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观看完一部影片后,肯定有很多感触,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记录自己的感悟,下面是28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新喜剧之王观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1
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新《喜剧之王》。这个女孩儿叫如梦,她曾经单纯的相信了每一个人。不管是只让他演跑龙套的导演,还是她的男朋友可他们都骗了她。
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演员。可他的父亲不同意,等他长大了也顶多是个替身演员而已。在他做着演员梦时,她男朋友鼓励了她,也欺骗了她。他假装是自己有一个新项目要启动,而启动资金却需要20万。为了这个大骗子如梦每天起早贪黑送外卖,其他空闲时间才全部用在了演戏上,虽然他只是个跑龙套,但还是觉得他十分努力。等到最后攒够了钱,却意外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她男朋友是骗她的!但她依然坚强,坚强地当一名跑龙套。
终于,有一天,一名大导演请她去西安拍戏,可当时的她已经被风波磨平了意志,只想过安逸的生活。开了家网店,过得也不错,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同意了,一怒之下,父亲将自己赶出家门,也在所不惜。
五年后,她毫无悬念的拿到了最佳女主角。这部《新喜剧之王》告诉我。有梦想就绝对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我曾经听妈妈说过:“很努力,有可能会成功,但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成功!”是啊,可能你努力了,但是没成功,起码你努力过,也可以作为一个成长的纪念,至少不会遗憾。如果你可如果你不努力,曾经的梦想变成了今天的白日梦,整天只是为了钱去工作,去生活,你会感觉生活就像一个牢笼,禁锢住了自己的灵魂,而不能将它放出来自由的飞翔。是啊,成功路上有许多坎坷,但是坚定自我,坚守梦想,就一定会有回报。像电影中的如梦,她被欺骗过的辱骂过,被拒绝过,也被嘲笑过。她受的委屈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受的委屈十倍的多得多!可她仍然在努力,因为她坚信她总有一天会成功。而我们这些本该是最为坚强的小学生,心却像玻璃一样脆弱,一碰就碎,甚至一说就哭,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表达,而不是一种要挟父母、老师、同学的利器。
所以我们坚信:有努力的地方就会有彩虹,努力吧!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2
我们正是青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即使在实现自己的梦想道路上不能一帆风顺,但也要坚持下去。这才是人生。接下来我将为你们讲述戏剧之王—周星驰的故事。
香港电影艺人周星驰是一位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喜剧演员。20xx年,他成功转型,当起了导演。如今,周星驰与成龙,周润发并称为“双周一成”,被视为香港电影的票房的保证。周星驰以无厘头的的表演方式出名,被影迷,媒体称为“喜剧之王”,而他本人也成了喜剧的代言词。
电影《喜剧之王》是周星驰的自传式电影。几乎所有的影迷在说到这部电影时,都会讲到一点—它将悲剧与喜剧融合在一起,让你在笑的同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落泪。这被认为是喜剧的最高境界。
影片中最能打动人的是周星驰的那股真诚。在这部剧中,周星驰饰演了一个很认真的临时演员—严格的说,只是一个跑龙套的。虽然如此,他总是抱着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研读,显得格外敬业。
