幼儿初步感知户外活动中的不安全的因素。

2.情感目标: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3.能力目标: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如何玩才安全。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使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有效地达到活动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精心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过教室内的不安全因素。

2.物质准备:教室和户外不安全因素的图片若干;画纸、水彩笔、剪刀等工具材料。

3.技术手段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教师应该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结合中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我采用了:

1.多媒体演示法。

2.观察对比法。

3.交流讨论法。

五、说学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是师幼互动的过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更多的是教师在具体的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活动,因此本次活动我分别采用了自主学习法、知识迁移法、探索操作法三种学法。

六、过程分析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我将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流程:

1.想一想:教室不安全的因素——知识经验回顾。

2.找一找:户外活动时不安全的因素——大型玩具的玩法、运动时的安全。

3.答一答:安全知识抢答赛——图片抢答、听说抢答、辩别标志抢答。

4.做一做:设计安全标志

四大环节,由浅入深,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不断积累新经验。

首先让我来说说活动的第一个环节:

(一)想一想:教室不安全的因素——知识经验回顾。

在活动的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孩子们,我们都知道教室是我们学习、游戏和进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教室内外还可能隐藏着很多危险呢!上一次我们大家已经找出了教室内外可能会有危险的地方,并给它们贴上了安全标志,大家还记得是哪些地方吗?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于是,我将出示已经汇总过的教室不安全图片,再次进行知识的小结与巩固。这一环节,虽然我只是进行简单地谈话导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只要孩子们发现图片中有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他们都会表现的特别好奇和兴奋,针对孩子的这一特征,我将我们班孩子活动的照片调出来,这样不仅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同时顺利地引领幼儿进入了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也是解决本次活动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找一找:户外活动时不安全的因素——大型玩具的玩法、运动时的安全。

我会说:“刚才我们看的是在教室里的不安全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操场上也有许多不安全的地方。”首先,看一看户外活动时的情景图片,我会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玩什么?你觉得他们这样玩好吗?也许会发生什么事?”接着:根据提供的图片说一说不安全的地方。孩子处于自由,宽松探论氛围中,通过交流讨论法让幼儿发现原来户外活动时会出现这么多的不安全地方。这是巩固提高部分,也是本次活动最关键的部分。我认为在这一步体现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理念。

然后,议一议正确的做法。再次抛出问题:“那你觉得应该怎么玩,才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此环节我会因势利导进行社会规则及安全意识的教育,让幼儿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应该怎样做?然后出示正确玩法图片,一起来学一学正确的做法。孩子们现在你们知道怎么玩才更安全吗?是的,你瞧!就连巧虎都提醒我们小朋友要注意安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巧虎视频,通过视频,直观地再现了我们的生活情景,孩子们观看视频时又好奇又兴奋。

活动进行到这儿,我相信孩子们对户外活动时的安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于是我带领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答一答:安全知识抢答赛——图片抢答、听说抢答、辩别标志抢答。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根据中班孩子爱挑战的特点,我把幼儿分成红黄蓝三队,教师出示各种户外安全知识问答,让幼儿快速抢答,说说是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又快又对的一组为胜,并奖励巧虎笑脸。这一环节中我通过提问法、游戏体验法让幼儿在参与中轻松获得户外活动安全的常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是本次活动的第四个环节——做一做:设计安全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这时我问幼儿:“孩子们,这些安全隐患我们知道了,但是别的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办?我们怎么能让他们知道呢?”幼儿相互讨论,用绘画方式表现,给全幼儿园小朋友一个安全提示,并贴在幼儿园户外。

整个活动,我通过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想一想、找一找、答一答、做一做等方式,参与活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不知不觉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真正做到,精彩户外,安全伴行!

最后祝愿各位评委老师:身体健康!快乐每一天!谢谢大家!

