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案的制定,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实践性学习任务,教案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28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拼鸡蛋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拼鸡蛋教案篇1
美味鸡蛋
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活动准备 1.熟鸡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玩蛋
每位幼儿一个熟鸡蛋。
让幼儿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幼儿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3、切蛋
让幼儿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煎蛋
教师制作煎鸡蛋,提醒幼儿观察怎样敲破鸡蛋壳、怎样制作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尝蛋
让幼儿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拼鸡蛋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对烹饪游戏特别感兴趣。每次“做完饭”后,都会将他们的“美食”拿来给我们分享。我们知道,幼小的孩子总喜欢围在妈妈的身边,看着妈妈做饭做菜;幼小的孩子还会和别人玩娃娃家,拿着玩具锅铲煮饭炒菜,玩得不亦乐乎!而我们的孩子常见到的一般是中式菜肴的烹饪过程,而对西式的食物还是比较陌生。因此,我想能让孩子们了解一下西式食物的制作方法,让他们能体验烹饪的多样性。三明治是西式快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食物,而且制作简单,美味又营养。因此我决定让幼儿尝试一下制作三明治,并在过程中学习安全地使用工具,了解适宜的`用餐礼仪。
活动目标
1、学习安全使用烹饪工具。
2、体验品尝自制食物的乐趣。
3、知道简单的用餐礼仪。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
制作三明治
活动准备
1、制作三明治的cd
2、厨师帽、围裙、面包片、火腿片、黄瓜片、果酱、沙拉、肉松、盘子、蛋糕刀。
3、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唱《小小厨师》并律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都带着白帽子,拴着围裙,我们现在是谁呀?小厨师们,我们一起来做美味可口的食物吧!
唱儿歌。
二、基础部分:
1、讨论三明治的做法
——出示三明治,念儿歌《三明治》。并讨论如何制作三明治。
师:小厨师们,知道今天要做什么美食吗?(出示三明治)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儿歌《三明治》吧。怎样制作三明治呢?
幼儿讨论。
——出示cd影像,看一看三明治的制作过程。
2、制作活动
——帮助幼儿逐一认识简单的制作材料,如面包,火腿,果酱等。
——师示范做三明治的过程。
——请幼儿自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三明治(制作前,提醒幼儿先洗手)。
三、结束部分
——放音乐,享用美食。
四、延伸部分
——注意简单的用餐礼仪。如:坐时注意手肘,以免影响到旁人;一次咬一小口在嘴巴里;口中有东西时不要大声说话;保持愉快的心情食物会更好吃。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运用了一首孩子们都喜欢的儿歌《小小厨师》来做导入,孩子们兴致很高。
基础部分时,我先让孩子们讨论三明治的制作方法。再观看三明治。虽然孩子们对三明治的制作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一点我却疏忽了,他们对三明治不是很熟悉,而我也没有对他们讲解三明治的来历。如果再次上这次活动我就要加上三明治的来历。在我介绍材料时,我让孩子们到了材料面前时才介绍,因为孩子们太小,控制力不太强,尤其在食物面前。因此,我在介绍时,有一部分孩子们的注意力根本没在我这儿,而是盯着盘子里的材料。有的幼儿在惊喜地交谈食物,有的伸出鼻子去闻了闻味道,甚至还伸出手指头去蘸了点果酱来尝。于是我干脆让孩子们都闻一闻,尝一尝,并说一说。以便后来他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制作食物。
在制作时,最难的是让孩子们将两片面包边对边,角对角地对齐。有个别孩子可以做到。而大多数孩子不能做到,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我想,只要孩子们有了尝试,多加练习,就能做到。
在享用美食时,我只让他们自己吃自己的,但没让他们分享。如果再上一次,我会让他们分享彼此的食物,懂得好东西要大家分享。
4.小班社会活动美味的鸡蛋教案反思
各位教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樱桃三班的老师陈丽娟,今天的活动课程是小班社会活动《美味的鸡蛋》:
一、活动意图:
为了让幼儿能区分生鸡蛋与熟鸡蛋,学习剥蛋壳的方法,我利用鸡蛋实物让幼儿区分生熟鸡蛋并亲身体验剥蛋壳的乐趣,使幼儿对熟鸡蛋有初步的认识。《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在幼儿尝试剥蛋壳之中,培养幼儿大胆尝试,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并能大胆尝试;
2、能区分生鸡蛋与熟鸡蛋,并能用语言表达;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剥蛋壳的方法,并能大胆尝试。
难点:能区分生鸡蛋与熟鸡蛋,并能用语言表达。
四、活动准备:
ppt课件、熟鸡蛋若干、生鸡蛋一个、塑料小刀,容器,环保一次性桌布、蛋糕盘、纸巾。
五、教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
2、实物展示,激发兴趣。
3、动手操作,体验快乐。
六、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ppt导入,引出鸡蛋。
2、认知部分:结合实物,进行玩蛋、剥蛋、切蛋、尝蛋。
3、结束部分:幼儿体验劳动的快乐,并学会分享。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熟悉、有趣、充满奥秘,而这一切都吸引着好奇的幼儿,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础。在品尝各种各样的鸡蛋制品时,让幼儿感受、体验、理解、反思、领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与具体情境紧密关联的知识,并启迪了自身的智慧。而且在这个活动中孩子始终有浓厚的兴趣。
拼鸡蛋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使用各种材料打扮鸡蛋宝宝。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熟鸡蛋一个
2、各种装饰材料:油泥、颜料、蜡笔、彩色纸片等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扮好的鸡蛋宝宝,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这个鸡蛋宝宝与你们平时的鸡蛋宝宝有什么不一样?”
