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可以及时记录我们内心的感悟,心得体会使我们更容易接受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校本培训学习心得7篇,供大家参考。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1
通过一段时间的校本培训,感触颇多。培训内容中,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部分内容我的感受最深。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些都是师德师风的体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通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责任心,有道德心,有事业心,有耐心,有严父慈母心,才会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的,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岗爱业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尤其是很多班主任,他们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学生,这样的老师非常值得我学习。相比之下,自己有时觉得付出的还不够。 总之经过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完善自己。要坚定不移地热爱自己的教学事业。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 ,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1、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助,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面向所有学生。
2、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学生的钦佩,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以上是我培训所感。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将爱心洒向学生,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2
几天的校本培训,感触良多。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技术———过硬的专业知识。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才会受到学生的钦佩,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艺术———智慧的课堂技巧。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是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身教———良好的品质素养。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3
新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改实验的课堂上呈现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焕发了生命的活力。通过学习七年级数学校本培训,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由于老师对课程标准中教育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和模糊。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们该从什么出发去导入新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咨询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这就要求数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要从学生出发去导入新课,而不是从教材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总是先复习铺垫到了新知识的"前沿阵地",然后在新旧题的对比中很自然、顺理成章地进入新课教学。这种仅从教材知识体系,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看似设计严谨的导入,不仅难以马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的状态,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会到学习新知的`必要性。久而久之,极易激发学生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上盲目表扬好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需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与表扬奖励,使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信心。于是,课堂上出现"好"声一片,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也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便盲目地进行表扬奖励。由于教师理解上的偏差,认为课堂上不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奖励,就是与新的教育理念相违背。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对学生肯定了、表扬了、奖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其实表扬奖励也应有个"度",千万不可滥用。如果滥用表扬奖励,那么表扬奖励就会丧失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让学生"迷失自我"。
"做数学"与"说数学"谁更重要?
你做过的你记住了,你说过的却忘记了。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无论知识或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的活动。目前,许多课堂教学学生发言热烈,一节课学生都在抢着说,有的甚至不翻书本一下,笔不动一下,课堂热热闹闹,课后反馈却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堂上要讲究节奏,该动眼观察时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动脑思考时就给足时间安静思考,该动手时就给足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该动笔练习时就要求学生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有机结合,使课堂思看结合,说写结合,动静搭配,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期盼着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4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仍旧会"穿新鞋走老路"。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活"起来,把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多言堂"。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和"导"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纲";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强,教师应该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5
暑假期间在家研读了我校下发的校本培训手册,手册分为:教育篇、德育篇、教学篇、科研篇、和反思篇共十一篇文章。读后深感受益颇多,尤其对《新课标下义务教育阶段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一文更为关注,文中谈的高效课堂正式契合了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常态优质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下义务教育阶段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一文从教师教学观念的策略、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教师教学反思的策略、教师课堂评价的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发了我对在自己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建立高效课堂的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把怎么教变成怎么学
教师在考虑怎么教的时候,就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要根据课业类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教学。如:绘画课采用“试画——学画——创作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画一画,教师根据观察和学生反馈,进行讲解示范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教学会更具针对性,易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利于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创作指导。又如,制作课采用“拆中学”的教学模式,课上为学生提供示范作品,学生小组内进行探究,通过拆解教具寻找制作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二、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预设和动态生成。对于美术课范画、教具的准备,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习内容保密,课上让学生猜,当谜底揭示出来,学生异常兴奋,但是由于学生课前不知道学什么内容,导致准备材料不足或者单一。我们的做法是,上此课前一两周就将示范作品完成放在教室里,学生发现后就会注意观察,有心的学生还会暗自效仿。待上此课时学生准备材料不仅充足、多样,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学了,更有那么几个学生已经无师自通,成了老师的小助教。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方式