每天,这个跑龙套的都在片场寻找机会,希望能在摄像机前过瘾,只要有一份盒饭吃就心满意足。他想法单纯,但却又着执着的信念:只要有一口饭吃,就要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他努力争取每一次演出的机会,一次一次的失败,甚至一次一次的被他人羞辱,但他从不放弃,永远都对别人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当别人讥笑他时,当别人把他看作一个跑龙套的并在前面加一个“死”字,他仍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执著的向他们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既然别人不给他演戏的机会,这个跑龙套的就努力为自己创造机会。虽然始终不得志,但醉心戏剧的他从未放弃寻找机会,后来终于得以在街坊开设了戏剧训练班。这就是希望,在心中有一盏永远不灭的灯。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使得他从不轻言放弃。
当著名的女明星杜鹃儿请这个跑龙套的配合他排练时,入戏极深生的他拖着鼻涕的动情地说道:“鹃儿,我这辈子已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这一句戏中之言,却是周星驰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成名之前,周星驰的境遇是悲苦的,没有钱,也没有殷实的家境,得不到人们的尊重,整天为了一盒盒饭奔波。他把这些心酸都拍进的这部电影中。
段周星驰的执着是单纯的、坚强的。就好比他所扮演的那个跑龙套的,只要导演没有喊“卡”,也要继续演下去。
每个人都有梦想,并且都在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当我们身处魔种困境时,不能轻言放弃。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3
再一次重温星爷的《喜剧之王》,呵呵,综合现在的种种,的确颇多感受。
奋斗,努力,是星爷在片头就告诉我们的,每一个人都明白奋斗努力的重要性,但是能真真正正做到的却是不多。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自己坚持的路,但是很少有能能将自己的天赋用在自己的坚持上,太多太多的阻碍,流言蜚语,周围人的不理解,所爱之人的阻挠,最终都很可能扼杀掉你那独特的天赋。
至少,这一点上,喜剧之王里的星爷没有,他没有至爱之人的阻挠,没有所爱之人的不理解,周围的人,大多都是陌路客,他承受着流言,承受着冷眼,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他只是一个演员。
每一个人的定位却也不尽相同,我们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演员,只不过演技稍显青涩罢了。跑龙套的,社会底层的,前途迷茫的,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他人的愿望和信念,命运的神奇就在乎,相信它的人无法战胜它,不相信它的人,却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太多太多,言不能尽!
人生这一条路,太过平凡,注定无人铭记。太过辉煌,又背负太多,无法幸福拥有。其实想想,每一个人生来都只是单纯的希望能幸福的走完这一辈子罢了,但是如何幸福呢?
幸福,是一个沉重而美好,向往但却同时畏惧的字眼,幸福,终需要太多铺垫。我不是感慨,而是缅怀,缅怀一些离开的,分开的,放手的,丢弃的幸福。
“不去上班,你养我啊?”
“我养你啊!”
“你先顾好自己吧,傻蛋!”
电影里,张柏芝说完那句之后,在的士上哭了很久很久,爱情,太多太多的承诺,如无法兑现,便是太多太多的伤痛。爱一个人,很容易。但是能为所爱之人付出,为一句承诺坚守一辈子,养你一辈子的人能有多少呢?我不是不想承诺,而是不敢,诺言,太重,现在的我背负不起,但是我愿意为你背负这份诺言的重量,我愿为了我爱的人,背负一辈子的重量。
不知何故,再一次想起了韩国的一个广告,“爱情,养不活我们!”那一句,至今深深烙在心底,爱情,能养活什么呢?什么都不能,所以,别怪现在的女生太势利,她们只是不想受伤,不想被养不活人的爱情再一次伤害。
命运,再一次提起这个词汇,我不是个相信命运的人,在我的认知中,命运是失败者失败之后对结局的一种解释,他们无法相信自己失败了,输了,他们总是有很多理由,这便是命运。
星爷最终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从一开始就不相信所谓的命运,一个跑龙套的又怎么了,人生充满了变数,能有期待和努力的方向,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最后的最后,我送给大家一句,我最近生活中所感悟出的一句哲语!
