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作文大全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5篇

写心得体会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反映出来,通过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向同事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经验,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践行核心价值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5篇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魂有所依,才能落地生 根;魂有所寄,才能精神变物质。近日学校开展了学习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可提炼为:忠诚教育、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正对待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崇尚科学精神,诚实守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反映当代教师与教育事业、教育对象、肩负责任、自身要求、治学态度等方面关系最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国教师的优良传统、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价值追求的统一。其中,忠诚教育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关爱学生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为人师表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严谨治学是教师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将忠诚列于首位,这是由教育在党的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规定:教师要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只有做到了忠诚,才会有事业上的敬业精神,静下心去教师育人,做优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忠诚教育事业首先需要奉献。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这是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的话。其实教师这个行业就象那默默奉献的绿叶,学生就像那含苞欲放的花朵,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美丽。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关爱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尊重、理解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宽容相对;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关注孩子的生活、爱好和习性??走进孩子的心灵,跟孩子的心灵亲密接触。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这一职责可以更集中地概括为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要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所有学校来说,教学都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为人师表作为一种教师职业德性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人格完满,就要不断的加强自我修养: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其次,要做到胸怀磊落,谦虚诚实,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再次,教师还应当做到仪表端庄,服饰适当,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谈吐优雅。

严谨治学,就是治学一心一意,就是治学鞠躬尽瘁!是一种对教学的钻研,一种对教育的执着,它是在自觉意识形态下逐渐形成的。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掌握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一名严谨治学的教师必备思想和品质之一。认真细致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做到诲人不倦是严谨治学的又一重要内容。勤学、勤思、勤动笔,努力让自己成为严谨治学的好教师吧! 学习了教师核心价值观,为自己的教学道路更加指明了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好好教书育人吧,力争无愧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更无愧于学生!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篇2

第一心得范文网最近发表了名为《2024年预备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文章,感觉写的不错,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第一心得范文网,为了大家阅读方便。

爱的党组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 12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12个词,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清晰易记。每个人牢记这24个字,努力践行,为国家改革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复兴铸魂。这24个字,概括了民族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成为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所应遵循的普遍共识。中国,正在踏实迈出强大的步伐。

在国家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有两个百年目标:一、在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它是政治梦、经济梦、文化梦、社会梦、生态梦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在严峻的国际背景及国内形势下要实现中国梦这一国人共同理想,我们须做到: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在当代社会层面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极其重要。在个人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方面提炼得非常全面,包含了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这四个方面的实现,是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价值导向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作为公民应该践行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全体公民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爱国”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和必备的道德品格。“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8个字对我们每个人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所从事职业的尊重代表着一种对于个人价值的追求,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才可能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也为自己创造未来。正是因为热爱,才能做到奉献。守德、重信谁都渴望、认同,但为什么许多人不去做呢?都在担心社会风气滑坡,为什么不愿意从我做起呢?一定程度上,说明价值观在制度层面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2024年预备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是篇好文章,讲的是关于国家、社会、中国、层面、实现、目标、爱国、公民等方面的内容,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篇3

十八大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聚精汇力,同心同德去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需要我们领导干部走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和建设成就,要让群众懂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考验领导干部的执政力,考验领导干部与群众的亲合力,充分发挥宏观的主导和驾驭作用。

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如果只是说一下大话空话,听起来好听,但没有实效,群众也是不会认可的。对于个人来说,说了做不到,就是失职的表现,也是违背社会主义价值的表现,严重了还是活用权力,存在腐败问题的。

领导干部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与方向。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党性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以进一步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要让领导干部敢于直面现实矛盾、重大问题或错误,并及时加以解决或纠正。此外,要应对严峻考验,自觉抵御国内外错误思潮、低俗风气、落后观念的侵蚀和影响,坚决反对四风,从而确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制健康运行。

领导干部身心俱入,真诚与群众交朋友,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真情为群众谋福利,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其他干部以及广大群众。领导干部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他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导向鲜明、影响特殊、作用突出,他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篇4

