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思考和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富有互动性的教案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孩子从一入园就跨入了一个陌生的集体,认识许多成人和同伴,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活动增加,一些从未碰到过的矛盾和困难由此产生。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根据这一特点,针对刚入园的幼儿不懂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遇到熟人不愿主动打招呼,同伴之间不会友好相处等不良习惯,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言课《好宝宝有礼貌》,教幼儿学习日常礼貌用语,学习礼貌地和别人交往。
活动目标
1.愿意做个好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学说礼貌用语:老师早、妈妈好!
3.知道在幼儿园应该和小朋友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二、 理解儿歌的内容。
活动准备
1、布偶娃娃三个;
2、积木搭成的一个幼儿园,一个家。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情境导入
师:宝宝们,今天我们小小班来了三位客人,让我们一起跟他们问声好。
(教师出示三个布偶娃娃)
幼:布偶娃娃你们好!(幼儿齐说)
(同时老师带着布偶娃娃们向小朋友们问好)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布偶娃娃早上进入幼儿园以后他们是怎么做的?下午回家又是怎么做的?
(教师创设娃娃早晨入园、离园时问好和道别的情境)
提问:小朋友们,娃娃是怎样向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
幼1:娃娃说,老师早!再见!
幼2:娃娃鞠躬说老师早!老师再见!
……
师:恩,布偶娃娃们都很有礼貌,见到老师或同伴会鞠躬问早、问好,下午回家会向老师、同伴说再见,他们是有礼貌的好宝宝。
二、学习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师:今天老师和宝宝们一起学习一首儿歌,儿歌的名字叫《好宝宝,有礼貌》
(老师一边演示教具,一边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
看见老师问声早, 看见同伴问声好,
回家会把手儿招, 回家会把手儿招,
“老师,老师再见了。” “xx,xx再见了。”
师:老师读一句,宝宝们跟着老师读一句。
(幼儿跟着老师朗读儿歌两遍)
师:刚才我们看到布偶娃娃是怎么像老师和同伴问好的`啊?现在请宝宝们一边跟老师读儿歌,一边做动作。
(幼儿在朗读的同时做握手、鞠躬、再见等动作)
三、场景游戏:打电话
设置场景,我首先示范打电话:“喂,你好,……再见。”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小朋友接电话。最后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让幼儿在设置的场景中练习礼貌用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可取之处是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其次,这节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班像卢新宇等一批性格内向的孩子现在不用家长“逼”也能主动和老师、同伴打招呼,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了。不足之处:教学不应局限在班级内部,而应带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级去做客,让孩子在与陌生伙伴的交往中锻炼交往能力,培养礼貌习惯.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乐意做有礼貌的好宝宝。
2、初步能发清:zao、shi、sheng、shuo等音。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桌面小娃娃三个,积木若干,搭成一个幼儿园,一个家。
活动过程:
1、介绍木偶娃娃,引发幼儿模仿学习的兴趣。
出示木偶娃娃,引导幼儿和木偶娃娃相互问好。
表演木偶娃娃入园时问好的情境。
提问:木偶娃娃是怎样问好的'?它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木偶娃娃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见到老师或同伴会鞠躬问早、问好,下午回家会向老师、同伴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2、学习儿歌。
教师边演示教具边朗诵儿歌。
幼儿学习儿歌:练习zao(早)、shi(师)、sheng(声)、shuo(说)的正确发音。
3、尝试表演儿歌。
能根据儿歌内容大胆地想像动作表演。
活动建议:
1、应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平舌音和翘舌音。
2、教师要特别关注个别幼儿的发音。
活动评价:
1、愿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2、在日常生活中能发准平舌音和翘舌音。
(附)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好宝宝,有礼貌,好宝宝,有礼貌,
看见老师问声早,看见同伴问声好,
回家会把手儿招,回家会把手儿招,
“老师,老师再见了。”“xx,xx再见了。”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部分的幼儿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活动,有个别的幼儿表现得很棒,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帮助他人,幼儿的说话语句较连贯,也会用很多的礼貌性语句。由于我是一名老教师,各方面的经验都较充足,也能很好的了解到处在小班阶段的幼儿的性格特征以及能力所需,因此能够把握到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的发展。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2、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难点:
懂得生活中的正确文明行为。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正确的礼貌行为图片,礼貌歌,关于有礼貌的动画故事。画好的娃娃图片,油画棒,棒棒胶,线。动物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手指游戏。
问:游戏里的小兔有没有礼貌?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看吗?
