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过程要紧扣实际课堂情况,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有效衔接,提高学习效率,教案不仅是课程的结构,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苹果的节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够快乐的演唱。
2.尝试随着节奏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苹果被啃的动态。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游戏中中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节奏图谱、贴有苹果的广告布4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魔术(变出毛毛虫)
2、师:哦,原来是一只毛毛虫呀?这只毛毛虫很喜欢吃一种水果大家来听听吃的什么?(播放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毛毛虫吃的什么呀?(幼儿举手回答,例如葡萄香蕉苹果)
3、小朋友们猜了这么多水果,可毛毛虫到底喜欢吃什么?我们一起看看!
4、哇,毛毛虫喜欢吃苹果呀!看看它在那使劲的啃了一大口苹果!
二、感受啃苹果的节奏
我们来听听它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节奏1)它是怎么啃苹果的?(幼儿自由回答并模仿)教师出示图谱1(在教念一遍)嗯,毛毛虫在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的啃苹果,可毛毛虫觉得吃了还不过瘾,我们再来听听它又是怎么啃苹果的?播放节奏2)它是怎么啃苹果的?(幼儿自由回答模仿)教师出示图谱2
三、毛毛虫啃苹果
(一)感知歌曲
1、幼儿初次欣赏歌曲
2、提问:毛毛虫不仅喜欢啃红苹果?我们一起看看动画它还啃了什么苹果?(播放音乐幼儿自由回答按幼儿说的出示苹果卡片)
(二)分段学唱歌曲
1、分段欣赏:引出毛毛虫和图谱
那~~苹果毛毛虫是怎么啃的?毛毛虫发出了什么声音?我们一句一句来听!(分段播放歌曲)按幼儿说的出示毛毛虫啃苹果和节奏图谱
2、幼儿模仿、学唱
(三)完整学唱歌曲
1、播放《毛毛虫啃苹果动画版》幼儿欣赏并学唱
2、幼儿随图谱集体演唱
现在我们当毛毛虫一起来啃苹果吧!从小苹果啃到绿苹果!(播放音乐幼儿自带动作跟唱)
四、苹果变变变
1、刘老师也忍不住想变成苹果送给毛毛虫吃了,谁想来当毛毛虫?(请幼儿扮演毛毛虫)教师示范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造型
小朋友想不想变成苹果送给毛毛吃?(幼儿回答)每个小朋友要变成不同的苹果哟!全体起立,教师做毛毛虫,咔嗞咔嗞的啃苹果,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3、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出示苹果垫)
五、结束活动——毛毛虫变蝴蝶
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要休息了。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可爱的毛毛虫是中班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小动物。《毛毛虫啃苹果》是一首一段体的歌曲,其音乐流畅、节奏鲜明,具有动作性和故事性,它以毛毛虫啃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节奏声音为贯穿的主线,蕴含感受节奏不同、声音高低等音乐要素,内容浅显而有趣。本活动意在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这首歌的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内容浅显生动,是幼儿学习演唱歌曲的好教材。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在看看讲讲。猜猜演演中,感受并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
2.了解动物有不同的本领,学说句子“要是我也xx,那该多好啊!”
3.初步了解相互帮忙的重要性,懂得要与小朋友互帮互助。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各种动物的本领,会用多种词语表述苹果。
2.物质准备:ppt,苹果一只,鼠小弟。海狮图片各一张,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苹果导入,引起兴趣。
1.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苹果)
2.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吃过吗?味道怎么样?
小结:红红的大大的苹果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
二、观看ppt,理解故事。
1.观看ppt,认识苹果树
师:这是一颗什么树呀?(苹果树)高高的苹果树上结满了大大的红苹果,我好想吃一口啊,你们想吃吗?
小结:是呀,苹果甜甜脆脆的,可好吃了呢!我们都想吃!