二、为鸡蛋宝宝设计形象:
1、教师:“你们想不想打扮鸡蛋宝宝?”“平时爸爸妈妈怎样为你打扮的?”
2、说一说自己的设计。
教师:“你们打算怎样打扮鸡蛋宝宝?”
三、幼儿选择所用的装饰材料,开始动手为鸡蛋宝宝打扮。
幼儿装饰,教师巡回指导。
四、观看幼儿的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鸡蛋宝宝,并为鸡蛋宝宝取名字。
1、教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扮鸡蛋宝宝的?”
2、教师:“请你为你的鸡蛋宝宝取个好听的名字。”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只顾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
拼鸡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验,训练学生把实验过程表达得清楚和准确。
2、抓住印象最深的地方写清楚,能运用“首先----接着-----最后----”有条理地表达。
重点难点:
1能运用“首先----接着-----最后----”有条理地表达,是重点。
2、抓住印象最深的地方写清楚是难点。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实验器材:清水、杯子、鸡蛋、勺子、筷子和食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在家里做实验,鸡蛋浮起来了吗?谁来说说?
二、实验。
1、实验准备,我们需要哪些器材:一个玻璃杯,一根筷子,一把勺子,一个鸡蛋,一包盐。
2.实验过程。
第一步:拿起鸡蛋,这是新鲜的生鸡蛋,大家看它什么形状?穿着什么衣裳?(红衣裳)
端起一杯清水,请说说:如果把鸡蛋放入水中,会怎样?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入清水中)果然,和同学们说的一样,鸡蛋沉下去了。
(1)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刚才老师是怎样放鸡蛋的?这沉下去的鸡蛋在水底一动不动像什么?(像害羞的小姑娘像潜水员。)
(2)ppt出示:请学生根据板书复述一下第一个步骤。第一步:老师小心翼翼地把一个圆圆的红色鸡蛋,放入盛着清水的杯子里,很快就沉入水底,一动不动,像害羞的小姑娘,又像勇敢的潜水员。
(3)提问:这躺着的鸡蛋会醒过来吗?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老师要变魔术了,见证奇迹的发生,请仔细看,注意观察鸡蛋细微的变化和老师的动作。
第二步:老师拿起勺子把盐一勺勺的放进清水中,用筷子轻轻搅拌。发现鸡蛋有什么变化?(一摇一晃)慢慢上浮的鸡蛋一摇一晃的像什么?(喝醉酒的老汉摇摇晃晃)
请一个同学上来继续加盐,并轻轻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大家瞪大点眼睛,仔细看看鸡蛋是如何浮上水面的?
谁能说说他刚刚做了什么动作?(放盐,轻轻搅拌)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请同学们想象,此时浮在水面的鸡蛋又像什么?(像运动员在仰泳像小姑娘在舞蹈,欢笑……)猜想一下,鸡蛋此时可能会说点什么呢?(外面好热闹呀!)
ppt出示:谁能根据老师出示的句子复述一下刚才的步骤吗?