中班运动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幼儿体质。

2、增进亲子、家园间的情感沟通,提高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的意识。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与爸爸妈妈克服困难、夺得胜利的精神以及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竞赛意识。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时间:20xx年4月8日上午9:00-10:30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活动对象:中班全体幼儿及家长活动准备:

1、发放通知2、场地布置3、游戏材料准备4、家长活动签到表5、活动奖品若干活动主持:xxx xxx活动流程:

1、广播操表演:球拍操《woosa woosa》、徒手操2、竞赛内容:

项目一:二人三足行游戏准备:红绸带游戏规则:

每班上来6对亲子,组成一小组。幼儿与爸爸(妈妈)并排站,将中间的腿用红绸带绑好,一起行至终点后返回。先结束比赛的小组获胜。

项目二:运球走游戏准备:乒乓球4个、乒乓球板4个和橡皮泥瓶盖 4个游戏规则:

每班上来2对亲子,幼儿和家长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游戏开始,爸爸手持乒乓球拍,托球跑到孩子处将乒乓球放在孩子的瓶盖上,宝宝手托瓶盖将球运送到终点。家长和宝宝不得用手扶乒乓球。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项目三:夹球侧行游戏准备:棒子4根、皮球 2个游戏规则:

每班上来6对亲子,组成一小组。亲子二人双手持棍子夹住球,向前侧行至终点后回头至起点将接力棒交给下位家长和幼儿继续比赛,先结束者胜。

项目四:你追我赶游戏准备:泡沫垫4个、小动物玩偶12个。

游戏规则:

每班上来6对亲子,组成一小组。幼儿从起点开始,由家长铺路(把两个泡沫垫交替往前铺),孩子双脚并拢向前跳在泡沫垫上,跳到终点救起一个落入陷阱的小动物后返回,将垫子交由下一对,先救完小动物的组为胜。

项目五:宝贝向前冲游戏准备:垫子(轮胎)、山洞、长凳作独木桥。

项目六:快乐手推车游戏规则:

幼儿双手撑地,家长站在孩子脚后,用双手将孩子的小脚向上抬起成一直线,推着孩子向前爬行,至终点后返回。最先跑完的组为胜者。

项目七:抢阵地(集体游戏,不纳入正式竞赛项目)游戏准备:塑料圈、鼓 、场地上画上一个大圆圈游戏玩法:

家长和孩子手拉手,站在大圆圈上做好准备,听到鼓声,沿着大圆圈走,鼓声停止,家长抱起孩子找到塑料圈站在中间。未抢到者淘汰,抢到阵地者继续游戏。

规则要求:

鼓声敲响时,一定要踩在大圆圈上,沿着大圆圈走,不能停在那儿不动,也不能走到圈内。抢到最后一个塑料圈阵地者为胜利者。

中班运动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敏捷性、平衡能力发展;

2.大肌肉群发展;

3.身体协调性发展。

二、活动准备

溜溜布、太空棒。

三、活动过程

(一)热身操:

幼儿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一起做一段律动操。

(二)主题游戏:划船出海

故事引导:今天我们要划船出海捕鱼。

游戏方式:

1.将溜溜布平放在地面上,小朋友分组列队坐在溜溜布上,双手拉住溜溜布两侧,做划船动作,随教师指令,划船动作也将做出快、慢变化;

2.划船进入海中间了,海浪也慢慢变大了,小朋友坐在溜溜布上,手拉着溜溜布两侧,教师手持太空棒在溜溜布两边不规则地跑动,太空棒就代表海浪来袭,小朋友要躲开太空棒(教师在左,则小朋友向右倾开)。

注意事项:

1.小朋友紧密坐在溜溜布上,体验团队感;

2.小朋友倾斜至一边,鼓励小朋友保持倾斜动作,再还原;

3.倾斜时小朋友双手要抓住溜溜布,不得放开。

(三)变化游戏:捕鱼

故事引导:撒网捕鱼

游戏方式:

1、两位老师拉起溜溜布做渔网去捕鱼,老师扮演渔夫,小朋友扮演鱼,当老师拉着溜溜布跑向小朋友时,小朋友爬行穿过溜溜布;

2、当听到“捕鱼”的口令时,教师则将溜溜布压下来,代表收网,被捕到的.小朋友到队伍后方继续进入游戏。

注意事项:

1.渔网(溜溜布)不能太短,避免小朋友穿过渔网时,因渔网太小而撞击;

2.教师捕鱼所行进的路线,需与小朋友爬行路线相反,为了加大小朋友运动量,鼓励小朋友快速通过渔网,教师捕鱼时,移动速度减慢。

升华游戏:晒鱼干

故事引导:捕到了好多鱼,我们要晒鱼干。

游戏方式:小朋友分别站在溜溜布两边,手将溜溜布拉起。

1.当听“大风吹”,小朋友站着抖动溜溜布,“小风吹”则蹲下抖动溜溜布;

2.“下雨了”小朋友则蹲下并把自己盖起来,不然鱼干就会被雨淋到;

3.“大太阳”时每位小朋友站在溜溜布上。

注意事项:

1.一个指令一个动作原则,不能同时传达多种指令;

2、“大太阳”后,防止有些小朋友没有完全离开溜溜布而摔倒,接下来的指令一定要接“小风吹”。

中班运动教案篇6

游戏目标

1、能双脚连续向前跳。

2、有规则意识,愿意与同伴合作。

3、能体验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1、宽敞的平地。

2、平衡木、梅花桩、沙包(粮食)、小木棒。

3、场地布置:根据场地依次把小木棒、平衡木、梅花桩摆好,小木棒和小木棒之间的距离要适合幼儿双脚跳,梅花桩的设置要考虑安全和幼儿特点。

游戏玩法

情境导入:“轰隆隆、轰隆隆”要下大雨了。可是,小蚂蚁的粮食还在外面晒着呢。我们帮助蚂蚁把粮食快快收回家吧!

1、游戏规则: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掉粮食包的幼儿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2、每位幼儿手拿沙包(粮食)分为两组,听到开始的指令时,每组排头幼儿保护好手中的“粮食”,双脚跳过小木棒、平稳地走过平衡木和梅花桩到达终点,把 “粮食”包放到指定位置。其他幼儿照此方法依次进行游戏。

3、先把“粮食”运完的组获胜。

分散游戏

走高跷。每位幼儿一对高跷,练习走高跷。

写给老师的话

1、在游戏前带领幼儿进行热身,相关部位关节要活动开。

2、尽量选择橡胶或平整的场地。

3、教师在平衡木和梅花桩旁做好保护。

中班运动教案篇7

一、设计背景:

活动课上我教小朋友折钢琴,到了最关键的一步,michael怎么也着不好,着急的大哭起来,老师怎么劝也没用。升入中班了,有二个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可是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却有一部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耍性子、哭闹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如何让中班的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对他们的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我想到正在举行的亚运会,有些运动员在比赛时遇到了困难,仍然坚持参加完比赛,这种精神让他们虽败犹荣。孩子们身上所缺乏的不就是这种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吗?

二、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以亚运吉祥物奥利带小朋友观看比赛为主线索,通过观看比赛、师幼谈话、幼儿小组式讨论、设计奖牌、送奖牌等环节,让幼儿知道跌倒了爬起来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地想办法解决,只要勇于面对困难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激发幼儿愿意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愿望。

三、活动目标

1、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用恰当的方法解决。

2、大胆表达和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亚运会吉祥物幻灯 亚运会比赛视频、课件、几种不同形状的奖牌轮廓卡片若干、水彩笔、奖牌范例

2、知识准备

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家观看和收集亚运会比赛的相关信息。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亚运会的相关知识。

3、随机教育:在平时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育幼儿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积极想办法解决。

4、班级环境中投放亚运会比赛的.图片、亚运会奖牌的图片供幼儿进行语言讲述活动。

五、活动重点: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知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如何积极地解决。

六、活动难点: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和挫折的品质,帮助幼儿形成“困难并不可怕,敢于面对就是最棒的”的意识。

七、活动过程

1、出示亚运吉祥物奥里导入话题,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我是本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奥利,今天我请小朋友们观看亚运会的比赛,你们想看吗?”

(分析:亚运会是离幼儿既远又近的事情,利用幼儿喜欢卡通想象的心理特点,通过亚运会吉祥物邀请小朋友观看比赛更加拉近了亚运会和小朋友的心理距离。)

2、观看比赛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运动员是怎样面对挫折和困难的。

设计提问:

(1)你们知道这是亚运会的什么比赛项目吗?

(2)在比赛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什么?

(3)摔倒的运动员叔叔是怎么做的?

(4)他又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他的奖牌了吗?

(5)你觉得这位叔叔表现得好吗?为什么?

(分析:通过观察,让幼儿知道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通过讲述,让幼儿知道运动员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从而让幼儿初步意识到有了困难要想办法解决。)

3、教师小结,幼儿懂得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运动员叔叔在比赛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可是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勇敢地站起来继续参加比赛。虽然他没有得第一名也没有拿到奖牌可是他表现的同样非常精彩。因为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的运动员,这位叔叔真了不起,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吧。

(分析:教师恰当的总结既能把幼儿零乱的回答串联起来,又进一步强化了幼儿“不怕困难,勇敢地面对困难也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的意识。)

4、出示课件,幼儿小组式讨论,联系实际说一说“如果我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1)户外活动时,鞋子不小心被小伙伴踩掉了。