1)出示小兔:“小朋友,你们好!”
教师引导说:“小兔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见” 。小朋友们主动和小木偶再见。
教师小结: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进行部分:
1、师:小朋友,小兔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欣赏。
幼儿观看动画片。教师提问:
(1)谁最有礼貌?
(2)猪小弟是怎样做的`?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2、小朋友给小兔表演一个节目好吗?
歌表演:《对不起、没关系》
3、想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需要礼貌的行为。(轻轻地走路,小声说话,请小朋友先洗手,喝水,在车上给老奶奶让座,到别人家做客不乱定主人的东西)
4、小白兔给我们也带来了好看节目小朋友想看吗?
(情景表演)小动物之间问好,不小心捧着别人了说对不起,别人给你东西说“谢谢”。
5、观看图片。(正确的礼貌行为)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做一个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你身边的老师或好朋友。
教学反思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礼貌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友爱同伴、文明礼貌教育。 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行为。是能有礼貌地向老师、同伴问早、说再见。对班级中幼儿的礼貌表现有一定的了解:班级中有很多幼儿来园时或离园时从来不向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但也有小部分幼儿在礼貌方面表现比较好,现在班级中绝大部分幼儿早上来园时都能跟老师问早、问好。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会更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懂得礼让,对人有礼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幼儿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见到人要主动问好,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规则”对幼儿来讲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年龄小,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还很差,他们的语言行动易受当时情绪和情景的影响,因此注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可能是由于操作的时间过长,因此,整节课的活动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最后环节——幼儿涂色规则上显得有点长,这个环节主要是把礼貌宝宝有礼貌的送给别人,目的不是涂色,我想让小朋涂完,所以这个环节长了一点,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注意在环节上处理的更好。 教具准备不够充分。在教具准备上,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行为图片少了。让孩子在直观感受、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礼仪认识。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之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日常礼貌用语。
2、做懂礼貌的好宝宝。
教学准备:
玩具娃娃、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老师出示玩具娃娃,向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小朋友们,大家好!”
鼓励幼儿用礼貌用语:“你好,小娃娃!”
2、娃娃要走了:“小朋友们,再见!”幼儿:“再见,小娃娃!”
与人见面要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要主动说再见,这样才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游戏一:接电话
1、电话铃响了,“铃... ...”
老师做示范,接电话:“喂,您好,... ...再见。”
2、电话铃响了,“铃... ...”
教师:“现在请最有礼貌的孩子来接电话。”请表现好的幼儿来接电话。
3、幼儿分组玩打电话游戏
幼儿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
三、游戏二:做客
1、教师组织幼儿到其它班级做客参观。
2、做有礼貌的`孩子,主动向其它班小朋友说:“你好”“再见”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了解歌词。
2.初步学唱《礼貌歌》,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唱准弱起节奏和附点音符。
3.知道相互宽容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1.平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
2. 录音机、录音磁带《礼貌歌》。
活动过程:
(一)在音乐《好孩子有礼貌》的伴奏下,幼儿随音乐按节拍进入活动室。说一说,平时常用的礼貌用语。
教师: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你都会说哪些礼貌用语呢? (对不起、没关系、请、谢谢、您好)教师:昨天我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我很想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但我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我唱给你们听一听,你们大家来帮助我,好吗?
(二)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了解《礼貌歌》的歌词内容。
1.幼儿倾听教师稍慢的范唱歌曲前半段(从开头至“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了解歌词内容。
2.教师再一次范唱歌曲前半段,重点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这句之前的部分歌词内容。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我”解决这件“不愉快地事情”。可以从“你---泼水的人”、“我---被水泼到的人”两方分别讨论: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高兴起来?
4.教师范唱歌曲的后半段。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熟悉歌词,学唱歌曲。
(2)教师帮助理解音乐的情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演唱。
(4)结伴表演唱:幼儿两两结伴,边表演边唱歌。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是不是也是这样说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迁移记忆策略。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尝试跟随音乐(较慢的)整首学唱《礼貌歌》。
2.教师引导幼儿迁移记忆的策略,记忆歌词。
教师:歌词这么长,你们在唱的时候觉得困难吗?假如我们不能很快的记住,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记住这些歌词呢?