三、释疑明理
生鸡蛋为什么会在清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却上浮呢?哪位小科学家能帮大家解释一下?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教师总结:大家都很有办法,有的上网查,有的请教家长,有的从课外书上了解道理。总之就是因为盐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四、指导写作 。
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这神奇而有趣的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一)拟写题目
好的题目能吸引读者,谁能取个好听的题目。例如:《鸡蛋游泳记》《“浮力”的奥秘》《有趣的实验》《鸡蛋浮起来了》
(二)拟写开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题目写好了,作文该怎样开头呢?幻灯片出示:
1、作文开头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法,例如: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笑眯眯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课里,我们来做一个科学实验,让鸡蛋浮起来,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三)实验的过程最重要,要按顺序具体地写清楚。
ppt出示:用“首先……接着……最后……”连起来复述一下刚才的实验步骤,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就更好,另外如果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就更生动、更精彩!
(四)拟写结尾。你知道哪些作文结尾的方法?幻灯片出示,作文结尾的方法,例如:设问结尾法:你知道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呢?原来是因为盐水的浮力比清水的浮力大,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打,所以鸡蛋能在盐水中浮起来。
此外作文结尾的方法,还有直接抒情法和总结全文法等等。
例如:今天的实验真有趣,我们真快乐,因为我们又懂得了许多科学知识和道理。
五、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辅导。
1、指名学生读自己的拟稿。
2、指名学生评价(哪些词句精彩、哪里需要修改)
六、结束语: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仔细观察事物,勤于思考问题,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写出更多优美的篇章!
板书设计
鸡蛋浮起来了
鸡蛋:圆圆的穿着红衣裳拟人
首先:放进清水像害羞姑娘像潜水员比喻
接着:放进盐水一摇一晃,像喝醉了酒;
像姑娘在跳舞、欢笑、自言自语;
像运动员在游泳
最后:明白科学道理,盐水的浮力大,密度大。
拼鸡蛋教案篇5
“蛋”的主题活动持续了将近三周。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深深地为孩子们的主动探索精神所感动,也领悟到了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时,我们地在师生共同建构活动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来自幼儿的信息有了新的认识,它是实现幼儿自主学习、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
一、主题的产生
一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参观菜市场,菜市场里菜琳琅满目,孩子们兴奋地左顾右盼。突然,刘聪伟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前边的摊位叫起来:“看,那边有许多蛋!”一时间,孩子们都被那些大小、颜色各异的蛋吸引过去,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蛋好大呀!”“这是鹅蛋,我吃过鹅蛋,妈妈说吃了鹅蛋,就会长成鹅蛋脸,可漂亮了。”“这些蛋都小小的,是什么蛋呢?”“这是鹌鹑蛋,我吃过的。”王凌豪和杨钰雷边讨论边忍不住伸手过去摸一个个光溜溜的蛋。“小心,蛋要弄破的。”刘笑懂事地拦着他俩说。
我听着孩子们的话,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这不是让孩子们观察、探索各种各样的蛋的好机会吗?于是,围着蛋贩的小摊,孩子们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幼儿对蛋的兴趣进一步被激发起来,一个有关“蛋”的主题活动开始了。
二、主题的价值
在成人的眼里,“蛋”似乎十分简单。可是,在孩子的眼里“蛋”是一个神秘的世界,它是一个迷,是一首诗,更是一个讲不完的故事。幼儿对蛋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对蛋的认知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蛋的结构、孵化等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幼儿可以从家长、同伴、书上和网上等多种途径来获得有关蛋的知识。另外,在“认识蛋的种类”“蛋的孵化”“做有关蛋的小实验”“品尝蛋制品”“蛋壳制作”等活动中,不仅可以追随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发展。
