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工作计划

厘米认识教案8篇

我们的教案应当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在编写教案时,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内容, ,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厘米认识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厘米认识教案8篇

厘米认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纸条长哪根纸条短。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分别告诉学生从0 刻度到红色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然后提问:

“哪根纸条长?”(横放的纸条长。)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接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

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有哪些数字?”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从0到3呢???”让学生在自己的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刚才你们量过自己的食指大约有 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量时,先把尺的0 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 5,那么它就是5厘米。”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厘米认识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2.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巩固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能力点: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

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难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实物、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这单元我们学了什么?小组合作整理一下。

二、自主探究

学生汇报整理的结果。

谁能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什么是线段?估测线段的长度。

三、拓展运用

1.拿一张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

2.小组合作量铅笔、本子、墨水瓶、成员的身高、课桌。

3.练习一第6题。先估测一下所量物体有几个小方块长,再用小方块实际测量一下,然后将估测与实测的结果对比,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4.练习一的8题。先估计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交流测量的方法。

5.第9题,学生动手试一试,再计算,说明计算的方法。

6.第10题,先估计,再量一量。

开放题:

1.数线段。

2.小红离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厘米认识教案篇3

教学内容:

第66页的全我3,完成第66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十七的第4—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步掌握“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板演

在尺子上指出2厘米、4厘米。

二、新授

例3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图见书本)

本题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基础了进行教学的。

要让学生量出纸条的长度,在量之前,师要向学生说明量的主法。量时要把纸条左边的端点对准尺上标有“0”刻度线,然后再看纸条另一个端眯所对着的尺上的刻度是几厘米。提误码“这纸条是几厘米?指名学生回答。

根据师的示范,再让学生操作一遍。

师注意学生在量的过程中的步骤和重点处。

三、巩固练习

第66页“做一做“ 、第1题的看一看这支铅笔长()厘米。

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看铅笔的左端对着尺子的什么地方?右端对着哪里?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先让学生按照步骤量出长度。并指名学生板演过程。

让每个学生都实际操作一遍,师要注意学生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三、作业

1、课堂作业:第5、7、8题。

2、课外作业:5—8题。

厘米认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重点与难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明从家里走到学校要走一百步,小明的爸爸却只要六十步,这可能吗?为什么呢?t;指名回答>

2.请小朋友们用你的铅笔、文具盒,或者手来量一量自己的课桌,量好之后把你的结果告诉我。

3.大家说的都对,但是为什么我们得到的数不一样呢,难道我们的桌子不是一样大?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量的结果一样呢?

二、合作探究

1.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学习用我们的学生尺来量长度,平常大家都会用到尺子,但是你认真观察过它吗?现在请你仔细观察你的尺子,然后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些什么。t;学生先自己观察,然后跟同桌讨论,再集体交流>

2.我们来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也可以写作cm。

3.在你的尺子上0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拿出你的两个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吗?t;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的1厘米,再找给同桌看看>

4.找一找,在你的周围,有没有1厘米长的物体?t;集体讨论交流>

5.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2厘米?t;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同桌用手指互相比划一下2厘米大约是多长>

6.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刻度几到刻度几是3厘米长?5厘米长?还能找到其他的长度吗?t;四人一小组,轮流找一找,再集体交流>

7.通过在尺子上找这些不同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从0刻度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减去前面小的刻度,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书上想想做做第一题t;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三题,男生测蓝线,女生测红线,再交流,小结:测量结果不一定都是整厘米数,接近整厘米的长度可以用“大约几厘米”表示。

4.第四题,今天认识了我们的学生尺,那么你能照着书上的样子量量自己的手掌有多长吗?量完之后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我们班那个小朋友的手掌最长。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长度单位厘米,回家后,请你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厘米认识教案篇5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案

课题

长度单位 厘米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棒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案

一、导入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小人国和巨人国两个国家之间。有一天,小人国和巨人国的人见面了,小人国的人说:我们那里有棵树特别高,有100个人那么高,巨人国的人一听,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树,就很想去看看,结果去了发现,这棵树只有巨人那么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引导学生发现在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时,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

二、新授

环节一:通过活动发现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并认识“厘米”

1.师:同学们,你们说非常好,巨人想考考你们: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数学书有多宽吗?(教师示范对应边)

2.对比发现矛盾:没有统一的长度的单位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长度。

3.引出:如果要准确描述一个物品的长度,就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4.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长度单位 厘米”

5.学写“厘”字,并了解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环节二:认识1厘米,并拓展到“几厘米”

1.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总结:从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一个大格就是1厘米。

3.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品。

特别说明我们的一根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直尺上的0—2是几厘米?0—3呢?0—4呢?

直尺上的3—6厘米有多长呢?4—8呢?2—5呢?

5.引导学生发现: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环节三:学会用直尺量物品的长度

1.猜一猜小棒的长度。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他们谁说的是对的呢?

