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工作计划

黄山奇松教案6篇

教案的灵活性使我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案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我们的专业素养,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黄山奇松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黄山奇松教案6篇

黄山奇松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中的安排: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点。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会。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把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然后,精读这段,落实训练点。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态,把训练拓展向课外。

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对于学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谁能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

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录像]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

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

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态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2、小组准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

3、交流汇报:

(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迎客松

⑴、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指导朗读)

⑵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

[多媒体出示迎客松的图片]

说话想象训练: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每天不知要迎接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你是迎客松,你会说些什么?

(指名说)

⑶小结: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引导学生对迎客松有初步总体的印象。)

同法相机学习陪客松、送客松这部分语句。

三、抒情表达,发挥想象,丰富情感。

1、发挥想象:黄山只有这几种松树吗?

2、引导学生以松树的身份介绍其它松树的形态。

四、拓展延伸,创造生活,积淀情感。

1、五一长假快到了,溧阳的天目湖旅行社准备开辟竹箦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写一句广告词。

(学生写广告词,教师巡视指点)

2、交流汇报。

(评: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使语文学习展现生命活力。)

3、你知道黄山四绝还有那些优美的姿态?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之笔。

[多媒体演示:黄山四绝的另一个风景片]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以把黄山的奇松或其它三绝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黄山奇松教案篇2

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断。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简介黄山。

初读课文

自学课文。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

3,理解词语。

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

宾客盆景饱经风霜情有独钟

巡视、适时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试读课文。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指名读第1自然段。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闻名于世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情有独钟?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潇洒挺秀表现在什么地方?

能说说黄山松的潇洒挺秀吗?

齐读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2自然段。

第一句说了什么?

这一句中的绝胜和那个词语的意思相同?

第二句说了什么?

迎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地位怎么样?

陪客松的位置在哪儿?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送客松的姿态怎么样?动势怎么样?他给人们怎样的感受?

写三大名松用了两个如同和一个好象,这是为什么?

齐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起什么作用?第2句有几个分句?

分别说了什么?

第三课时

.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重点写黄山松潇洒挺秀,形象独特,千姿百态,把黄山装点得更加神奇、秀美。

指导背诵。

听录音。

利用板书提示,串联背诵。

各自轻声试背。

全班齐背。

练习

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板书设计:

处处都有潇洒挺??

优美遒劲郁郁苍苍

迎客枝干斜伸如同迎接

黄山奇松玉屏楼陪客如同巨人陪同观赏

观松独特蟠曲

送客深出好象告别

屹立斜出弯曲

千姿百态仰俯卧

状如形似

黄山奇松教案篇3

一、教材简析

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

二、对象分析

本班为省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构件主体性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学生具备上网浏览的能力、简单的文字输入、编辑能力和网上绘画能力,为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4、观察图片,任选一种松树,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四、教学策略

1、提炼主线。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

4、化语为画。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浮现语言形象,用电脑绘制名松形象。

5、读写结合。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五、媒体设计

在网络教室,教师设计网页放在学校服务器上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打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

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系列活动。]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学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读第一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

(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

[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点帮助,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

3、同桌讨论

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

(2)读好第二句

(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的词意。

(4)打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

(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

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四、精读第二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创造天地试一试。

[利用网络优势,给学生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c、读好这句话。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展示是最好的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c、读好这段话

(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五、精读第三节

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一写,并发布到网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2、学生自学

3、学生打开网页交流

[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会松树姿态之奇。

(2)部分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3)读好这一节。

六、总结全文

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

[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七、课外延伸

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

黄山奇松教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的意思。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出示黄山图片,师:面对这茫茫的云海,嶙峋的怪石,苍翠的树木,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幻灯出示)

2、▲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徐霞客

3、通过前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生自由说,引入欣赏“黄山四绝”图片,(点明:在四绝之中,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 板书课题,指导读题并质疑。

(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领略一下黄山松的奇美。先扫清字词障碍。

设计意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前期的预习和自身生活知识的积累,有效带动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

二、合作探究,学习字词。

1、出示生字:

誉 陡 屏 宾 屹 卧

①小组合作学习。

②提醒区别“宾”“屏”的读音

2、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投影。

(2)观察,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卧、誉(引导分析笔顺、结构等)

(3)师范写,学生描红。

(4)听写检查,评讲。

3、由词入句,指导朗读。

(幻灯出示)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姿态优美

饱经风霜 枝干遒劲 充满生机

千姿百态 潇洒挺秀 神奇秀美

①各形式读,及时纠正。

②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我们试着将词语放回课文,一起来朗读课文。

分节赛读课文(及时正音,指导读难读的句子)。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自学为主体,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增强生字的记忆和运用。