“如果,我们今天都过得不快乐,那又有什么资格去祈求明天的幸福?”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4
今年春节档的电影一个都没看,从《新喜剧之王》开始一部一部开始看。
网上很多评价这部电影讲老梗、卖情怀、炒冷饭,但是我觉得是老梗讲出新故事、情怀卖出新感觉、冷饭炒出新味道。电影主线是一个小人物的励志故事,但是中间的内容还是很不错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广东男友骗感情以及梦姐在选拔赛演绎这一段被骗的经历并添加了自己后来的修改,真的觉得很棒棒了。从头到尾投入地看更是有笑又有泪,部分有点浮夸的表现我觉得也是周星驰电影的一个特点。对于一个自己一人捧着手机看电影喜剧不太会笑悲剧不太会哭的人,这部电影成功赚到了我的笑声和眼泪,给好评。虽然这不应该作为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但是我确确实实被剧情带入了,也存在我的欣赏水平不咋地的可能。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一些刻意的表演很有意思。如梦,如有梦想,就要大胆的去追求,虽然演员的道路很难走通,但只要努力,付出,对得起自己,开心就好,至于成功与否,那是命运的安排。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说去吧。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5
我觉得挺不错的。
最大的败笔,也许是蛮多的、显眼的广告植入,碍眼。
本来,靠周星驰这块金字招牌,靠票房取胜,赚个盆满钵满就好,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因为这些蝇头小利(可能也不小)而自毁作品?就这一点,还是比较失望的。显得商业铜臭了,而非艺术家。
但是总体而言,片子我觉得不错。不敢苟同风闻。而且也没觉得是炒冷饭。有些细节处、特写处,演技蛮好的。
歌配得也蛮好的。感觉周星驰的电影歌曲也都还不错的,可见史蒂芬周确实是比较追求完美,而且感觉事无巨细他都要过问把关,感觉,不知事实如何。歌的曲怎么觉得跟谭校长的《万能的你》很像?
父母对子女的情感刻画很真实很到位,点赞。
娱乐圈下作肮脏,貌似影射不少?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6
实话说,这几年,几乎每个失眠的夜晚都是靠周星驰的电影救济的,喜剧这么多,能让我笑着笑着哭出来的,只有星爷的影片能做得到,当然我不是吹捧自己是牛逼的观众,真实的体验罢了。
今晚和同事们一起看了《新喜剧之王》,小山城里只有两家小影院,一家已经下架了,另一家安排的时间档都在下午,场次只剩三场。再翻看了影评,各种失望席卷而来,然而工作再忙也还是想去看下,不为谁,只为是星爷拍的。
电影看完了,同事顺车送我回家,在车上,我和同事说:“你知道吗?星爷和姜文导演的电影都有个共同点——曲高和寡,不是观众智商跟不上,而是情感体验的虚无。你没经历过的事,你就不会有感触,情感上就没有共鸣。”
电影里,龙套如梦成名的转折点在于一场戏,那场戏来源于如梦生活的真实:她发现被男友骗了,当如梦发现这个唯一牵引着她坚持演员之梦的稻草,居然还是一颗空心草杆子时,内心瞬间崩塌,这也许就是很多观众可能不理解的桥段——为什么知道被骗了还给他钱?这种万念俱灰胜过多少歇斯里底的谩骂与嘶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吧!
当放下一切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的如梦在马克(王宝强饰演)的鼓动下,重新燃气演员之梦的火苗。在面试周星驰的选角时,她把当面揭穿男友并与其对峙的桥段表演了出来,她既演绎出了真实的自己,又把自己的角色做了稍加修改(她的真实经历是受挫,屈服于现实;而她演绎出来的版本,则是把骗子狠狠暴揍了一顿)。这其实是她把过去那个任人宰割任人践踏的自己撕裂了,人格真正强有力的站立起来了。观看到此时,我内心的那个强有力的共鸣点被点燃了:有时候,可能就需要从别人身上看到这股力,你才会发现,生活再难,你也应该可以找到继续下去的勇气——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即视感。
命运、底层、无力,但又乐观。这是我对《新喜剧之王》呈现出来的感受,整部片子都在讲述着真实的底层感受,只不过用了浮夸的表现手段,点缀了些星爷经典的无厘头,唯有最后的成名是一种不真实的理想。但谁又不喜欢大团圆收场呢?电影大多都是梦啊,所以才有观众看呀!