信仰和理想是非常重要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子贡问孔老夫子:怎样才能让一个国家安定、政治平稳?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也就是说,国家要有足够的兵力来保障安全,要让老百姓能够吃饱,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孔子认为在这几条中间,信仰是最重要的,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而信仰的力量则可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有机整合的多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利于更坚定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作为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要全面了解和学习先进、适于时代的价值体系,不断使自己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改变以往不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育人先育己教人先要强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实质,是我们学校各种工作及德育的标尺,是培养学生的航标。学习优秀学校和教师的先进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教师是关键。教育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有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标准。我们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实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培育自己的学术和人格魅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发挥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要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不仅要献身教育,而且必须正确、自觉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师还要注重渗透教育,以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心里素质去塑造新一代青年的人格。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还要把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法、为人处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传授给学生,更要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只有首先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德才兼备的做人样板,才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心里磁力,才会吸引他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

利用课堂主渠道教育作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成长,以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人。

我们基层教师及校长要树立育人责任,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建设的重要性,践行校园文化的任务中,做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者,自觉把育人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帮助他们心灵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从“做人、学习、生活”的基本小事做起,做到行为规范养成习惯等有较大的转变和提升,倡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学习和生活中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可指导自己的行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合作、独立思考的品格,做时代精神的践行者。如果只有思想教育而无具体措施和载体,容易形成说说重要、做做次要的局面,那么良好的文明习惯、优良传统及作风就不容易养成。在日常学习中,要强调对育人的影响,更要加强注重环境对成才的影响。社会主义价值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参与,学校教师特别是校长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的养成教育,教育也是逐步影响的过程,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基本任务。我们要树立一种观点:育人先立德,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个文明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

我们教师要牢牢树立育人责任,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建设、在校园践行的任务,做忠实的实践者和代??

人,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门课程、每一次讲授都有利于帮助他们从心灵深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目标、学榜样、重落实。

作为教育界的一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教育作出一份贡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8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践行核心价值心得篇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什么是我们的共同价值?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和各种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如何凝聚我们的价值共识?这个重大问题,无论是对于党和国家,还是对于社会和公民,都既是一种时代性课题,又是一种历史性考验。顺应时代需要,紧跟实践步伐,整合人民智慧,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把这24个字确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在全党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

着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价值目标,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乃至决定性作用。国家的价值目标,直接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公民个人的价值行为。因此,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确立什么样的国家价值,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首要问题。价值目标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国家有目标,社会才有遵循,人民才有希望,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国家价值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强烈的国家意识、浓郁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贯穿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条精神主线。国泰民安、国富民丰,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国家状态的企望;精忠报国、以身许国,表达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利益的奉献;国尔忘家、位卑未敢忘忧国,渗透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安危的忧思……如此等等具有深邃内涵和广袤张力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伴随着历史的步伐连绵不断,深深地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沧海横流,神州崛起。今天,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传承优秀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正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今天的中国,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继续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话,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认同的美好价值共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价值力量,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内涵。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先是富强的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把摆脱贫穷、实现富强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富强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警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时刻不忘历史教训,始终把注意力凝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上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是民主的国家。人民民主是我们党高扬的光辉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既是国家形态,又是国家形式。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国家民主,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确保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国家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国家民主意识的日益增强,不断启发人民的民主意识、培育人民的民主素质,为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目标而自觉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自然是文明的国家。国家的文明程度,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性质与方向,直接决定着国家能否给国民带来安全与幸福。国家文明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明,包括文明的国家制度、文明的国家形态、文明的国家行为;狭义文明,则是指文明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无疑,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建设现代文明国家所必须达到的价值目标。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以制度文明推进国家治理文明,通过国家的文明力量引导和涵养全社会的文明行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是和谐的国家。政通人和,历来是国家发展的最佳状态。社会和谐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直接目标。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以国家的力量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裂痕、倡导和谐共处、促进社会和谐,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国家力量。

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实践进程中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外化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发展战略,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魅力和广阔前景。