以前为了鼓励学生学,避免自尊受到伤害,一味地进行正面评价,无论优秀作品、一般作品和有进步的作业都是大加赞赏,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觉茫然无趣。所以在作品评价上既要让学生有成就感,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使之明确努力提高的方向和方法。学生作业会因短时间内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局限,及动手能力的强弱、快慢影响作业的最终效果。所以作业评定先以课堂效果定等级,学生在课后将作业完成或改进后可重新评定等级。用这种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提高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不断探究、实践、总结就一定能构建出高效课堂的最佳策略。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6
随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不断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培养、培训的要求,开展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模式。
一年来,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对我触动很深:
一、对“主题式学习”的学习和研究
我比较认真地学习了《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一书,对其中谈到的学习主题很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多种途径研究了“主题式学习”,并在新课程中进行了探索。所谓主题式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
主题式学习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引入主题式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新课程的各项目标的达到。
“主题式学习”在教学的.组织上有其特殊的要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关系着整个“主题式学习”的成败。由于“主题式学习”不再是单一的某学科或是某一知识点的教学,因此合作也必然成了“主题式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半开放式”的分小组学习,即全班确定一个共同的内涵丰富的研究学习主题,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在该主题范畴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小组研究的题目可以重复,每个题目往往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小组独立开展合作研究,易于达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效果,促进研究水平的提高。由于我执教的是同年级的四个班,所以我还经常鼓励跨班级合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我觉得在“主题式学习”中,作为教师更多地起到了“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跨学科的特点,单单依靠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很难完成整个任务,因此作为教师应加强学生合作的指导。如分工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适当的建议等。
此外,我觉得“主题式学习”的学习主题和内容的确定,首先是要用好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工具——教材,再是要确定好学习主题范畴下的内容——研究题目。“主题式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主题式学习”的评价手段可以是建立资源库。
我想“主题式学习”作为走向最优化的学习方式之一,毕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又服务于这个时代。它是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从单一的书本中走出来,从禁锢的教室中走出来,在时代的大熔炉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恰当地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定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创造性的利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撰写和教育叙事的研究
以前,我科研不太感兴趣,对如何撰写案例感到困惑,对如何反思小结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感到很迷茫。通过这些方面的校本培训,我深受启发。我开始尝试写教学随笔、教育叙事。记得萧伯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互相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根据自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疑惑或闪光点,写教学随笔,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探讨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同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提高。面对疑难问题和困惑。我仿佛有了学习、进修的动力。其他老师也大抵如此。学期末,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教育故事就在我们老师们间竞相传阅,一个个富有启迪的教学案例让老师们茅塞顿开,一句句课改语录沁人心脾。
总之,我校以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核心,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来设计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领域,培训形式也是丰富多彩。通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在成长,在发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探索、实践。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篇7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 “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在这十分关键时刻,我校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全员研教及学校的校本培训,对我们教师的建设和培养起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学理论的培训和学习,说课、上课、评课一条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教师个人、教师集体等各方面的作用,给教师形成一种对话机制,营造了求真、务实、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平台。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将教师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拓展了教师发展的空间,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发展。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受益非浅。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课程的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要变革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新的教学观念中产生的。教学改革就是新旧观念的斗争,教学改革的阻力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新的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其次,调整和拓宽了我的知识结构。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整合是课程改期的特点之一。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完整的科学专业知识;科学教师要具备与科学教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诸如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等;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其发展,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系统科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形成较完整的基本知识。科学教师还应具有思维科学知识,这有助于教师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教师还要具有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能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信息的能力。新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再次促进了我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审视与思考。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总之校本培训为教师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在增强凝聚力的同时,努力营造教师积极参与学科建设、投身教学、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为优秀教师的脱颖也创造了条件,搭建舞台。但是,教师的自身条件不同,特点不同,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后续发展的目标也应该不同。因此,在推进教师培训工程建设过程中,倡导更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个性发展目标,努力激发教师追求发展的内驱力;培训形式多样性和开展活动的有效性,是以后教师培训首要考虑的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