2.知道动物们摘苹果的方法。
(1)认识“鼠小弟”
师:咦!谁要来吃苹果了呀?(小老鼠)
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鼠小弟,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鼠小弟,你好)鼠小弟长得怎么样呀?鼠小弟也很想吃苹果呢!那你们觉得它能吃到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鼠小弟太矮了,而苹果树太高了,看来鼠小弟是吃不到苹果了。
(2)小鸟
师:听,谁来了!(哦是小鸟啊)小鸟扑扑翅膀,飞呀飞,就摘到一颗苹果。
师:小鸟有没有吃到苹果呀?它是怎么吃到的?(是扑扑翅膀,飞过去的,这是小鸟的本领。)
师幼一起学飞的动作。
师: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会飞,那该多好啊。(录音)幼学说
(3)小猴子
师:这时,跑来一只猴子,嗖嗖嗖爬上树,摘到一只苹果。小猴是怎么吃到苹果的呀?那小猴子的本领就是(爬树)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师:这时,鼠小弟看到了,想:要是我也能爬树,那该多好啊。(录音)幼学说
你们猜猜看还有什么动物回来吃苹果呀!都有很能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4)大象
师:这是谁呀?(大象)你们觉得他能吃到苹果吗?那他会用什么本领吃到苹果?
师: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象用长长的鼻子一勾,就摘到苹果啦!鼠小弟看到了会想什么呀?(要是我也能有长长的鼻子就好了)我们一起来听听看是不是的(录音)师幼学说。
小结:鼠小弟看到小鸟会飞,小猴子会爬树,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都用了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他也着急了,于是,他决定学他们的本领。
3.观看ppt,学说句子“要是我也有xx,那该多好啊!”
(1)它在学谁呀?(小鸟)边学,还说要是我会飞,那该多好啊!
(2)鼠小弟是怎么说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3)这会,鼠小弟又在学谁了(小猴子),从哪里看出来的?它的手在干什么?
(4)你觉得鼠小弟一边学一边它会说什么呢?
(5)这次你觉得他在学谁?(大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次它会怎么说?
小结:鼠小弟看到小动物们,把他们的本领都学了,但还是没有用,
4.观看ppt,感受朋友间一起合作的'快乐。
(1)这时的鼠小弟更着急了,就在这个时候,谁来了?(海狮)海师问:“鼠小弟,你怎么了?”鼠小弟说:“我摘不到苹果。”海师说“没关系,我来帮你。”“你会飞吗?不会。你会爬树吗?不会。你有长长的鼻子吗?没有。但我有一个本领。”
(2)提问:海狮有什么本领?
(3)师继续讲述:说着海狮就把鼠小弟像球一样顶到树上让它去摘苹果,鼠小弟摘了两个苹果,一个给了海狮,另一个给了自己。他们终于吃到了苹果,好开心啊!
三、完整讲述,提升经验。
1.教师完整讲述。
师:鼠小弟有没有吃到苹果呀?他怎么吃到的呀?哦是海狮帮他的,海狮用鼻子像顶球一样,把鼠小弟顶的高高的,鼠小弟就摘到苹果啦!
2.迁移讲述
(1)今天我们这里也有一棵苹果树,如果你来到这棵苹果树下,你会想什么办法来摘苹果呢?
(2)我们也来帮忙摘苹果吧!(播放音乐)
3.体验分享的快乐。
瞧!我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呢,让我们一起回教室品尝一下苹果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孩子们对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本领而吃不到苹果时,说出了鼠小弟伤心、无奈,甚至还体验出了鼠小弟的孤独。当海狮出来帮忙并摘到了苹果时是孩子们又是那么地高兴。接着我们讨论话题:要是你是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就会怎样呢?怎么帮呢?把自己的想法用“要是……就……”表达出来,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节奏xxxxx和xxxxx,能够快乐的歌唱。
2、能用肢体创表现歌曲,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节奏图谱、苹果图片、毛毛虫木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木偶:小朋友们好,我是可爱的毛毛虫,竖起你们的耳朵听一听,我在干什么?幼儿猜想,(放ppt1:啃苹果音效)
1、播放毛毛虫啃苹果的音效,幼儿猜想。(ppt2)
2、毛毛虫啃苹果的图片3学习节奏
3、xxxxx,小朋友再模仿。(放ppt3)
4、学习节奏
5、xxxxx(放ppt4)
二、123变苹果
1、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苹果形象。
2、激发幼儿用肢体动作创造各种不同的苹果形象。
三、出示节奏图谱,幼儿学习歌曲内容
1、感知学唱游戏歌曲(放ppt动画5)
2、学习不同苹果的的节奏。(放ppt6)
3、激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苹果被啃后的形象。
4、看着图片唱一唱。(播放ppt7)
四、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放音乐(ppt7)完整听音乐进行表演。
2.幼儿模仿苹果,教师模仿毛毛虫;
五、结束活动:师生边唱边玩离场。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4
感知学唱游戏歌曲
1.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播放动画)
2.毛毛虫都啃了什么样的.苹果?按幼儿说的出示图片,并唱乐曲。
3.再听一次,是啃了这些苹果吗?
