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范文 >作文大全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5篇

我们需要用真实的感受和深入的思考去总结优秀的心得体会,大家在生活中一定都遇到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吧,下面是28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5篇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篇1

学习期间,我遵循活动要求和培训计划,和大家一起积极参加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穿红军服,走“志仁小道”、激情唱响红歌、红色故事会等等教学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毫不夸张地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纯朴的民风;处处彰显红色文化持久传承的无限魅力。通过学习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加强修养、提高能力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来说,这次学习培训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写下了一部惊心动魄而又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这一点,从牺牲在敌人枪口刀尖上的13万烈士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故事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

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铭记_“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二个收获:是服务群众意识进一步提升。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共产党员用鲜血谱写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英雄赞歌、大别山的群众们也用行动保护了革命的火种、支持并参与了对敌的各项斗争。通过学习“大别山精神”,我深深明白,要有认真工作的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要处处计较报酬,红军前辈当年不要工资,不要生活费,还要进行革命工作,而且还冒着抛头颅、洒热血的危险,有的一家几十口被杀,倾家荡产还要进行革命工作,我们现在在和平的幸福年代工作,就不要再嫌报酬少了。

第三个收获:是人生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系统学习,特别是这次“大别山精神”的学习领会,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我再次思考:革命前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流血牺牲,我为社会做了什么?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

第四个收获: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胸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由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为了革命的利益,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相互支援。学校是一个整体,仅靠一己之力是办不成事的。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增强团结协作的能力。在工作中与同事互相配合,取长补短,齐心协力。努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总之,一次学习就是自己精神风貌的洗礼!是自我进化和超越自我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一定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这次学习“大别山精神”的结果转化为激励工作的思想动力和源泉,不负教育党总支的期盼和重托,将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始终以“我是党员”严格要求自己!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篇2

最近暑假我读了一本叫《革命英雄的故事》的书,故事里有许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像临危不惧的陈潭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视死如归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他们个个内心深处都蕴含着坚定的信念,都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众多革命英雄中,我最喜欢刘胡兰,她出生在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将其处死。阎锡山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抓。刘胡兰在威逼利诱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岁,这位革命英雄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卫了党的秘密,也树立了一位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斗争的英雄形象。

读了这本书,我体会到了英雄们所坚信的信念,也学会了一种勇敢、机智、坚强的精神。虽然我们现在是生活在新中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是也不能忘记过去艰苦的生活与革命英雄面对困难时所体现的不服输的精神。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我平时学习时,一遇到难的题目就不愿意动脑筋,偷懒向爸爸询问答案。如果我不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就不能在学习好上进步,所以我以后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克服,不做困难的俘虏。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篇3

2020年年底,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外地出差办案期间,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36岁。26年前,他的父亲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件时壮烈牺牲,被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革命烈士”的称号。

张从顺同志在抓捕毒贩中被毒贩的手榴弹炸伤,依然忍痛战斗,最后英勇牺牲,表现出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

张从顺同志牺牲后,他的爱人彭太珍同志从不向组织提要求、讲困难,含辛茹苦把三个孩子拉扯大,鼓励孩子们毅然加入丈夫生前战斗过的公安队伍,“一家五口人、四人从警路,一门两忠烈、忠勇荡乾坤”。

今天,我们学习张从顺、张子权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坚守初心的政治品格,始终忠诚党的事业,永葆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政治本色。从“三以三诠释”坚守初心,践行忠诚。

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诠释忠诚

以对事业的责任担当诠释初心

以对人民的情怀诠释品德

来源:河口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施辉达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篇4

作者:刘启灵

“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24个字沉淀着历史的经验、回应着时代的呼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迈好“十四五”开局第一步指明了现实路径,为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下“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进、扬帆远航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旺,从南湖红船到“复兴号”巨轮,走向成熟、变得强大,源自于我们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聚焦主线,方向才不会偏,理论护航,才能走的更远。在崎岖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理论支持和动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雄关漫道真如铁,科学回答“新时代之问”,就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熟练运用唯物辩证法,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解难题、破困境、探新路。

