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记录生活的笔记本,让我们的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优秀的作文是展示个人观点和主张的机会,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与元宵的作文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与元宵的作文篇1
盼望已久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我们全家如期来到了豫园灯会。还在园外时,就已闻得凤箫声动,鼓乐喧天。小路两旁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家家店门口张灯结彩。九曲桥附近更是花市灯如昼。
我们随着人流比肩接踵地向着“阳光”挤去。行不多久,只见玉壶光转,鱼龙舞动,下面的人们个个伸脖仰望:有的眉头紧锁;有的捋着胡子;有的抓耳挠腮,若有所思;有的低头找度娘;还有的拍着大腿说“有了!”
看着大家如此兴致勃勃地猜着灯谜,我也跃跃欲试起来。我来到一个精致的“玉壶”下,上面写着: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
哎?这……会是什么?怎么撑伞还没有人?苦思冥想了好久,然后我也变成了抓耳挠腮的一员。唉,算了,还是先找找其他感兴趣的灯谜吧!我转过头,又把周围的几个“鱼龙”看了一遍,似乎都挺难的。好吧,还是趁我的脑汁在被绞干之前,去找回我的“玉壶”吧。
我又把“玉壶”的谜面,仔仔细细地读了一边,愁眉莫展中,无意间瞥见了不远处“西湖藕粉”的广告牌。上面画着接天的莲叶。“莲叶……藕……对呀!莲叶不就像是莲藕的伞吗?”带着这个灵感,我又琢磨了前面几句:莲藕,中通外直,切开看确实都是洞呀,而且很像马蜂窝!对,没错,就是莲藕!“我猜出来了,是莲藕!是莲藕!”我一边指着“玉壶”一边不禁大声叫了起来。周围的“丈二们”如醍醐灌顶一般“哦……”了起来,有的还为我竖起了大拇指。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体验过这次猜灯谜后,于我,便有了新的解读——“她”是谜底,“那人”也是谜底,而蓦然回首望见的便是那“西湖藕粉”的广告牌了。
豁然开朗的感觉实在美妙。带着这份美妙的心情,我们离开了东风夜放花千树般的豫园灯会。但离不开的是我对元宵节的眷恋与期盼。
与元宵的作文篇2
元宵节顾名思义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团圆的节日。在元宵节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看元宵晚会……
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是中国的传统,代表全家人团团圆圆,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那气氛是热闹而欢乐的。看,奶奶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无比开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换盏,喝的兴致正浓;小妹高兴地不知所措;妈妈和老婶也忘记了做饭的疲劳,沉浸在了欢乐之中;我也望着一家人那兴奋、欢乐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节的夜晚,人们吃完饭,纷纷都出来看花灯、放烟花、炮竹、一起赏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满是花灯,各种各样的灯聚在一起五彩缤纷的。在看灯是,又有许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纪念,把一盏盏花灯耳朵特点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满是烟花,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有五颜六色合在一起的,还有紫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绿色的……多种多样的烟花,有些人出来再远处看烟花是非常漂亮、美丽的,如果在近处看烟花又会有你不一样的景象,是非常壮观的,非常完美的。还有一些在放烟花的,“轰隆”一声一个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了天空,“扑通”一下开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开,又迅速地凋谢一般。在大街上,还有许多商贩在卖东西,有卖烟花、爆竹的;有卖糖葫芦、烧烤的;还有卖各种款式灯笼的,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人们都聚在一起,脸上都绽放着笑容。
看完灯之后,人们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会,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会,一家人子啊一起讨论着哪个节目好,哪个节目不好,还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说出来,其乐融融。
元宵节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乐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地都快乐啊!
与元宵的作文篇3
今天早上,我从床上起来,穿好了衣服,之后又去洗脸刷牙。
我伸了一个大懒腰,向阴台走去,看见一片蒙蒙大雾,树的枝上落满了雪白的白雪,真美丽!
