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反思写好之后,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反思是老师们在教学结束后必须要完成的一种文体,下面是28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石头教学反思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石头教学反思篇1
在教学中学习,在教学中反思,在教学中收获。本次的评优课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在这次活动中,我借三(4)班上了《石头书》这一课,本没教过三年级,又是借班上课,对教材对学生这两大元素,更多了一分陌生感。为此,利用一周短暂的时间,细读教材并借助一些辅助教案,制定自己上课的教案课件。
?石头书》是一篇科普文,这类文章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本文共有14个自然段,通过人物间的6次对话,写出了石头像书的原因:
1、外形: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书一页一页的。
2、石头上的雨痕、波痕、矿物就像书上的字。
3、石头上的树叶、贝壳、小鱼等化石就像书上的画。
4、人们通过石头上的化石能知道许多知识,就像书本能告诉人们知识一样。紧紧抓住“刨根问底”一词,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我存在着很多不足,课后经过师傅的指导和自我反思,有几下几点:
1、教学时,插图和文字的出示,要讲究配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在学生学习了文字再看图片,欠缺合理性。 因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再回到课文中去找找,给学生观察思考的空间,并联系生活中的书来回答“为什么石头想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慢慢体会为什么称为石头书的原因,由观到思到悟,让学生会学习。还有在讲授“矿物”时,我思考得不够详细,没有两位师姐处理得好全面,对于矿物里面的小不点儿,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时可以让学生想象这些红的、黄的、闪光的、透明的像我们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如钻石、红宝石、煤炭-----把课堂与生活衔接起来。
2、在授课一开始,我特地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初学的内容,川川和磊磊提了哪几个问题,他们一个劲提这么多问题就是想弄懂“为什么叫石头书?”而他们一个劲的问问题,问清楚,弄明白,就是书上说的哪的词语,让学生回答到“刨根问底”,再以这个词语为出发点,为整课的中心词,让学生走进石头书中去刨个究竟。并贯穿两个孩子一开始,由“好奇到奇怪最后的高兴”这条情感线索来教学。可是上下来,并不像自己想象预设的效果好,让学生从书上找问题,你一个我一个翻着书找,比较得不整齐,师傅给我的建议是,川川和磊磊要问的问题,可能也就是学生所想问的,索性把它抛给学生,以学生为主角来问问,效果会更好,自己思索了一下,这到也是,后来有幸听了俞老师的课,她就是这么处理的,在教学设计上她思考得很细致,这点还得向“俞师姐”学习一翻。
3、教学语文也需规范化,真是当局着迷,旁观者清,一节课下来,我的口头语“呀”实在太多,真是自己不觉得,以后在处理教学语言时,还要格外注意,尽量避免多余的语气词。抓紧把握好时间,由于借班上课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原本在结束时设计的几个问题也因时间关系,没能来得及好好提问,这也提醒自己早今后的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更要精练化,对于学生的预设还要更详细全面。
以上是我对这次上课的一点反思,如有不当,还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石头教学反思篇2
?奇怪的大石头》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及山东版语文第五册的课文 ,讲述了李四光的轶事。不妨看看人教三年级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以下我从课堂教学情况和自身原因两个方面谈谈自己从中得到的感悟。
就课堂教学情况而言,我重点地思考了三点:
一、时间的把握上不够充分
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握,我还欠成熟。教案中,我还设计第五个环节,就是书写指导,但在课堂上我还来不及实施这个环节。在词语教学这一环节,糜老师帮我计算了一下时间,总共花了十分钟的时间。之后是学生读词、还有问学生问题的时候,都显得在时间衔接上不够紧凑,存在一些脱节的问题。这些应该把握好时间的地方,我应该在下次引导好学生,使整个课堂教学紧凑,从而让整个课堂显示出一种精神抖擞的气氛。
二、目标意识不够强烈
很惭愧,一个教了两年书的语文教师还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概述一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往仅会认真地参考教参中的教学过程,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给于的关注偏少。对于本节课的设计,也是过多的把时间花在了过程的设计上,对整体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充分全面的思考。上完课之后,特别是听了糜老师的评课之后,才真正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当一个环节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环节便沦落为只是老师的一种修饰,而学生只能是吃力地配合老师的演出。这怎么能够是一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呢?而又怎能是一堂好课呢?