3.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记忆歌词的经验。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哪些记忆歌词的方法?
上次我们学歌曲时,老师出示了一张图,我们用的是看图学歌的方法;还有一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根据每句歌词的内容编了许多动作,然后在动作的帮助下记住了一首歌词很长的歌,那么我们这次学《礼貌歌》可以选用什么方法呢?(假如幼儿原有经验中没有记忆策略,建议教师可以选用动作记忆法和幼儿共同创编动作演唱歌曲,之后引导幼儿反思:是什么方法帮助我们很快记住了这首较长的歌曲呢?)
4.帮助幼儿明确在此活动中,可以重点运用“动作记忆法”来熟悉理解歌词。
5.教师和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6.教师尝试逐步减少对幼儿的帮助,不带唱,或只唱幼儿有困难的部分内容,让幼儿尽快学会这首歌曲。
(四)幼儿结伴表演,感受相互宽容带来的快乐。
1.幼儿散点站位,教师和幼儿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两个角色,共同演唱歌曲。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此时大家心情愉悦的原因,体验宽容带来的乐趣。
教师:刚才我们还因为被人将水泼到鞋上这件事不高兴,为什么现在你很开心呢?
活动延伸:
1.这首歌曲旋律富有浓郁的新疆民族特色,在幼儿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创编与音乐性质更加和谐的新疆民族舞蹈的动作,边唱歌边表演,从而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
2.环境创设:引导幼儿探索生活中的文明行为,然后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成小标记,粘贴在活动室的适当地方,以提示大家更好的做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3.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向家长宣传“宽容与理解”的积极意义,以便在今后幼儿遇到问题时,成人能够以“宽容与理解”的心态,鼓励、支持幼儿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4.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日常看到过的文明礼貌行为,用纸、笔来进行表现。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6
设计背景
分析《礼貌歌》这首歌曲,我认为它向孩子们主要传达的就是伙伴间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的作用与好处。
在活动中,我首先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孩子记忆歌曲内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贯穿始出示写有“对不起、没关系”的字条的方法,使幼儿加深对歌曲中“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中心词的印象。
最后,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谈话,让幼儿感受“对不起、没关系”这个礼貌用语的作用,并通过尝试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增加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重点难点
1. 能用欢快活泼幽默的情绪进行演唱。
2. 掌握歌曲的结构类型,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图谱、歌词图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泼水的故事
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
(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
(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小结: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5、教师扮演“亮亮”,幼儿扮演“明明”,最后演唱一遍。
懂礼貌幼儿园小班教案篇7
教育活动目标:
1、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2、通过图片、动作等形式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3、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熟悉过歌曲的旋律
2、物质准备:图片8张、钢琴
活动重点:能够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动作大胆地表达歌曲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过程
(一)发声练习
(二)复习歌曲“让座”,刚才歌曲里唱的小朋友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有礼貌的`孩子)
(三)教授新歌
1、通过故事开头用清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的前半部分,请幼儿带着问题去听。师:“昨天有一个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这么一件事,请你们来听一听(教师轻唱歌曲前两段歌词)后,提问;
(1) 刚才这个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事情?路上的行人是怎么做的?
(2) 你们猜猜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如果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样做呢?
(3)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图片,并说出歌词。
(4) 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解决?引入歌曲的后半部分。教师范唱一边
2、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进一步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一起再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故事吧!(配班边出示图片,主班完整的弹琴范唱一边)
(2)师:“让我们一起听琴的旋律,用啦的声音唱出这首歌的旋律吧!
3、教师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方式学唱歌曲
(1)教师弹旋律,带领幼儿边看图片边说歌词两边
(2)引导幼儿分句用动作来表演歌词内容
(3)师:“为了使这首歌听起来更好听,我们一起来合作,老师大声唱歌曲,请小朋友用啦的声音来唱旋律好吗?
(4)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首好听的歌唱出来吧(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5)师:“我们还可以怎样唱呢?
4、教师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唱
(1)故事里面主要有几个人?那我们可以怎样分角色来演唱呢?(分男孩、女孩表演唱)
(2)引导幼儿两人一个组,自己商量分配表演的角色
七、复习韵律“朋友舞“
这首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想一想生活中如何跟朋友相处?遇到问题怎样解决?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呢?让我们一起跳个朋友舞吧,感受与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好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