三、主题总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能用各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蛋的种类、结构及孵化等。
2、能用交流、谈话、实验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表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能力及创造能力;感受愉快的情绪,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主题的实施
活动一:蛋的种类
菜市场里的蛋品种齐、数量多,是孩子们认识各种蛋的最佳场所,于是菜市场变成了“课堂”。孩子们围着专卖蛋的摊位,看着那么多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蛋,纷纷议论着:“这边箩筐里的蛋大,那边的要小一点。”“蛋的颜色是不一样的,这是白的,这是淡黄的,这是橙色的,还有花的呢。”“这是大大的鹅蛋,长成鹅蛋脸最漂亮。”“这里都是鹌鹑蛋,我吃过的。”“老师,那边装在盒子里还用纸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陈澄边拉我的手边指着问。我肩膀一耸,手一摊,示意不知道。她先是一愣,接着眼珠骨碌一转,就问起了卖蛋的阿姨:“阿姨,这用纸包着的是什么蛋呀?”阿姨是个热心人,向孩子介绍说是皮蛋,并介绍了制作皮蛋的过程。
经陈澄这么一问,加上阿姨热情的解释,孩子们胆子大起来了,与阿姨主动交谈着。天天指着特别大的一个鸭蛋问:“阿姨,这个是鹅蛋,怎么和鸭蛋放在一起了?”阿姨凭经验告诉小朋友:“这是鸭蛋,是一个双黄蛋。”天天追问:“什么是双黄蛋?”阿姨告诉小朋友说:“打开蛋壳就能看见里面有两个蛋黄,就像你们看见双胞胎一样,要是用这样的蛋孵小鸭就能孵出两只小鸭。”我及时表扬了天天观察仔细、大胆勇敢。
活动二、蛋的结构
孩子们对双黄蛋特别感兴趣,于是我们将双黄蛋带回了幼儿园。孩子们很好奇,急着打开看看。我找来了透明的玻璃杯,分别磕开了两个蛋,一个是双黄蛋,一个是单黄蛋。当磕开的蛋展现在孩子们眼前时,李烨马上激动地说:“我知道了,双黄蛋里有两个蛋黄。”“蛋黄旁边怎么有水呢?”点点好奇地问。胡嘉丽抢着说: “才不是水呢,是蛋清,我妈妈用蛋清拌珍珠粉涂在脸上,能美容的。”莹莹高兴地说:“我也知道,奶奶将鸡蛋煮熟了给了吃,熟了蛋清就会变成白白的。”
活动三、蛋的孵化
这几天区域角陈列了由家长、老师收
集来的各种蛋,有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从孩子们的议论中我发现,他们关注的焦点已转向蛋的孵化了。随之而来的一连串问题是:是不是每一个蛋里都有小宝宝呢?蛋里的小宝宝什么时候才会出来?蛋里的宝宝被关在壳里会闷死吗?一个蛋里能跑出几只小鸡呢?针对这些疑惑,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鼓励孩子将问题带回家找答案。尔后,我找了vcd“蛋的孵化”。逼真的动画展现了蛋的孵化全过程,孩子们看着、讨论着,兴奋不已。我发现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蔡璿冰说:“我阿姨在鸭场工作,我看见过鸭妈妈也是坐在蛋上面孵小鸭的。”一会儿天天好奇的叫起来:“蛋壳里面有一只小鸡了!”我马上提示道:“对,天天看得很仔细,那你们再看看蛋黄变成了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孩子们的神情更专注了,有目的地观察着。陈澄碰碰旁边的王凌豪说:“蛋黄变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冬冬用手比划着说:“蛋黄变小变小就成了小鸡的肚子了。”孩子们揭开了这个秘密,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不约而同地喊:“鸡宝宝快出来了!”
我提醒幼儿安静下来往后看,后面的画面证实了孩子们的发现:蛋黄是用来长体内器官的。这时的孩子们等待着鸡出壳,一个声音冒出来大声问道:“老师,小鸡怎么还不出来呀?”“嘘,别吓着鸡宝宝。”我轻声地对孩子们说。屏幕上小鸡正一点一点地用嘴巴啄着蛋壳。活动室里一片安静,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当看到小鸡快要啄开蛋壳时,孩子们就“加油,加油!”地帮小鸡使劲。终于小鸡的爪子勾住蛋壳向外一蹬,小鸡破壳而出,活动室里一片欢呼。
是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小鸡来呢?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现在孩子们都知道:平常我们吃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宝宝的,只有鸡爸爸和鸡妈妈共同生下的蛋才能孵化。
活动四、有关蛋的实验
围绕“蛋”的主题,孩子们萌发了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怎么使蛋站起来?怎样分辨生蛋与熟蛋?蛋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有什么方法使蛋浮起来?鸡蛋煮熟需要多少时间?……
整理孩子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我们在探索区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如生熟鸡蛋、透明烧杯、盐、温水和积木等,让孩子们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他们的探究欲望在探索区得到了满足,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摇一摇,听一听,就可以分辨出是生蛋还是熟蛋;在温水里加盐能使生蛋浮起来等等。