“呀!今天是元宵节!”我说。
很快就到了中午了,我和妈妈爸爸吃汤圆,有的是黑芝麻的,有的是花生的,还有的是玉米味的,真好吃。
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广场猜灯迷,灯上面写着的字真有趣。
我猜了十一个,妈妈猜了十个,爸爸猜了十三个,究竟答案对不对,我们也没找到兑奖的叔叔和阿姨。
晚上,我和爸爸去看美丽又多彩的花灯笼。
灯笼上有的画着老鼠和黄牛、老虎和兔子的、火龙和巳蛇的、午马和未羊的、申猴酉鸡的、戌狗和亥猪的,有的画着大城堡的。还有的画着盛开的荷花,上面坐着两个小娃娃。真是五颜六色的。
我们又去了体育场,那里有两百多个红色的尖顶的小房子。我们去了一家店,吃了羊肉串、烤鸡翅、臭豆腐、烤鱿鱼。我又玩了《九曲黄河阵》,人真多。
这真是一个热闹的元宵节。
与元宵的作文篇4
元宵节曾经深深吸引我的,倒不是热乎香甜的汤圆,而是那些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近乎晕眩的舞龙舞狮和彩灯,我也仅仅有一次真正感受到元宵的闹。
这份记忆当然要属于乡村和童年。那还是元宵节的前两天,奶奶带着我出去串门。老人们一聚起来总是有话说,我就被允许在那家人的院子里到处看看。村子里的人家喜欢在房子旁砌上或小或长的屋子,我透过窗户看见里头泛着橙色的灯光,还有彩色的什么,只可惜玻璃太模糊。进去看看吧,不过不能乱碰哦。那家主人对我说。我一边想着是什么这么神秘,一边推开门进了屋。如今那景象在我脑海里如同梦境一般,我记不太真切我说了什么,那屋子是不是真的如我印象中的长,但我记得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用纸糊成的彩灯,有的挂着,有的放在桌椅上;有鱼形的,球样的,有元宝、灯笼、蝙蝠……我一路往屋里走,在一盏鱼形的灯前停住了:它是在一个用吸住条架成的鱼的模型上用米糊糊上了不同颜色的纸做成的;鱼嘴用红纸裹住,眼睛是用类似纽扣的东西缝上的,鱼身金色比较多,还被勾上了彩色的鳞片,底下露出来的竹条上迷糊还没干。屋子里头灯下的老奶奶借着灯光把竹条削得细长。原来这些彩灯都是她的杰作。屋子被橙色的光笼着,洒在彩灯暖暖的颜色上,我恨不得马上将它们全点上,那样它们就有了生命。于是心里就只盼着元宵这天快点来。
终于,这天晚饭后爷爷带我来到了舞狮的地点,那是一家人的坪上。从爷爷那里知道每年舞狮都会在一户人家门前进行,只要有宽敞的坪地就行。舞龙舞狮的人还没来,那儿就已经满是人在走动。大婶大伯们手里都捧着花生瓜子,见着我就会塞一点过来,不久我的小口袋就撑起来了。天泛着冷冷的蓝色,但随着咚咚的锣鼓声和坪地里红色狮龙的颤抖,天地间刹那间就暖了。孩子们开始叫着、喊着,还有的扔手上的刮炮。一个小男孩扔了一个在我脚下,吓得我往后直跳。爷爷干脆让我骑在肩上,这样我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
那两头狮子像喝醉了一般,沿着场地周围摇摇摆摆地走过来。起初走得有些像猫步,并不显得多威武;等人都围好了,一头狮子开始猛地眨眼,由于睫毛被做得老长,都齐刷刷地抖动。它神气地晃了晃头,鬃毛也跟着一扬,泛着金色的亮光。另一头也不示弱,扑腾着向前一跃,张了张嘴露出里面的鲜红色。一个绣球抛过来,它们仿佛是酒醒了,争着去抢但也不那么急促,总要放慢动作来把技艺展示尽。一头狮子向前一扑,另一头便敏捷地向后一退。接着头顶着头摇晃,眨着眼,嘴一张一合,像是互相在嘲笑。经过人群时偶尔会把头探过来吓吓孩子,不过大多数孩子都笑个不停。我看得入迷,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鼓掌,但观众中会总会有人叫好,我就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这边的舞狮已经让人看得不想走开了,那边舞龙的也变换着各种姿势,追着球一圈一圈,加上拿彩球的人都翻几个跟斗,地上鞭炮的烟雾还没消散,我们一个个,连同狮子、龙都成了腾云驾雾的仙物,一起沉浸在这传统节日的欢乐中了。
天晚了,我实在禁不住瞌睡,爷爷背着我往回走。我眯着眼睛往回看,发现一队如长龙般的灯火正沿着小路蜿蜒移动。难道是谁把银河请到了人间?噢!那一定是那位老奶奶做的彩灯被点起了,乡亲们举着在村里走。爷爷说:那些彩灯会经过很多人家,驱走邪气,是对新年的祝福……
以后的岁月里,我再没过过那样的元宵节。起初还看到过舞龙舞狮的表演,只是已没有了那花生瓜子,没有了那手工的彩灯,没有了那传统的热闹。之后也就是速冻汤圆一下锅,一个个冒着热气躺在碗里作为元宵节的标签,除此之外,再没有与平常日子不同的。
元宵节什么时候还能如那般闹腾呢?
与元宵的作文篇5
今天是元宵节,文峰广场和塔山公园的北大门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将举行“金佰汇”杯首届“闹元宵,猜灯谜”活动。
我和姑姑,姑父1:40分就到了文峰广场的北大门,这儿已经是人山人海。大门上挂着漂亮的红艳艳的的大灯笼,透着喜庆,热闹极了!