用直尺量。

2.怎样量

(1)请学生尝试自己量一量小棒的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样量的。

(2)教师引导并提问同学:为什么要从0刻度开始量?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测量方法:

第一步:小棒的一端要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

第二步:观察小棒的另一端对着几

(4)完成练习单第一题,并说说为什么。

环节四:通过练习巩固。

(1)完成作业单第二题,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

(2)完成作业单第三题

三、课堂总结

师:请你们在下课后估一估身边物品的长度,然后量一量,看看你估的对不对。

教学板书

长度单位

厘米 cm

厘米认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3、解决问题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估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线段,谈话:熊大熊二想做一张和你们一样的课桌,但是他们不知道课桌长是多少,你们能帮助他们量一量你们的课桌长吗?你们的桌上有很多物品,你想拿什么来量?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量一量。(如:数学书、文具盒、作业本、铅笔。)选择一种物品来测量。

3.交流测量的结果。

4.提问:同样长的课桌边,为什么大家说的数不同呢?

讲解说明:因为测量的工具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我们需要统一标准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直尺。

5.认识直尺

谈话: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直尺是我们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1)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并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我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板书: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

1.认识1厘米

(1)学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找到刻度0和刻度1,用手指一指。

指出:刻度0到刻度1的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画1厘米:你们能不能把这1厘米画下来。

(2)各种感官感受1厘米的长度。

(3)在身边找一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

(4)相互交流: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也是1厘米。指出:直尺上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5)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来作单位。

2.认识几厘米

在直尺上找一找2厘米、5厘米或者其他的几厘米。交流:怎么看出是2厘米、5厘米的?

指出: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我们就要去数有多少个1厘米。几个1厘米合起来就是几厘米。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课件,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思考过程。

三、活动体验,形成技能

1、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蜡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将蜡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蜡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蜡笔的长度。

(3)想一想:在量的时候为什么蜡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不对齐行吗?

小结: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零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判断哪种量法对? 出示测量儿歌。小朋友 要牢记,用直尺 量物体。

左端要和 0 对齐,右端指向刻度几,物体就是几厘米。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哪条线段长,长多少厘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中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量一量图形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集中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红线长几厘米?是整厘米数吗?那么它接近几厘米?为什么?蓝线呢?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四、画一画

谈话: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厘米和会测量线段了,那你们能不能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呢?现在你们画一条长是4厘米的线段。

1、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学会了量长度,再尝试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2)指名板演。

(3)小结方法:一般从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画法。

五、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直尺测量长度。如果要知道教室的长度,你觉得怎样?看来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和更长的测量工具。

厘米认识教案篇7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掌握已有知识“米和和厘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新知,很容易达到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让学生经历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让学生感到分米和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测量的需要。

本节课注意从感性入手,借助直观演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看、数、比、量使学生对长度单位1毫米、1分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表象。然后通过对直尺的观察,放手发动学生独立探索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巩固练习部分,设计习题使学生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

3、在实际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用具:

米尺、学生直尺、准备测量的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我们学过的长度

单位有哪几个?

生:米和厘米。

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呢? 生:用手势表示1米、1厘米的长度。

师:量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生:回答哪些物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合适,哪些用厘米合适。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一下桌面的长度、课本的长度、硬币的厚度,汇报时要汇报你测量了物体哪一部

分的长度,长度是多少?

生:进行分组测量,并按要求进行汇报。

师:在测量中同学们是不是遇到什么问题了?

生:谈测量中遇到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师:板书课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点评:

通过实际测量,学生发现了已有知识解决不了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 新课。

1、认识毫米。

师:拿出直尺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生:找0刻度、再找1厘米、2厘米。

师:观察直尺1厘米之间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

表示,1毫米比1厘米短。

生:观察。

师:用铅笔尖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个小格。

生:10个。

师: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学生讨论。

师:通过数我们知道1厘米=10毫米。

师:板书——1厘米=10毫米(mm)

师: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哪些

物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用手在直尺上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估计身边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用直尺来验证一下,看1分硬币的厚度是不是1毫米。

生:用直尺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

师: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1毫米究竟有多长,用手势比一比。

师:前几天在我们沪嘉乡下的那场雨平均降雨量是4毫米,我们用不用穿雨鞋呢?

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师: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发现毫米比厘米还要小,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都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教师点评:

在学生原有对厘米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建立表象,并结合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分米。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米尺,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也叫做1分米,用dm表示。

生:观察米尺,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谁能说说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生:10厘米。

师:板书——1分米=10厘米。(cm)

师: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用尺子验证一下。

生: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同桌互相验证。

师:你来大胆的猜想一下,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进行猜想。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观察米尺,从0刻度起每数出10厘米做一个记号,一直数完,看一看一共有几个记号?1米中有多少个1分米?

生:学生进行验证,汇报验证结果。

师:板书——1米=10分米(dm)

师: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长度约是几分米?