活动五、蛋做成的食物
孩子们研究蛋的热情仍然持续着,不过又转到了蛋做成的食物上。孩子们知道的还真多,说出了15种蛋制食品,有皮蛋、蛋糕、蛋卷、蛋松……调皮的胡志荣提议想尝尝各种蛋的味道,于是就有了一个蛋制食品品尝会。孩子们带来了与爸妈共同制作或购买的蛋制品,蛋香味弥漫了整个活动室。孩子们在轻松的乐曲声中品尝着,自由结伴轻声地交谈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欢乐之中。
活动六、蛋壳制作
在举办蛋制品品尝会时,我和孩子们收集了一些碎蛋壳,与食堂联系收集了一些只磕开一个小洞的各种蛋壳。这些漂亮的蛋壳按类别摆放在美工区里,不同寻常的蛋壳勾起了孩子动手创作的欲望。杨嘉健用它做不倒娃娃,笑笑找来皱纹纸、双面胶打扮蛋宝宝,程乾直接用水彩笔在蛋壳上作画,还有几个小朋友将橡皮泥粘在蛋壳上做成小兔、小熊、小猪和小猫,还自编自演地玩起了“小能请客”的游戏。我和孩子们一起利用活动室角落里,布置了一个“蛋娃娃”专栏,许多孩子加入进来 ,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多,把活动室装扮得越来越美
拼鸡蛋教案篇6
一、活动背景
感恩教育又称之为爱的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教育,我国是个有着浓厚传统美德的礼仪之邦,文化里记载着数不尽的感恩故事,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目的是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只有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我园借西方的感恩节在本月26日开展感恩节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幼儿感知父母的艰辛,感知父母的厚爱,学着关爱、包容他人和尊敬长辈,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学会表达爱、回报爱,从而将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田。本次活动是以跳蚤市场(宝贝乐淘淘)的形式展开,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跳蚤市场这个渠道,让幼儿来交换、买卖平时不常用的物品,这样我们的孩子不仅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物品,更能提高物品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那卖了玩具得到的钱如何处置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结合感恩节活动,幼儿园组织宝宝们去超市,用他们人生中自己的第一次劳动所得,给辛苦抚养他们长大的长辈们买一份礼物。用自己最真诚的心,来表达对他们的爱。
二、活动目的
1、让孩子体验劳动的艰辛,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别人,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2、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培养小朋友遇挫不怠的良好心理素质;
3、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掌握与人交际的技巧;
4、培养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文明交往,礼貌待人;
5、发展小朋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及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6、培养孩子的毅力;
7、建立初步的经济价值观,理财观念。
三、活动准备
1、在大厅做一面感恩墙:(做感恩卡,卡片形式不限)
(1)老师写上你要感谢的家长及身边的同事;
(2)幼儿写上他们想感谢的人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学前班的幼儿自己写,不会写的字问老师。其他班幼儿说,老师写。(尽量让幼儿自己说,不要都写的一样)。
2、节前准备:
(1)给幼儿安排任务,在园和回家以后帮助老师和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班上帮助身边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身边人的感恩之情。并请家长配合,给幼儿拍照,通过手机传给老师,由老师打印出来放到主题墙上,每名幼儿都要有。
(2)请小朋友观察,说一说,你身边的人,给了你那些帮助,你应该怎么感谢他们?拍成小视频上传到幼儿云。
3、从现在开始,凡是帮助过你的人,我们都要给别人一个拥抱,并大声说出谢谢你。
4、张杰组织所有老师,在本月教师集体生日时,做一次教师之间的感恩活动。
5、雇两辆大巴车,2:00准时来幼儿园,由姜南负责。
6、每位小朋友准备一个食品袋,把家长交给老师的钱放到食品袋里。(姜南)
7、活动照片由甄伟亮(姜南)负责。
8、请家长给每位幼儿带一个保温瓶,并给幼儿准备20元创业基金。
9、活动当天幼儿要穿园服,背书包。
10、地摊布、标牌及商品标签家长自己准备。
凡是家长需要准备的,教师需提前通知家长,至少两次。