这时,一个叔叔抱着一大捆横幅匆匆忙忙地跑进人堆中,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横幅一幅一幅地挂起来。原来这些就是谜题了。我埋头思考谜题“丢掉一撇”这一题。丢字去掉了一撇是什么字呢?丢掉了一撇,不就是去字吗?来去的去。对,一定是去。
我跑到领票处领票,对一位阿姨说:“×××号,丢掉一撇是不是去字”。阿姨翻了一下答案,说:“对,是去字。”阿姨说完递给我一张“闹元宵猜灯谜”的.领奖票。
后来我又猜出了几个,可是等我到领票处,那几个已经被记号笔划掉了。其它的都好难,我只好去塔山公园北大门。
这儿都是难题,我看到一道地名题:两个胖子,哈!这题我知道,是合肥。正在这个时候,那个拿记号笔的伯伯把“两个胖子”这题给划了。原来刚刚有人答过了。
这次猜灯谜,虽然只得到一张领奖票,但我还是很高兴,我希望以后每年都举办这样的活动。
与元宵的作文篇6
吃元宵、看花灯是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这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收拾好吃完饭就乖乖去做作业了,很快我的作业就做完了,下午和爸爸在家看电视,爸爸提议晚上去城墙看灯会,我高兴的答应了。一到晚上,我和爸爸就来到了城墙上赏花灯。
还没上城墙,这宏大的场面就把我给吓住了。这里人山人海,个个都是摩肩接踵。有的高举着照相机,有的津津有味赏着灯,有的迫不及待地挤开人群……花灯更是气势宏大:几条小龙伏在城墙上,六条大龙怒张大嘴腾飞在空中,两边各一条龙盘在柱子上,中间一条盘龙高高在上,龙灯通体透亮,为活灵活现的神龙有添加了一份色彩,金光四射。我不禁好奇极了:“这么大的龙灯要用多少灯,多少电呀?”爸爸不屑一顾地说:“这儿用的是节能灯,越用越亮。”
登上城墙,进入眼帘的是陕北剪纸。妈妈在一旁剪着纸,孩子高兴地手舞足蹈;他们的身后是剪出来的火红的龙,神采飞扬。向前走花花绿绿的衣服纤细的手指,是什么呢?对,就是靓丽的皮影!它们有的神采奕奕,有的趾高气扬,有的美丽秀气……各个是栩栩如生。你再看,这五彩缤纷的马勺,绿的,紫的,红的,黄的。瞧,这身穿盔甲的勇士,每个人的手上都拿着利器,神情骄傲,好似刚打完胜仗,又似准备出击
接着,我又领会了孔子、秦始皇、自由女神雕像、比萨斜塔、狮头鱼身像……
今年的灯会让我开阔眼界,学到了新的知识。我期待着下一个元宵节美丽的花灯,希望把“元宵节赏花灯”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去!
与元宵的作文篇7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在水街开幕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地去观看。
到了那里,一眼就看到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爸爸急忙买完票,我们就被拥拥挤挤的人群推进了会场。
进入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龙腾飞”灯,用精美的瓷器雕制而成。无数的盘子和勺子,层层叠叠依偎着,拼成曲折蜿蜒的巨大身躯。色彩斑斓的酒杯拼雕成栩栩如生的龙头,还装着龙须,微风吹来,龙须还在微微摆动。突然,灯光闪亮,晶莹透明的巨龙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下,气势磅礡、十分壮观。
那边是用无数张蝶片拼雕成的“凤凰”灯,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绚丽多彩。再向前走,一幅幅灯展,都光彩照人,令人陶醉。左边是“科普航空航天”灯,右边是“金兔送福”灯。前面是“鹤舞鹿鸣”灯,后面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灯。这边是“九龙击鼓”灯,那边是“龙凤呈祥”灯。大的是“全家福”灯,中的是“孔雀”灯,小的是“蝴蝶”灯。抬头看,通道半空,群星璀璨,密密麻麻,红、黄、紫灯连成一片。通道旁,赤、橙、白灯,连绵不断、光彩闪烁。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一幅幅灯展都体现出人们奇思妙想的创作,构建起红红火火的元宵灯会,一切都美不胜收。
在灯会上,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举着小灯笼像鱼儿一样在人海中钻来钻去欢呼雀跃。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像玉盘一样挂在天上。地面上,空气夹带着未退尽的寒气。人们觉得非常凉爽,意更浓,情更深,井然有序地畅游灯会。
我们观灯结束时,入口处仍然陆续不绝、车水马龙。元宵灯会真是热闹非凡。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元宵灯会是人的海洋,是灯的海洋,更是欢乐的海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