4.分句听辨,出示图谱,感知学唱啃不同的苹果时发出的不同声音节奏。
小苹果:
○ ○ ○○○大苹果:
○ ○ ○○○红苹果:
○○○○ ○--绿苹果:
○○○○ ○--
5.区别啃大小苹果的声音,跟着音乐,和毛毛虫一块啃苹果(快乐地歌唱)。
(二)游戏--毛毛虫啃苹果
1.老师做毛毛虫,幼儿尝试按节奏表现苹果被啃,变成苹果核的动态。
2.请幼儿分组自选苹果变,唱到啃什么苹果,变什么苹果的幼儿就表现被啃动态。(视情况再次游戏。)
四、毛毛虫变蝴蝶
1.毛毛虫吃了这么多苹果,开始休息了。
2.毛毛虫睡了美美的一觉醒来,呀!变成什么啦?毛毛虫变蝴蝶喽!(一起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3、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难点:
1、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2、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轻松导入
二、故事欣赏
三、提问思考:
1、为什么大伙都不愿和小豪猪交朋友呢?
2、小豪猪是怎样把苹果送到小熊猫家的?
3、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
讨论: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为什么?
四、再次欣赏故事,请幼儿模访表演小熊猫、小豪猪的语??
五、总结:看人不要看外表,只要他有一颗真诚的`、热于助人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6
中班音乐:毛毛虫啃苹果
设计思路:《毛毛虫啃苹果》是中班的一节音乐游戏活动,音乐本身就体现着一定情感基调,一只调皮的毛毛虫在啃苹果时,不一样的苹果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并以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会大大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孩子们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能力。本次活动中利用聚光灯的效果,让幼儿在猜猜、听听、讲讲中开始活动,充分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借助淡入、拖动、复制等功能,将歌曲的图谱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幼儿面前,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有助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在欣赏歌曲和完整演唱环节,利用白板兼容多种媒体的功能,插入音乐效果,有效的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深了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第三次隐藏图谱的演唱,更是充满挑战性,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演唱的欲望。
活动目标:
1.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能够根据旋律歌唱。
2.在毛毛虫啃苹果的情境中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感受并掌握音乐中的节奏○ ○ ○○○和○○○○ ○
活动准备:音乐、白板课件
活动流程:活动导入——感知音乐——学唱歌曲——歌曲表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毛毛虫来了
导语:今天来了位朋友和大家做游戏,猜猜是谁呢?
追问:你为什么认为是……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毛毛虫哦?
——我们来听一听,毛毛虫正在做什么呢? (播放毛毛虫啃苹果音效,倾听后猜测)
追问:它有可能在吃什么呢?你为什么觉得它在吃苹果呢?
——毛毛虫到底在吃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出示苹果)
二、感知音乐:啃苹果
过渡: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呢?
1.节奏练习(初步感受节奏)
(1)○ ○ ○○○
——毛毛虫是怎么啃苹果的呢?
(2)○○○○ ○
——这只调皮的毛毛虫呀觉得还不过瘾,它又啃了一个苹果,听听这一次它是怎么啃的?