即日起由家长引导孩子作活动前的准备,一切以孩子的意愿为主导,尊重孩子。
1、孩子一起选择愿意出售转让的玩具和物品。
2、商品的销售价格由孩子和家长自定(范围:在20元之间,每个家庭最少准备5种商品),家长需和孩子共同确定标价以及最低成交价格,并制作价格标签。
3、家长还需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玩具一旦交换或卖出就没有了,以后也不能再要回来或者再买。
4、玩具选好后,请家长协助孩子组织练习推销的口号或者介绍的说辞,活动中有向其他小朋友推销介绍自己商品的.环节。
5、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特点,分配孩子任务。比如:孩子负责卖东西,家长负责收钱、找钱;或者孩子负责所有的事情,家长协助。
四、活动时间
11月26日上午9:0010:40
五、活动场地
小学跆拳道大厅
六、活动流程
1、26日上午9:00所有家长和幼儿到小学跆拳道大厅,布置场地(所有老师提前商量好各班的场地位置),活动之前要做几块宣传栏,由张杰负责。
2、9:20活动正式开始。活动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9:20xx:00(40分钟)仁爱班、忠孝一班、忠孝二班作为卖家,其他班级作为买家。10:0010:40(40分钟)智信班、礼仪一班、礼仪二班作为卖家,其他班级作为买家。
3、活动准备之后,由本班教师引导买家或卖家进行买卖和交换活动。
4、10:40活动结束
5、请家长和幼儿收拾好自己的摊位,并把幼儿劳动所得用纸写上幼儿姓名,交到班主任手里,下午幼儿园组织幼儿到超市为长辈购买礼品。
6、中午幼儿休息时,把钱装到食品袋里,放到每位小朋友的书里。
7、10:50把幼儿带回,准备午餐。
超市流程:2:20(上班车)3:40(从超市上班车)
1、中午幼儿1:50起床,2:20准时上校车。(上校车时,要从后到前依次上车)
2、水果加餐正常不变,时间提前1:45到厨房拿水果。(姜南安排)
3、幼儿在上车之前必须小便,给每位幼儿带好保温杯,穿上园服,背书包。
4、上校车后(仁爱班、智信班、礼仪一班、礼仪二班四个班级做第一辆车,忠孝一班、忠孝二班两个班级坐第二辆车),所有教师站在本班幼儿身旁,清点幼儿人数,提醒幼儿系好安全带,禁止推拉、打闹的行为。
5、下校车后,必须排队,所有老师清点本班幼儿人数,排好队等在超市入口处,统一进入超市。(智信班任爱班)
6、进入超市,三位老师站位分开,分别站在队伍的前端、中端和后端,注意幼儿安全,随时清点幼儿人数。进入超市前,引领幼儿提前到卫生间小便,清点幼儿人数。
7、挑选商品时,不要脱离队伍,所有班级必须按照统一路线行走。
8、结账时,注意排队,保护好幼儿安全,个别幼儿由教师单独带领,防止乱跑。结完帐后,把物品、小票和剩余的钱全部放到幼儿的书包里,清点幼儿人数。
9、所有班级到超市出口处等待,集体上校车回幼儿园。上校车后继续清点幼儿人数。
10、甄伟亮分配到任爱班,张燕、姜南负责任何突发事件。
11、3:50到园,活动结束。
拼鸡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2、能将五官画在鸡蛋上,并运用绘画粘贴技能装饰头发和身体。
3、愿意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体验鸡蛋作画的快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在鸡蛋上添画五官,并运用各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蛋娃娃。
正确在鸡蛋上添画五官。
大胆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一个完整的鸡蛋,底座。
2、彩色水彩笔、纸折的小帽子、毛线编的头发、双面胶、剪刀、胶棒、干花等辅助材料。
3、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欣赏,激发兴趣。
1、引导幼儿回想鸡蛋的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都吃过鸡蛋,那谁能说一说鸡蛋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鸡蛋,你们来看一看说一说它们都有哪些不一样呢?
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蛋娃娃?为什么?
师:请你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样子的蛋娃娃,它用了哪些东西来装饰呢?
(引导幼儿从五官、表情、辅助材料的运用来描述。)
二、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动手操作。
1、先添画五官,设计脸部表情。
(眼睛、眉毛、鼻子、嘴、腮红等,考虑是笑的、哭的、还是生气的等表情。)
师:这些蛋娃娃都是已经做好的,现在要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蛋娃娃了。
师:我们要先给你的蛋宝宝画上好看的表情,可以是笑的,哭的,生气的,等等各种不一样的表情。
2、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粘上辫子、戴上帽子,可以用干花等装饰。)
师:蛋娃娃的表情有了,它还需要一些装饰,可以仿照老师的示范,也可以自己想象,运用桌上的材料给蛋娃娃做出一些特别的装饰。
三、欣赏活动,提高审美情趣。
1、把做好的蛋娃娃放置在架子上大家进行互相欣赏、介绍。
师:请小朋友来说说看你觉得哪个蛋娃娃最特别,你最喜欢呢?
小百科:鸡蛋又名鸡卵、鸡子,是母鸡所产的卵。其外有一层硬壳,内则有气室、卵白及卵黄部分。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撞鸡蛋作文8篇