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地接纳新的观点和经验,通过分享实用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帮助读者克服困难和挫折,28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参观党史的心得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1
各位领导,同志们:
第二,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坚守信仰、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烈士有4人,邓恩铭、王尽美、何叔衡和陈潭秋;因各种原因被开除党籍的4人;背弃信仰变节投敌的3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走过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过程。邓恩铭、王尽美毕生的奋斗践行了对党的绝对忠诚,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和平年代无数先模人物将毕生精力和才华献给党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也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的绝对忠诚推动复兴号华巨轮劈波斩浪。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的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方能将职责落实到位,号准命脉,找准病灶,开准良方,高悬惩恶扬善的利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
第三,坚定四个自信。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通过参观,深切地感受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创造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也从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当年承载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已经成为承载14亿多中国人民希望的复兴号巨轮。回首100年的苦难辉煌,放眼小小寰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为世人瞩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故事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谋求发展提供借鉴,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启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盈心胸,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会在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在解决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在解决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多地为各国创造了新的经验,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虽然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海宴河清、朗朗乾坤的良好政治生态指日可待。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2
历史是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所以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所有党员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古语讲:“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中国历来重视对史学的研究,透过历史,可以把握规律、启迪智慧。
要通过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提高我们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我党、我国的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革命史、也是一部绚丽壮观的发展史,学习党史、国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学习党史、国史,可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从1840年开始,维新派、资产阶级相继领导过中国的改革或革命,但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建国以来,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了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基本实现小康社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中国,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而且这条道路越走越宽,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是我们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通过重温这段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可以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学习党史、国史可以把握发展规律、拓宽发展思维。透过党史、国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人民是历史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党要发展、要长期执政,就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代表人民,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党在引领人民发展、开展对敌斗争、团结各界朋友的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们今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都具有借鉴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智慧能量、拓宽思维范围。
学习党史、国史,首先要会学,重点要会用,要学习前辈智慧、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把前辈的智慧和经验作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石和路标,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把握世界大势,吸取历史经验,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3
20xx年11月4日,在中南大学资安院发展对象辅导员的带领下,我们非常荣幸地参观了位于长沙市高新区雷锋街道正兴路43号的湖南党史陈列馆,感受革命烈士和先进党员的高尚情怀。党史陈列馆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600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1.4亿元。陈列馆重点展示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湖南党史军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展现党在湖南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开始,当我们站在党史陈列馆大门前,深深地被主题为锦绣潇湘的浮雕群所吸引。然后,我们沿7级台阶拾级而上,有序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名为潇湘魂的毛泽东、任弼时大型伟人半身雕塑,三位伟人亲切、伟岸的形象近在眼前,令人倍感振奋。伟人雕塑后是展厅背景墙,右上方红字写着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陈列两行字,气势磅礴,浓缩了数十年来三湘儿女在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伟大历程,更彰显着湖南精神的伟大力量。背景墙左上方高挂着金黄色的党徽,与前方的伟人雕塑交相辉映,令人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跟随讲解员进入了后面的三层展厅,湖南党史的脉络和细节清晰而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湖南党史陈列馆通过开辟新天地、描绘新画卷、谱写新篇章三个专题,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个历史时期三湘儿女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历程。第四部分则围绕着三湘群英谱这一专题,着重介绍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湘籍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平事迹。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边走、边听、边看,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感受伟人的奉献情怀、接受心灵的净化洗礼,为湖南人在党的历史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重大作为而自豪,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员们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壮志豪情而振奋,为建国后党领导下三湘四水的日新月异、繁荣富强而欣悦。通过三层展厅的参观,一件件令人震撼的实物、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段段弥足珍贵的文字、一幅幅淡雅泛黄的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波澜壮阔而又绚丽多彩的光辉历史,使我们不仅对党在成长和发展的历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开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对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所取得如此来之不易的成就而感到由衷的崇敬。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4
一、使命和思想决定一个组织站多高
翻开我们的党史,从一大开始就鲜明地选择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二大,就确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迅速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早早就确定了使命愿景。今天,我们的党仍然在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这绝非空话,而是初心未改。但如果仅仅是有使命愿景,而缺少科学理论的思想指导,胜利只是镜花水月罢了。我们党从早期开始,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在中国的实际中去寻找中国方案,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思想和方法决定了站位的高度,是核心的核心。毛泽东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研读党史来说,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在革命尚未成功的年代里,就是指引方向的明灯。中共七大决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目的就是通过凝聚共识,建立崭新的国家。崇高的使命与科学的思想,是一个组织站位的基石。
二、人才和制度决定一个组织活多久
大家一定还记得小时候课本里,长征过草地时,我们一路有多狼狈。但长征的胜利为革命保留了力量,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革命骨干,成为了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力。经历了苦难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辉煌的关键,就是人才和制度。
生存压力越大,人才越是组织发展的第一要义。毛主席说过,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成了决定的因素。一个组织有了伟大的使命愿景,有了正确的思想引领,还需要有人去落实。我们党高度重视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管理工作,当前又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目的就是保证正确的决策能通过干部的真抓实干落实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前,工农红军能够一次次以小博大,以寡敌多,原因就在于广大贫苦农民分到土地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踊跃参军,以及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战略战术指导。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我们的党展现出了强大的纠错机制;从土地革命到抗日革命根据地建设,好的制度一直能够取得民心和高素质干部的追随。
三、创新和坚守决定一个组织走多远
创新并不是一个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一直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
人们总是容易依照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处理新遇到的问题。八七会议后,确定了要土地革命,要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但还是在走共产国际占据大城市的老路。经过对失败的总结,结合中国实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了教条的限制,为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路从未有人走过,但却无比的正确,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时的延安,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使党内在思想上政治上统一,行动上一致。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等内容,组织文化上的创新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不是数典忘祖,更不是平地起高楼。创新是建立在坚守基础之上的,党的七大系统总结了三大优良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成为工作创新的基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经住了实践的检验,闪烁着实践的光芒。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5
编者按
案例33
用文献讲述历史、感悟真理
那时候的延安,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中,灯油、灯芯、衣服、木炭等各种物品奇缺,无论吃穿用,都是限量供应。偌大一孔窑洞,春、夏、秋天的日子还好过,到了寒冬腊月,陕北高原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左右,只好在窑洞中间生一盆炭火,条件很是艰苦。许多译者在工作时甚至没有桌子,他们常常用两张长条木桌拼成一张“方桌”,在“方桌”的中央点燃一盏摇曳的昏黄油灯。由于天气寒冷,刚刚翻译不久,手指就冻僵了,只能蹲到炭盆旁边去烤一烤,搓暖和了,再继续去工作。尽管自然条件艰苦,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仍然按计划在推进。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之《〈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王唯真译本考》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多年来,中文译本种类繁多,这些译本有哪些不同?如何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
从“一个怪物”“一个巨影”“一个精灵”“一个怪影”,到“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一重要表述的翻译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在众多译本中,“马克司”“马尔克斯”“马陆科斯”“麦喀氏”等十几种关于马克思名字的翻译,又是如何演变为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马克思”的?