而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观众看完不买账,只能说星爷的立足点太真实,角度站的太小众,能产生共鸣点的人太少。有人笑着说:这年头谁还谈梦想?都是谈钱,谈爱,或者谈权,要么来个英雄主义。飞升成仙的上神,一夜暴富的土豪,救民于水火的英雄,飞檐走壁的超人,一路波折又花好月圆收场的爱情故事……人们越来越喜爱这些虚无缥缈的故事,其实忘了人们自己才是那个如梦,还没觉醒的如梦。
等哪一天觉醒了,也许你也会发现,星爷只不过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的你,我们只不过是把自己的悲剧演成了喜剧,还不自知罢了!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7
近日,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电影院,观看了《新喜剧之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周星驰,大意是:一位名叫如梦的演员梦想成为知名的演员,但她只是个跑龙套的。虽然如梦在表演中受了不少苦,但是由于她十分坚强,坚持不懈,然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最终实现了她的梦想。其中最好笑的是如梦的爸爸,表面上冷漠无情,可在背后却为她默默付出了许多。比如:当如梦要订票去北京参加电影的角色竞选时,他知道后立刻给如梦订了机票,还是头等舱呢!他虽然跟如梦说不要回家了,但又说:“拿家里的钥匙了吗?”真是一个有趣的好爸爸。
如梦人生的道路上吃了许多苦,才换来了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值得的。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坚持就是胜利。虽然努力了不一定那么快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一次,我和好朋友陈欣怡比赛跑步,有好几次我都败下阵来,我和妈妈说,我想要多加练习,超过陈欣怡。妈妈同意了。正好要放暑假了,我利用这个时间练习跑步。开学了,我找陈欣怡进行跑步比赛,一连三局我都赢了,陈欣怡佩服的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和如梦都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它是甜甜的,蜜蜜的,舒服的,令人感到心旷神怡的。
新喜剧之王观后感篇8
如果说什么电影最打动人,我想应该是抒写真实人生的电影,因为这类电影最真诚,所以最动人,《喜剧之王》无疑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1999年,世纪之末,周星驰推出了他自导自演的电影《喜剧之王》,记得我上初中时就看过,当时觉得一般。但随着我的成长,越来越认识到电影里的人生蕴含着一种可贵的精神。正巧学校举办读书观影征文活动,我就以观后感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部影片的理解。
记得影片一开头,主人公走到海边冲着茫茫大海喊出“努力,奋斗”,然后轻轻转过身走出镜头。当看到这样的开头,我就隐隐觉得这部影片与周星驰以往的无厘头风格不同。影片的主人公叫尹天仇,是一个跑龙套的临时演员,平时多数时间在社区福利院做杂务。他热爱表演,一心想成为一名演员,却屡遭别人的冷眼和嘲笑,但仍坚持理想。影片主要表现的就是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艰辛奋斗历程。虽然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喜剧路线,但观众的笑中往往带着唏嘘与悲伤。
执着与单纯
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样的镜头:跑龙套的尹天仇总是怀揣着一本俄国喜剧大师斯坦尼福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身修养》。这种戏剧性的反差时常令我发笑,但这笑中带着感动。诚然,天仇未必能看懂这本书,但是他之所以时常手不释卷的将它带在身边,就是因为他对表演的执着。
天仇对表演执着的例子在电影里举不胜举。
看过的朋友,还记得那两场桥段吗,当天仇第二次去找那个片场助理sunny,说演什么都行,不要钱都行,只要有个便当;另一场,娟姐告诉他让他做男主角,问他有没有问题,他说:“是不是每天都可以有便当吃?”多么单纯的想法。天仇是真的喜欢表演,只要有口饭吃,就要坚持表演,执着梦想。
其实执着往往是伴着单纯的,之所以执着是因为单纯的喜欢。
卑微与自尊