生:学生用分米作单位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度。

师:估算一下你身边的物体的长度,同桌用尺子量进行验证。

厘米认识教案篇8

阿福的新衣

-----厘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结合实际经历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3、初步认识线段,会画线段,并能量出它的长度。

4、在具体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认识1厘米有多长,用厘米做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教学难点: 用直尺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尺子,一些比较短的实物如新铅笔、橡皮、电池、易拉罐、小玩具汽车、吸管等,课件。

学具: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棒,每人一把学生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幻灯片讲述故事:阿福的新衣。)

师讲述:古时候有个人叫阿福,这一天,他来到了裁缝店做衣服。裁缝师傅用手量了量,阿福的身长3拃,就让徒弟记了下来,又量了袖长和肩长。正好师傅有事要外出,吩咐小徒弟把衣服做好。小徒弟认真地用自己的手量好了3拃,裁布、缝衣。衣服做好了,阿福高高兴兴的来试穿,结果却很失望,因为衣服太小了,穿在身上,遮不住肚皮。师傅着急得用手量了量,生气的问徒弟:“告诉你身长是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师傅的拃和徒弟的拃不一样长。师:怎样就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呢? 生:让徒弟自己去量。

师:你是说,量身体和做衣服都用一个标准是吗? 生:把师傅的手画下来,比着做衣服。

师: 你也是都用师傅的手这一个标准去测量就不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了。生:用尺子去量。

师:你懂得真多,以前的人们为了测量的方便,确定了统一的标准,也就是长度单位,从而发明了专门用于测量的工具---尺子。你见过什么样的尺子啊? 对,有皮尺,卷尺,米尺,折尺,还有我们用的学生尺(展示各种尺子)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认识学生尺,来学习一个比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学生尺

师: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展示:直尺)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尺子上有数。

师:都有哪些数啊?从哪一个数开始的。师:我们以前学过0表示什么意思? 生:0表示没有。

师:在这里0表示测量的起点。

生:尺子上有线,这些线有长有短。

师:对,这些线叫刻度线。数在哪些线的下面? 师:你发现尺子上还有哪两个字母? 生:cm 师: cm是厘米的国际单位符号。师:你从尺子上找出哪一段是1厘米吗?

2、认识1厘米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地看看我们的尺子。0到1之间的一段是1厘米,你还看出那一段是1厘米。

生:尺子上1和2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生:尺子上15和16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生:尺子上20和19之间的长度还是1厘米。

(课件:1厘米)

师:同学们都知道1厘米的长度了。你能从老师发给你的学具中找到长1厘米的东西吗?

生找1厘米的小管。

师: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这样把它捏在手中,然后轻轻的抽出,拇指和食指保持不变,它们之间的空就是1厘米。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多长?

师:在尺子上比一比,看看你的哪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生:食指。

师:你能想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生:?

3、认识几厘米

师:现在,同学们对1厘米的长度已经有了认识,你能找出哪段长度是2厘米?(课件:2厘米)师:5厘米呢?

师:为什么从0到5 是5厘米呢? 生:因为是5小段

师:你用手比划一下5厘米大约多长?你能从学具中找个5厘米长的东西吗? 师:对,彩色的小棒。

师: 刚才故事中有的同学说师傅的拃大徒弟的拃小,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拃到底分别是几厘米。(课件展示:师傅的拃18厘米、徒弟的拃12厘米)师:师傅的一拃是多少厘米?徒弟呢?

4、学习测量:

师:现在同学们都认识几厘米了,你想用直尺自己测量物体吗? 好,请拿出学具白色小棒,自己测量一下它的长度,(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到前面把你的测量过程展示给同学们? 生:我量的是10厘米 生:我量的不到10厘米

师:为什么他俩量的不一样?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说说你的看法。师:量东西的时候,物体的一端一般要对准0刻度。测量数学课本,学生展示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测量物体了吗?谁来给同学们提个醒,说说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生:?

5、学习线段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一边画30厘米的线段一边强调象这样直直的,一边各有一个端点的线叫线段。)谁能测量出它的长度? 师:同学们用直尺自己画一条线段,不要告诉同桌是几厘米,让他测量一下,看他测量的对不对。

三、利用游戏,应用知识

仿照幸运52中的看商品猜价格栏目做“猜长度,赢奖品”的游戏。

师:老师有几件物品,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摸,摸到什么,你估一下它的长度,组员可以给他出主意,然后拿回去一起测量,看哪个小组量的准,估得也准,就能赢得奖品。生估计,测量。

(课件出示物品的准确长度)

四、借助故事,检测知识

师:有一天,蟋蟀和蝈蝈两个好朋友进行跳远比赛,跳完了之后,他俩都认为自己赢了,请你来当小裁判,看看到底谁跳得远。(课件:用断尺测量的练习)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请用今天学习的知识,从你家里找几件物体测量一下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是通过认识1厘米—感知1厘米—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三个环节来让学生建立了1厘米的表象,然后又让学生充分认识了5厘米,测量了10厘米的长度,这也是为了让学生在估计物体的长度时有自己的依据,不胡乱猜测,通过游戏环节我觉得这一目标达成的不错。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从而对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如果时间允许,建议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动手测量,那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认识水教案6篇

认识鼓教案模板8篇

认识1到5的教案精选8篇

认识数字零中班教案6篇

认识分的教案参考5篇

小班数学1到10的认识教案最新7篇

数学1—10的认识教案参考5篇

认识蝉教案模板5篇

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篇

认识蝉教案最新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070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