着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价值取向,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由一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链接起国家与国民个人,既是国家治理的行为基础,又是社会成员的行为依托。因此社会的价值取向,既深刻影响着国家的价值目标,又深刻影响着个人的价值行为。社会充满活力、健康有序,人民才能幸福,国家才有希望,这是无数事实所昭示的真谛。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一个风清气正、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自然会给个人带来愉悦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激励人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营造和谐社会关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一个是非不清、良莠不辨的社会环境,带来的一定是贪腐成风、盗贼猖獗、世风日下,给人们心头蒙上一层阴影。在我们今天的社会,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始终凝聚万众、催人奋进的话,那就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8个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自由的社会。自由,历来是人类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美好价值形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具有多么大的魅力;不自由,毋宁死,可见自由是多么珍贵!人类精神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则赋予自由以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明确把未来新社会定位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自由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确保公民自由权利,鼓励公民自由奋斗,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平等的社会。平等是人的最基本权利,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准则,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平等在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取向作用。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平等主要是指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平等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平等的社会机制和价值引导,保障公民个人既享有平等的权利,同时也保障每个人基于其社会贡献所要求得到的权利、利益和尊重。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公正的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最佳状态。古往今来,企求有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千百万人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古代人们面对不公平社会发出的朴素呐喊;铲除特权天下为公,是近代仁人志士面向不公平社会发出的战斗纲领。只有以全体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公平正义才成为一种可能。

今天,公平正义价值理念liuxue86.com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社会机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成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强大推力。公平正义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加快建立以权利公正、机会公正、规则公正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从而在更加公平正义的基点上造福全体人民。

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一定是法治的社会。法律是公众的意志,法治是社会的规则。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对公民个人行为起着巨大的保护作用,对一切违悖公民利益和公众意志的行为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今天,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加快法治中国建设步伐,已经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和迫切要求。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切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遵法守法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自觉的行为习惯,让人民群众在法治社会中享受到公平正义。

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实践进程中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外化为社会全面治理和全面进步,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依靠全体人民力量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全的共同家园。

着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凝聚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离不开无数个体人的活动。轻视人的个体价值、剥夺人的个体自由、扼杀人的个体创造,是一切存在着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特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为公民个人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现代国家,发育现代社会,离不开公民个人的能动实践和自由创造,更离不开公民个人良好价值理念的养成和价值行为的校正。

无数事实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理念,不仅直接决定着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效果,而且直接影响着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状态,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国家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注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确立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定位,而且要注重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相对于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来说,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更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和大众性;在广泛的社会领域深入开展涵养公民个人优良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不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爱国的公民。爱国主义是凝结民族力量的核心纽带,热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公民起码的价值遵循。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为着祖国的安危奔走呼号、抛洒热血,为着祖国的强大辛勤劳作、无私奉献,这是我们的祖国历尽苦难走向辉煌的最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让爱国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扬光大,使之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基础力量。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敬业的公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人生的价值,只有在平凡岗位上踏踏实实地敬业奉献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只有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才能达到。敬业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引导和激励每一个公民把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融化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辛勤劳动、扎实奉献,在辛勤劳动中创造幸福,在扎实奉献中实现梦想。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诚信的公民。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精神财富。一个人只有诚实,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只有守信,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一个公民用诚实守信共同维护。诚信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道德元素,通过每一个人对诚实守信的自觉坚守,共同建构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德支撑。

具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的公民,应当是友善的公民。忠厚传家久,积善有余庆,友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遗传基因。一个人,只有心怀坦荡、友好善良,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和社会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心情愉悦地生活和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其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在全社会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让友善成为净化社会风气、密切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强大道德力量。

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为和共同习惯,从而使每一个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集聚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做有价值的事演讲稿5篇

的价值演讲稿优质5篇

价值感的演讲稿优秀5篇

价值感的演讲稿精选5篇

有关价值作文7篇

人生与价值作文6篇

以价值为话题作文6篇

我的价值观作文7篇

践青春价值演讲稿8篇

的价值演讲稿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17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