所以,一堂课设计的好与坏以及学生上课情绪的调节很重要,但是这些都是要建立在一个整体目标的基础上的。
三、发展观念不够明确
刚才说了目标重要性,通过反思我认识到对于课堂教学目标中的不足和缺陷:我确定的目标太低,以及缺乏足够的发展意识。我潜意识中还只是停留在一、二年级只要会读词,读通课文的要求上。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这远远是不够的。三年级学生还更需要的是培养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而我却一直都担心学生答不上来,从而没有设定专门为培养概括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的环节。糜老师说的对,如果我一直都不敢提、不敢教,这些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是不会。所以,通过这个课我认识到,定目标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定准确目标,要努力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情况来确定目标。
我再仔细地反省了一下,我会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我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不清楚三年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基础。其次还有自身的语言缺乏魅力,缺少一股像糜老师那种引人入胜的,想要把所有内容一字不落听进耳朵、记在心里的力量。最后是我自己还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陪着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的位置上,还没有意识到“老师应该有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难度挑战的精神。”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这么多问题,糜老师能让我及时发现问题关键所在,是我今后进步的前提。以后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和学生上,也会找对教学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也希望各位老师在以后能给我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以此使我得到更大的进步。
石头教学反思篇3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 浙江省杭州市半山实验小学 周德颖 今天,区进修学校的邹清老师来学校教学调研,听了我上的《奇怪的大石头》一课。既肯定了我的优点,也给我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议。
我在上这课时,由“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识?”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针对课题提出了2个疑问:
1、这块大石头“怪”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的。这是两个切中要害的问题,我将问题及时打在电脑上,呈现给全班学生作为自学的导向问题。学生通过自读自学,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我也将本节课的重点定在讨论问题一。
孩子们发言积极,找到了许多重点语句,我虽然表面镇定地在讲课,带领孩子挖掘语言的重点、训练感情朗读。可是此时,我的心里已经开始发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思维在无限制地扩张,体悟的'点铺得太开了,显得很散,影响整个课堂的严谨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时刹车的方法,怎么办?好不容易,终于有同学说到了我课前预设的句子了,赶快抓住,将问题的讨论缩小到第二段。
课后我仔细思考了这个插曲,我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这篇课文读得不够透彻:
只重视了文中重点词句、语言训练点和思想感情的渗透,忽略了这篇文章的结构体系。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到二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这块石头的“大”,从而引发了李四光孩提时的疑问。其他段落为第二部分,讲述李四光不断探究问题的答案,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所以,如果将目标再锁定明确一些,就不会出现课堂上孩子说话如此散的现象了,我可以这样安排学习任务: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块石头的“大”?第二课时再安排后半部分来历怪的特点。最后在学完课文之前,结合板书指向课题,石头“大”,来历“怪”,怪不得叫“奇怪的大石头”呢!齐读课题下课。唉!怎么没早点发现。而且这归段的能力,是三年级重点要培养的,错过了一次好机会。
不错,细节决定成败,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疏忽,让我觉得整节课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
2、朗读的形式过于单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会忽略朗读形式的问题,学着学着就变成齐读为主了,整个课堂齐读的比例占到了80%,学生读得口干舌燥,还得继续奋战。朗读可以分为:个别指名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个别指名读可以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焦点,通过个别学生的朗读达到示范、纠错、突破重点等多项指向明确的功能,同时体现了一个朗读的个性,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齐读可以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使朗读有气势,但不易抒发孩子个人的朗读情感。再说赛读,这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他们喜欢小组竞赛,喜欢那种获胜的感受,尤其是当两组站起来的时候,特别精神,特别投入。因此,课堂应是多种朗读方式的结合体,让朗读扬长避短,发挥更大的功效。
另外课堂也有成功之处,需要坚持的。
1、识字的自主学习:
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
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
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课堂就是这样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将在课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石头教学反思篇4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同样讲的也是篇名人故事,关于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