(2)我想看我自己的小画书,可是让小朋友看了。

(分析:此环节根据中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出示几个和幼儿生活联系紧密的困难产生的情景,让幼儿通过和同伴相互交流和讨论一起想办法,以此来引导教育幼儿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5、设计活动:我为运动员叔叔做奖牌,幼儿进一步懂得不怕困难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

“我想把奖牌设计成什么形状的”

“我要在奖牌上设计上什么图案来鼓励运动员叔叔”

(2)幼儿自由设计,教师巡回个别指导。

(3)作品展示,个别幼儿讲述。

(分析:此环节通过具体的设计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懂得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积极想办法解决困难这一行为的认可。)

6、活动结束:送奖牌

借助奥里这一卡通形象,把设计的奖牌送给那位摔倒的运动员叔叔,表达小朋友对他的敬意。

八、延伸活动

在教室内设立鼓励奖的奖牌榜,记录和表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想办法解决的幼儿。

九、说教法

教师是幼儿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幼儿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在必要时给幼儿以总结性的支持是我在这节活动中坚持的主旨。

十、说学法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阶段,借助于图片、录相或实物来引发话题,进行思考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能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欲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他们喜欢和老师、同伴进行交流和互动。另外,中班幼儿初步具备了进行简单的创造性的活动,他们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想象进行一些设计活动表现自己的思想。

中班运动教案篇8

一、幼儿项目:

1、障碍接力赛

游戏组织:每班全体幼儿参加,20人一组分成两组;比赛进行2轮,每轮每班派出1组参加。

玩法规则:20人分成两组分别在起点和终点纵队排列。跑道中间间隔放5个月亮板,采取迎面接力的形式进行跨跳月亮板障碍接力,全部幼儿先跑完为胜。取第一名。

2、团结合作向前冲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24名幼儿,2人一组。比赛进行6轮,每轮每班派出2组参加。

玩法规则:两个呼啦圈捆绑在一起,幼儿分别钻入呼啦圈中同时前进。先到达终点者取得胜利。取前两名。

3、走地龙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24名幼儿,8人一组。比赛进行3轮,每轮每班派出1组参加。

玩法规则:每组幼儿排成一纵队,站在两根绳子的中间,左右手各抓住两边的绳子,蹲着走前进,每组最后一名幼儿先过终点为胜。取第1名。

二、亲子项目:

1、 甜蜜蜜:一名家长和孩子参加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24对亲子,比赛进行6轮,每轮每班派出4对亲子。

玩法规则:孩子站在起点,家长站在终点,孩子骑羊角球到达终点交给家长,然后家长骑着羊角球跳回来,先到达者取得胜利。取前3名。

2、心系中南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24名家长,男女不限,12名家长一组。比赛进行2轮,每轮每班派出一组家长参加。

玩法规则:每组派一名家长a将一节彩带系在胳膊上,站在终点,其余11名家长在起点纵队排列。听到信号,第一名家长跑向终点,拿起家长a旁筐中的一根彩带系在家长a胳膊上的彩带上,然后返回。以此类推,全部组员先完成的为胜。取第一名。

3、6人7足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24名家长(爸、妈各12名),按性别平分成4组(6人一组)。比赛进行4轮,每轮每班派出一组参加。

玩法规则:每组6人排成纵队,后面组员左手搭在前面组员的肩上,左脚落地,前面组员抬起后面组员的后脚。集体单脚跳前进,在途中右腿不能落地,最后一名家长先到达终点为胜。取第一名。

4、猪八戒背媳妇:爸爸妈妈参加

游戏组织:每班限报12对家长,比赛进行3轮,每轮每班派出4对家长。

玩法规则:爸爸背着妈妈从起点跑向终点,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取前3名

亲子游戏(赛道长度为15米)

游戏一:赶小猪

参加人数:四个班,每班10个家庭参加,两大一小(父母两人和一名幼儿)

准备道具:羽毛球拍4个、球4个。

游戏玩法:

1、参加人员按班级分四组,幼儿在起点,手持球拍稳住皮球,孩子父母则站在10米处的终点。

2、听口令后,幼儿用羽毛球拍赶球到对面的家长处,然后家长背靠背顶球回来,把球就给对面幼儿,依次类推,最后先返回的一组为胜。

游戏规则:

1、幼儿赶“小猪”时不能用手抱着球跑。

2、家长接到球后必须背靠背把球夹回来。

游戏二:亲子游戏“袋鼠妈妈”