翻开《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以下简称《通考》),就能找到答案。
从新文化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中国的传播促成一场波澜壮阔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开启大量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历程,再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经典著作……一百多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历经千辛万苦把马克思主义“真经”取回来,并通过翻译研究形成了汗牛充栋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为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通考》以1949年以前的主要经典著作译本编辑整理为重点,原汁原味地向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以及人们对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理解的不断深化,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让读者更加具体和真切地体味真理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丛书
翻到《通考》之《〈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考》第30页,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先辈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艰辛——“翻译是在环境险恶和异常艰苦的条件下秘密进行的。为了防止反动当局的突然袭击,陈望道躲在一间破旧的柴草棚里,点着昏暗的油灯,克服缺少资料和工具书等重重困难,夜以继日地‘费了平常译书的五倍工夫’,经过百余天的苦斗,终于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部完整中译文稿。”书中记录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张闻天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历史,还有陈望道、李汉俊、王思华、郭大力、侯外庐等历尽艰辛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动人历史故事。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翻译家和理论家薪火相传,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引进中国,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很多翻译工作是在十分困难和危险的环境下进行的,有不少先辈为此奉献了一生乃至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感人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历史功绩熠熠生辉!
?通考》主创人员始终敬畏经典、敬畏先驱、敬畏责任,认真做好对经典文献的研究整理、对译介者的研究介绍工作,采取版本比较研究的方法发掘规律,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译著的理解和把握。在完整呈现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适当考证研究,包括对原著作者、译者、译本依据的原文本、译本翻译出版和传播的情况及其影响等作出科学说明,使之有充分的史料依据。各个卷本采取大致统一的编写框架,除导言外,均由原著考证、译本考证、译文考订、原译文影印等4个部分组成。通过前后对比、系统考证,切实讲好译者的故事、讲好那个时代的故事、讲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故事,帮助读者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通考》出版后,在北京召开出版座谈会,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发表《真理之光绽放——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百卷出版之际》《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供学理支撑》等文章,精心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经典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信念根基,增强思想底蕴。
点评
参观党史的心得篇6
(以下配图都选自我自己的公众号,不存在侵权问题!)
2019年12月1日,学校组织我们前往湖南党史陈列馆和雷锋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红色精神的魅力,领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辛勤奉献。
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达了此番前行的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座雄伟的大楼,左边为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右边为湖南党史陈列馆。
我首先参观的是湖南党史陈列馆,一进去就是以毛泽东为首的雕像,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敬佩感,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拍摄。这栋大楼有三层,第一层的陈列馆主要是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地区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地区的崎岖发展之路。第二层则是介绍了解放后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期,湖南人民进行探索发展的时期,有过挫折,也有过成功。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这一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不可否认,这是党中央的一次错误决定,但中国共产党吸收了教训,以更饱满的姿态面临国家的种种困难。第三层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取得的种种成就,而这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层。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是能切身体会到中国的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这些变化都是肉眼可见的。当我在浏览着这些陈列馆中的一张张图片,脑海中的画面一次次浮现,仿佛历史还在昨天,这些成就的取得无疑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
参观完湖南党史陈列馆之后,我并没有跟着大部分人一起前往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而是前往了雷锋故居,虽然路途有点小远,但这并不会消退我前往的热情。踏入雷锋故居的大门,能看到地面上坑坑洼洼,房屋还保持着以前的旧状,似乎能看到雷锋在这生活的场景,一个朴素勤劳的大男人映入我眼帘,这也促使我想对雷锋了解的更多。
我马不停蹄地赶往了雷锋生平事迹陈列馆,雷锋的雕像摆在了陈列馆大厅的中心,陈列管内都是对雷锋的介绍,以动画的形式或者图片,生动地再现了雷锋时代的场景,让我们对雷锋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其中也描绘了当代活雷锋的一些典型榜样,比如王守义,廖月娥等等一些新时代的活雷锋,都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我带来了许多感悟和以前未曾有过的经历,老一辈革命家所发扬的红色精神,让我领会到了他们的伟大,同时也会继承他们的红色精神,并发扬光大。
而活在当下的我们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更加勇敢地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会更加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不仅要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学习红色精神,争做时代传承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党史教师心得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