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生分段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大意。

2、师指导朗读。

3、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重点描写了什么?(概括时要简洁、准确,引导归纳大致内容)

师边听回答边板书: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4、再读课文。

四、联系背诵,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最为喜欢的奇松文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黄山奇松“奇”在何处。

板书设计: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实践目标:通过朗读、赏析感悟课文内容,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体会黄山松的奇和美。

难点: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合作探究法、讲读法等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搜集《黄山奇松》的资料(图片、视频等),进一步了解黄山奇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知道这句诗赞美的是哪座名山吗?(黄山)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指名说。

2、欣赏“黄山风光”视频。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学生学习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这里利用视频资料,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3、看来,刚才大家已经深深地被黄山的风光吸引了,那么,在这美丽的黄山之中,最让人们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

出示课题,引出“黄山奇松”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首先请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山松的奇美!

4、出示第一段,齐读

你读出了什么?

出示四绝图片。

设计意图:展示黄山“四绝”图片,复习了“黄山四绝”所指,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了具体、生动的印象,激起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理解词语:情有独钟、陡崖、潇洒、挺秀等

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段。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 要看奇松,最好的去处就是被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让我们登上玉屏楼吧! 出示图片。

2、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说

3、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描写三棵奇松特点的语句。

(1)品味迎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②迎客松奇在哪里?出示句子“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品读。

③一奇在姿态,理解 “遒劲 ”

④二奇在历史悠久、生命力强 ,理解“饱经风霜”,出示老人图片。

“饱经风霜”是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一个成语,对于阅历较浅的城市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采用以图解词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形象建立对词语的印象,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山松在生长过程中历经了很多艰难险阻。

用“饱经风霜”说一句话。指名说。

这棵迎客松在成长过程中历经了多少艰辛啊,风吹不倒它,雪压不断它,它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真是一棵奇树!再读句子。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 ⑤三奇在热情好客

出示句子:“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好客的迎客松正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呢,它会说哪些欢迎词?学生交流发言,并加上动作。

同学一起站起来,学一学迎客松,伸出你热情的手臂,表演读这句话。

⑥迎客松多好客热情啊!正因为这样,再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理解“象征”(代表,最重要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好客)

⑦学到这,我们不禁赞叹——(出示诗歌,齐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

设计意图:课外诗歌的出示,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增加了诗词句的积累,声情并茂地朗读,使黄山松的形象也因此更显高大。

(2)感受陪客、送客松

①小组代表汇报,出示“迎客松文段”,齐读。

读完,你发现了什么?陪客松有什么特点?

“绿色的巨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绿色的巨人”突出了陪客松的高大、挺拔、茂盛。

通过朗读来表现。指名读,全班读。

看,陪客松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如果陪客松会说话,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呢?(学生说话)

②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齐读。

送客松 ——小组代表汇报,出示送客松文段

出示图片,观察一下送客松有什么特点?

理解“蟠曲”、“天然盆景”。

用朗读体会它的美,小组读,全班读。

师小结:三大名松的确美,的确奇,美在姿态奇特,更奇在它们仿佛通了灵性,好像成了黄山的主人:有的伸出手臂,把你迎上山;有的伴你左右,陪你看风景;还有的送你下山,伸出长手臂,向你告别!真是奇松啊!

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了吧!让我们再读一读第二段,感受黄山奇松的神奇魅力。

4、争当小导游:介绍三大奇松。

设计意图:本次小导游练习,既是对前文学习的一个回顾、总结,又再次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落实了课后第一题的背诵任务,减轻了学生课下学习压力。

三、总结拓展

1、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屹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谁给我们做个动作看看。一生表演动作。

3、大家想看看这些千姿百态的松树吗?

播放松树图片,边展示图片,师边解读。

4、看完了图片,再来读读这一段,读出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指名读,全班齐读。

5、这段话里有一个符号,(手指省略号)它有什么作用呢? (省略了松树的其他形态)

6、那你还能想到松树的哪些形态呢?指名说。

设计意图:此处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入口。学生在轻松、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激励学生放飞想象。又引领学生揣摩、借鉴了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7、在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同学也搜集了一些黄山松的图片,一起欣赏下吧!播放松树图片,师解读。

设计意图:高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课前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黄山奇松充满好奇,积极搜寻黄山松的课外图片。课堂上的交流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课外实践情况,另一方面开阔学生的眼界,把学生带入“奇松”世界。

这些松树可真是千姿百态啊!让我们再读一读最后一段吧,再次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齐读)

8、出示课堂小练

关于黄山,真有说不尽的美景,道不完的神奇,中山某旅行社准备开辟“中山——黄山”的游览线路,请你为旅游公司设计一条“有创意又吸引游客”的广告词。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写下来。