2.第一次倾听(完整欣赏,感知旋律和歌曲的主要内容)
——我们来听听毛毛虫到底啃了什么样子的苹果呢?(播放音乐“啃苹果”)
——谁听清楚毛毛虫啃了什么样的苹果?
3.再次倾听(完整欣赏,理解歌曲主要情节及体验节奏)
—— 毛毛虫啃了小小的苹果,大大的苹果,还有红苹果和绿苹果,肚子啊吃的饱饱的,那它是怎么咬得呢?
——小苹果是怎么咬的?大苹果、红苹果、绿苹果又是怎么咬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4.第三次倾听(完整欣赏,区分音乐中的节奏)
——这条毛毛虫可真调皮,一会儿一大口,一会儿一小口。老师这边有4个节奏,啃小苹果是哪个节奏,啃大苹果又是哪个节奏,还有红苹果和绿苹果是哪个节奏,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三、学唱歌曲:毛毛虫捉迷藏
1.初步学唱歌曲(听音乐,看图谱学唱歌曲)
——毛毛虫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从小苹果啃到大苹果,你们愿意吗?
2.再次学唱歌曲(听音乐旋律学唱歌曲)
——图谱和毛毛虫一样的调皮,和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它说只要小朋友唱对了,它就会出来。
四、歌曲表演:毛毛虫啃苹果
1.幼儿模仿苹果,教师模仿毛毛虫。(教师引导幼儿苹果被啃的时候身体应该做出相应的变化)
——毛毛虫啃苹果的时候,啃到苹果的哪里就会怎么样啊?
——毛毛虫那么喜欢吃苹果,我们赶快变成各种各样的苹果请毛毛虫来尝一尝,看看哪个苹果最甜最好吃呢?毛毛虫来尝一尝咯!
2.请个别幼儿榜样学习。
——我们来瞧瞧这两个苹果,毛毛虫啃到的时候它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3.出示画有大苹果,小苹果,红苹果,绿苹果的大大的圆盘道具,让幼儿分别站在上面,老师手里拿毛毛虫,边听音乐边说儿歌做动作。
画苹果教案中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和线索,学习角色对话;懂得遇事要动脑筋。
2、能根据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和推测,并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胆表述。
3、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故事头饰等。
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激发猜测和想象。
教师设置悬念请幼儿猜想:母鸡家的门前突然长出了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又长出了耳朵、嘴巴和尾巴,变成了一只灰狼,这是为什么?
2、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胆猜测并讲述画面内容。
(1)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母鸡发现了什么?(礁出自:快思老!师礁网)它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
小结:母鸡瞪了眼睛,张了嘴巴,觉得很奇怪:门前原来没有苹果树的,怎么突然长出了一棵呢?
(2)出示图2,引导幼儿观察、回答:一阵风吹来,苹果树上掉下了几片叶子,苹果树上出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谁的耳朵?母鸡看到树上的耳朵,会说些什么?苹果树会说什么?
小结:母鸡说:“真奇怪,我从来没见过苹果树长着尖尖的耳朵。”苹果树说:“我们苹果树有的时候是这样的。”
(3)出示图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又一阵风吹过来,苹果树上又出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嘴巴?会是谁的嘴巴?这时候母鸡会说什么?苹果树会怎么说?
(4)出示图4,启发幼儿思考:苹果树又有什么变化?这条尾巴是什么样的?母鸡看到这条毛茸茸的尾巴,会说些什么?苹果树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5)引导幼儿讨论和猜想,鼓励幼儿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时肯定幼儿的回答。
提问:苹果树会长出耳朵、嘴巴和尾巴吗?这是一棵真正的.苹果树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苹果树现出原形?
(6)出示图5,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母鸡想出的好办法是什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3、幼儿自主阅读《母鸡和苹果树》,看看讲讲画面内容。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理解母鸡的聪明智慧。
提问:灰狼为什么要装扮成苹果树?母鸡是怎么识破灰狼的诡计的?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小结:遇到奇怪的事情时要动脑筋想清楚,看明白,不要轻易上当。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画食物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