“屎,我是一坨屎。命比蚊便宜,你开奔驰,我挖鼻屎。自知死也再难移。”当听到这首影片插曲的时候感觉真的很心酸,尤其是那句“自知死也再难移。”尹天仇是个勇敢的人,很少有人敢用本就少的可怜的底本,来搏自己那看来几乎不可能的梦想。但其实无论天仇怎么执着于表演,甚至于他的演技多么出神入化,他都是个卑微的小人物,总是被人任意的奚落与践踏,这仿佛是他的宿命。记得影片开头部分,天仇为争取一个跑龙套的机会,给助理sunny表演紧张的表情。说实话天仇的表演很到位,但最后sunny还是不屑地一扒拉天仇的头让他滚一边去。其实sunny一开始就不准备给天仇机会,只是带着调侃的心态愚弄一下这个卑微的小人物。天仇几乎每次表演都被“不厌其烦”的这样奚落。
记得天仇第一次见到坐台小姐柳飘飘时,被飘飘露骨的嘲笑为“死跑龙套的”,但天仇却总是正经的回应说:“其实我是一名演员。”在多次遭飘飘嘲笑后,他也有他的情绪,他说了一句:“其实你们出来卖的,如果懂得尊重一下别人,那别人……”但这话还没说完,就被飘飘打断了。其实小人物就是这样,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在自尊受到伤害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以伤害别人的方式寻求心态上的平衡。“其实我是一名演员”,天仇的这句口头禅乍一听很有喜感,而谁又能体会天仇这句话背后因为别人嘲笑自己梦想的心碎呢?这句口头禅是天仇在屡遭侮辱后,变成了天仇维护自尊的最后防线。当然,天仇始终是善良的,当飘飘愤怒的站起来说:“你说什么?”时,他立即说:“对不起。”
理想与人生
人们可以嘲笑一切,但你不能嘲笑你自己,更不能嘲笑梦想。
在天仇心中,表演不是工作,而是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天仇视表演为生命,“其实我是一个演员”,其实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追问:面对残酷的现实,我能否坚持理想。正是这样的叩问,是天仇坚守表演的信念。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天仇和飘飘并肩坐在沙滩上看海。夜已经很深了,四周漆黑一片。飘飘叹了一口气说:“你瞧,多黑啊,什么也看不到……”。天仇顿了一下说:“也不是啊,天亮了就会很美!”影片中的这段话隐喻了天仇对理想顽石般的信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天仇的坚持、信念让人感动,人生往往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选择才成就了不一样的结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娟姐告诉天仇他不能出演男主角时,他极为沮丧,甚至连剧本也差点扯破,看着失落的天仇坐在大雨中迷茫无助叫人好不难过。但是随之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片场当场务的达叔其实是卧底警察,达叔要天仇协助破案,于是天仇得到了一个在现实中表演的机会,并且这一次不是跑龙套而是男主角。至今记得卧底警察达叔自曝身份时说的话:我其实是卧底,不信啊。我比那些所谓的演员更加专业、更加高尚、更有技巧。因为我每天的生活都在演戏,虽然我没有剧本,但我绝不会ng,因为我一ng就可能连命都丢了,我才应该赢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是啊,世界上真正的演员往往不是学院派的,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表演我们自己的人生。多年之后,我似乎才有些懂了,其实尹天仇的理想不一定是成为演员,而是去抒写自己忠于表演的人生。
有人说真正的喜剧就是悲剧,一部喜剧如果能让人笑着流泪,那么他就是喜剧之王。之前对这句话有些懵懂,但当我看过《喜剧之王》的海报时,我懂了。海报上的尹天仇面对着太阳,微笑着,流着泪。
?喜剧之王》是一部无论是周星驰本人还是观众都很感动的电影,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导演拍了他自己、演员表演了他自己。人们总是看到影星表面的光鲜,试问周星驰曾经跑龙套多年的往事又有谁知晓。周星驰在这部电影里把小人物尹天仇为梦想奋斗的辛酸,以及对“我是一个演员”信念的执着塑造得淋漓尽致。
看过影片的我不由沉思,问问自己,大二的我是否还走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路上?是否还记得入学时的激昂斗志?
最后,我似乎明白了任何伟大都是从执着的追求、单纯的喜欢中诞生的,任何成功都是经历了漫长的默默无闻甚至卑微的岁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