全班交流。

9、总结全文:同学们,我们今天真有眼福,有幸欣赏到了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并感受到了它的奇美。希望同学们有机会能亲眼看看黄山的奇松,浏览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祖国山河的美。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千 迎客松 优美遒劲

姿

百 陪客松 绿色巨人

送客松 天然盆景

黄山奇松教案篇5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5单元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在本单元中起着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示范作用。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并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精读第二自然段,品味课文“精当”的用词,体会三送的奇特,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

1、创设情境,学生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五年级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第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播放一组黄山风景图,并配以乐曲,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无形中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一个恰当和谐的感情基调。

2、由扶到放,自主合作。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质疑问题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采用“读—感—品”的方法,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

4、参与实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指导背诵”的环节,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五、说学法

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引读课题后,让学生提取第一自然段的信息。

(2)完成填空,并朗读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当

2、精读课文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分别读描写三松的句子,并找出评价最高的松树。

(2)重点介绍“迎客松”,从描写迎客松“奇”的词语出发,配合资料、造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迎客松的形态的奇特,以及生命力的顽强。

(3)用填空的形式指导学生背诵。

(4)放手让学生自由解读描写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朗读课文时注意对重点词的分析,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5)对于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安排,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填空,感受黄山松的千姿百态。

3、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介绍祖国的名胜,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作业的设置。我让学生在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仿照课文中三松的描写方式练习写话,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情感的升华。

4、板书设计

因为第二课时的重点在三松,所以我的板书也是以此为基础,直观地展示了课文的重点。

黄山奇松教案篇6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你对黄山了解多少?谁能用搜集来的资料介绍一下。

3、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黄山松到底奇在哪儿,引得人们对它如此偏爱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渐入意境。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三、细读课文,感悟生活。

1、自由读课文,读完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板书:三大名松)

2、快速读,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名松的句子来。

分别指名读: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细读课文,体会每棵松树的动人姿态。

●学习“迎客松”。

⑴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迎客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插图说话) (板书:迎客松)

指名回答、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这里指谁饱经风霜?说明什么?谁来读一读?

(2)作者为什么说饱经风霜的迎客松是黄山第一奇松?(学生回答后板书:虽然……却…)

“如同”相当于什么?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想象迎客松的样子,做做动作。

再读这句话,想想你还读懂了什么?(因为他的姿态很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迎客松)

(3)引读: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名松,古朴苍健,姿态雄伟,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 ),乃至( )。

边读边想想这句话怎样用“不仅……而且……”来表达。

(4)看图试背诵描写迎客松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和体会。

●学习“陪客松”

过渡:黄山松真神奇啊!当游客被迎客松热情地迎接到黄山上后,接着谁来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板书:陪客松)

(1)自由读描写陪客松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里把陪客松比作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如果没有如“绿色的巨人”,效果有什么不同?(板书:……如同……)

(3)再读句子,说说陪客松的样子,它与迎客松有什么不同?

指名读,试背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学习“送客松”

过渡:当游客饱览美丽的黄山风光后,接着谁来向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板书:送客松)

(1)指名读描写送客松的句子。(看插图)

(2)比较描写送客松的第一句和迎客松的第一句,说说这两棵松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3)指名读第二句。

想想这里的“好象”可以换成哪些词(板书:……好象……)

说说送客松名字的由来。

指导背诵。

4、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黄山松“奇”在哪里?边看图边朗诵描写黄山松的精彩词句,再次感受黄山松的神奇魅力。

5、这么神奇的黄山松,在哪里观看最好呢?

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

6、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登黄山最妙的观松处玉屏楼,观赏姿态独特的黄山奇松。配乐朗诵课文第二部分。

四、引读课文,移步赏景。

1、引读:黄山松不愧是黄山第一绝,它们千姿百态,近看或……或……或……远看或……或……或……从整体上看有的……有的……。省略号说明什么?理解“千姿百态”一词,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师生引读,生生引读,指名引读。

(板书:千姿百态)

2、这里写出了黄山松的什么?谁来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体验情感。

1、黄山松树以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闻名天下,此时你对黄山奇松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朗读文章的精彩语句、可以写一段话或一首诗,可以画一幅画,也许你还有更好的方式,那就更好了。

2、交流展示。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暑假假期安全教育教案6篇

小学教案万能模板6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案6篇

小学美术教案模板推荐6篇

工匠精神主题班会教案6篇

科学《吹泡泡》教案优质6篇

小班《吹泡泡》教案6篇

幼儿防雷电安全教案6篇

会动的房子教案6篇

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教案模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876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