以“敢教荒原成沃土”的奋斗豪情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个光辉的坐标,深刻阐述了唯有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方能在激流勇进中逆流而上,在逆势逆境中昂扬前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走稳走实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形势变化,在挑战中准确识变,在适应中科学应变,在进取中主动求变,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大无畏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顶风而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咬定目标、勇往直前。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风雨不改的初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协调联动战贫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群防群控战疫情;为了改善民生福祉,蹄疾步稳推改革……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都是为了答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课题。砥砺初心才能赢得人心,真诚为民方可不负人民。踏上“十四五”征程,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巨大压力,需要党员干部继续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拿出“前仆后继、滴水穿石”的历史担当,凝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合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来源: 人民论坛网

听革命故事的心得体会篇5

走进眉山抗战将士纪念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一段段影像,向人们讲诉着75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日月同悲的岁月中,抗战先辈们如何振臂而起,抛洒鲜血,拯救这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国家。_说,“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知史方知来处,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更多更真切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一路走来经历的风雨,以及苦难背后的那些“正能量”。

这座开馆不到一年的纪念馆是眉山市第一个抗战将士纪念馆,主要为纪念眉山抗战将士所做出的贡献,馆内展示了眉山抗战将士风采、抗战时期文史资料、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罪证、新中国发展历史进程和成就。

一腔爱国志,十万儿男赴战场。走过布满抗战将士们红色手印和生平介绍的墙壁,仿佛穿越时空,350多万川军誓师出川的声音犹在耳畔,10多万眉山青年离家赴战场的身影犹在眼前。在他们中,有人独自穿越野人山,有人亲自押送甲级战犯到日本;有人血战湘西,有人征战缅甸;有人大刀飞舞,有人侦查情报;有十二岁从军的小战士,也有立志杀敌报国的学生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抗战先辈们的浓浓爱国之情与拳拳报国之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他们用生命为我们挣得一个和平的未来。我们青年干部更该涵养爱国之情,继承先辈遗志,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念不折,“八百进士乡”亦可“马上定乾坤”。一件件经过历史沉淀的衣物、刀枪、画报、徽章、票证,无声诉说着那些充满血泪与痛苦、信仰与希望的故事。4000余名眉山战士再没能回到家乡,有的永埋山西的冰天雪地中,有的定格在莽莽野人山上。尽管穿草鞋、短裤,拿大刀、步枪,但他们不惧生死,不畏强暴,在切断滇缅公路的战役中,在滇西和缅北的战场上,与日军血战到底,谱写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2020年,98岁眉山老兵覃福廷在重返滇西公益行活动到达惠通桥时,想起牺牲在此处的战友,泣不成声,深深呼唤“战友,我的战友!”“敌军一日不驱出国境,川军一日不回川”,他们坚定的信念与顽强的意志融入民族骨血之中,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在新的历史征途上艰苦创业、奋斗不息。

“展示这些抗战遗物,是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老一辈眉山人的丰功伟绩,珍惜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将伟大的抗战精神传承下去。”纪念馆创建人李天玉先生这样说。由于自幼家境贫寒,但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很多人的帮助,长大后的李天玉先生投身公益事业20余年,将这份善心回馈给了社会。馆内一千多件展品大多来自李天玉先生多年来走遍全国,甚至远赴海外收集而来,其中曲折故事暂且不提,这份赤诚与热血正是对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

故土已无恙,使命应犹在。学习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才能更好的前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去红色革命基地的心得体会7篇

革命烈士纪念馆心得体会5篇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5篇

先烈的革命英雄事迹5篇

嗯先烈的革命事迹5篇

纪念革命烈士的演讲稿5篇

红色革命的书籍读后感5篇

学校听讲座的心得体会5篇

听作文课的心得体会5篇

听党史的心得体会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383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