参加人数:每组15个家庭参加(一大一小)

道具:8个布袋、手花

游戏玩法:每班15名家长、15名幼儿,各分成四列纵队对面站好(家长与幼儿对面站)每组的

第一、第二位家长手拿布袋,当游戏开始时,第一位家长套上布袋(手上要戴一个手环)向前跳(第二位家长准备)跳到对面孩子处,从布袋里出来,拉着孩子跑回家长队列把手环套在第二位家长手腕处,游戏继续,哪一组先把孩子接完为胜。

游戏规则:每一位家长必须等前面的家长回来套上手环后才可向前跳。

游戏三:亲子游戏“跳绳比赛”

参加人数:每组14个家庭(一大一小)

准备道具:跳绳4个

游戏玩法:

1、参加人员按班级分四组,每组家长和孩子分成甲、乙两小组。分别在10米外的对面站好,小孩先手持跳绳。

2、听口令后,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迅速以前进跳的方法跳到对面家长处,并把绳子交给家长后立即排到家长队伍的后面,接过绳子的家长再以前进跳的方法往回跳,把绳子交给下一位孩子后立即排到队伍后面,接到绳子的小朋友以同上的方法跳过去,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家长跳回起点为止。

3、最先返回的一组为胜。

游戏规则:必须用行进跳绳的方式跳到对面,不能拿着绳子跑过去,如有违规,则再从起点重新开始。

游戏四:亲子游戏“风火轮接力赛”

参加人数:每组14个家庭参加(一大一小)

准备道具:风火轮

游戏玩法:

1、参加人员按班级分四组,每组家长和孩子分成甲、乙两小组。分别在10米外的对面站好,小孩先脚套风火轮。

2、听口令后,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迅速晃动风火轮跑到对面家长处,把风火轮交给后一个家长后立即排到家长队伍的后面,被拍手的家长立即晃动风火轮往回走,以同样的方法传递风火轮给对面小朋友,被拍打手的孩子再同样的方法跑回去,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家长跑回起点为止。

3、最先返回的一组为胜。

游戏规则:

1、游戏进行时必须把风火轮晃动起来才能跑到对面。

2、不能拿着风火轮跑过去,如有违规,则再从起点重新开始。

游戏五:亲子游戏“传球比赛”

参加人数:每组15个家庭(一大一小)

准备道具:皮球20个,大筐8个

玩法:

1、 每班选手如图按一路纵队一大一小间隔站好。

2、 听口令第一个幼儿从场地一端的筐中拿起球迅速传给第二个家长,家长接球后从胯下将球传给后面的幼儿,如此一个接一个传下去,最后一个接到球的人将球放入筐中。

3、 最先传完十个球入筐的队为胜。

规则:

1、 传球者不能移动脚步,必须站在原地传。(幼儿可原地稍作挪动,但不可前后移动)

2、 传球途中不能掉地上,如果掉落,须从原地捡起开始。

3、 传球者可一个接一个传,不必等到球入筐再传,但前一人必须将球交到下一人手中,不得放在地上。

4、 最后一个接球的人必须将球稳妥地放入筐中,如果球掉地,须捡回放好方算合格。

5、 以上规则如未能遵守视为犯规,裁判应作记录。

游戏六:亲子游戏“接妈妈(呼拉圈接力赛)”

参加人数:每班14个家庭(一大一小)

准备道具:呼拉圈4个

游戏玩法:

1、参加人员按班级分四组,每组家长和孩子分成甲、乙两小队,分别在8米外的对面站好,小孩先身套呼拉圈。

2、听口令后,每组第一个小朋友迅速晃动呼拉圈走到对面家长处,接到的家长拉着孩子身上的`呼拉圈立即跟着孩子往回跑,把呼拉圈交给下一个孩子后立即排到队伍后面,接到呼拉圈的小朋友以同上的方法边晃动胡拉圈跑过去,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位家长跑回起点为止。

3、最先返回的一组为胜。

游戏规则:

1、游戏进行时必须把呼拉圈晃动起来才能跑到对面。

2、不能拿着呼拉圈跑过去,如有违规,则再从起点重新开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皮肤中班教案8篇

中班拍球教案8篇

春天中班教案最新8篇

春天中班教案优质8篇

中班语言教案模板8篇

认识零中班教案8篇

中班语言教案推荐8篇

中班春天主题教案8篇

小班运动会教案7篇

中班安全安全用电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346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