我定了两个课时的任务,第一课时将课文中的生字词完全掌握,第二课时集中精力讲解课文。今天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讲解。首先,在课前我带领学生重新复习一遍字词,朗读一遍课文,然后抛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能很好地概括总结,需要老师引导,再多加训练。然后我板书课题,从解题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抓住本文的一个重点:石头怪在哪里?通过从课文中找相关语句,大体总结出大石头的“四怪”。解决完这个问题之后,我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李四光提出的几个问题,通过这几个问题,体会李四光是个怎样的人--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提问。最后,小总结:正是由于李四光从小具有这些优秀品质,所以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与开头第一段呼应。更是鼓励学生像李四光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最后的时间,我把这一单元学到的名人故事以及他们的一些优秀品质大体上给学生拢了一遍,至少得让他们知道这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另外,第8课是略读课文,同样也是关于名人的,讲的是宋庆龄讲诚信的故事,情节简单,学生一读就明白什么意思,所以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石头教学反思篇5
?奇怪的大石头》讲述的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对一块大石头产生的疑问,问老师和爸爸没有得到答案,长大后靠自己出国解决疑惑的故事。由于这节课是新教师亮相课,所以我打算用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展现完整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之前,我首先自己通读了教材和教学用书,确定了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我打算引导学生围绕下面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里?
(2)李四光是如何思考和解决自己的疑问的?然后让学生概括出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执着追求的优秀品质。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提前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在生字的学习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加上自己课堂语言琐碎,使得整个课堂节奏过快,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品味课文,概括问题。并且课文内容没有完成,只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重点问题还没涉及到,显得本末倒置。总之给人的感觉是很失败。
课后我自己做了认真的反思,从自身来说首先是自己对新教材的认识不够,没有深入研究课文内容,重点把握不到位,课堂上线索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其次是自己上课语言太过随便,话太琐屑。第三是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不到位,而且太过消极。应该多表扬学生,多肯定学生,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地的状态下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另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1、加强学生识字的自主学习。到了三年级,识字写字部分已不是教学的重点,此时就应该根据两年多学习的识字方法,放手让孩子自主识字。自学生字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错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几个重要的字范写、讲解、书空、强调。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孩子自主识字的能力。
2、问题由学生中来再由学生来解决。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获仔细读课题,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经过归并、筛选后将问题呈现作为课堂主要研究的方向。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仔细地去读课文,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努力地解决问题。
3、重点语句的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己学懂。三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辩能力,一些重点的语句在每个孩子读来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个别发表见解的互补及点拨,让孩子自主理解重点语句,通过抓字、词的体悟,帮助理解含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感情朗读的任务也由学生完成了。
我想自己确实还是太年轻了,我不了解不懂不明白的东西太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多去向老教师学习,把握好自己成长的每一步。
石头教学反思篇6
?石头书》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本节讲的是第一课时。
在课堂上,我先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后,让学生看多媒体课件中的自读提示,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为了检测自读效果,我设置了生字卡片认读,小组开火车读词语环节,然后让齐读并让做笔记,给一分钟时间记忆!
在预习案中,我做的不足的地方:
1、生字没有给学生强调记忆方法,辩字组词。
2、没有让学生用字典等工具书查生词生字。字词做的不扎实。
在字词处理以后,让学生观看视频《石头书》,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石头里的学问真不少,学生跟着视频中老师默读,并注意其断句,语气等。在探究案中,我设置了两个题目,一是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解决,二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词语解释这一块,我没有把时间把握好,而且只处理了三个小组的问题,由于时间直接进入分角色朗读课文。只让其中一个小组展示,其余小组可以质疑、点评。小组参与太少,应该让至少二个小组来展示。
展示完成后,紧接着进行检测案,检测案当中设置了两个题目,一个是看拼音写词语,另一个是选择正确的读音。同学都能正确迅速的完成。其中一小组展示另一小组点评。
在课堂结束时,我评出了优胜小组二组,并给与奖励!
总的来说,这节课环节倒是齐全,但是做的不扎实,总担心时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注重提高自己的教法,交给学生更好的适合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轻松的学习,真正实现高效,让王桥教育事业再创辉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